“祖兄,我们作为将领的,在韩帅说话时,切勿出声打断,否则在外人看来,这是目无军法,不但有人看不起我们,还会有损韩帅的威严。”蒋钦神色一正的指出祖郎的冒失之处。
“咳咳……当年的一些不良习惯,一时半会还未改正回来,还请韩帅恕罪。”祖郎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还好附近除了韩信的亲卫队外,并没有其他人。
韩信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桥蕤虽然出身睢阳桥氏,又在虎贲军中历练多年,却并非将才。虎贲军作为汉王朝的禁卫军,很少外出作战,自然其能力这些年来也没有得到多少锻炼。
如今敌方的斥候见到我们的主将乃是昔日的丹阳郡山贼头领,带领的军队又阵型散乱,必定认为我们不堪一击。
我们的军队就停留在新阳县外,吸引敌军渡河来攻。这些时日来,训练变换阵型的战术就能派上用场了。”
…………
两个时辰后,颍河西岸,桥蕤率领大军已经来到此处,先锋陈兰请示是否需要尽快渡过颍河。
“不急,我在等斥候以及南方袁公传来的消息。”战马之上的桥蕤信心十足的说道。
这一次他必定要一雪丢失颍河以东的前耻,故而行事开始小心翼翼起来。
没过多久,一匹骏马飞速沿着颍河而来,他打探消息的斥候到了。
“启禀桥将军,这是敌方北上援助新阳县军队及主将的信息!”斥候恭敬的将一份情报递给了桥蕤。
“一万军队,主将祖郎,武勇非凡,曾经是丹阳郡泾县一带的山越势力头领,被称为‘泾县大帅’,颇有名气。
被韩信平定丹阳郡境内山越势力后,投降对方,成为韩信麾下的得力战将。
此时一万军队在新阳县南十里处驻扎。不过,祖郎的军队军纪散漫,阵型杂乱不堪,恐怕并非韩信麾下主力,而是当初追随祖郎的山越军民。”桥蕤喃喃自语的念完情报后,递给了参军阎象。
阎象看完情报后,眉头微微一皱,向桥蕤问道:“将军准备如何作战?”
此时副将雷薄同样看完情报后,建议道:“桥将军,如今对岸并没有敌军驻守,而且颍河东岸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也不可能设置伏兵。
祖郎乃一山贼头领,从他治军以及带出来的军队阵型就能看出来,能力不过尔尔,还需要犹豫什么。对方不过一万人而已,我们数量是敌军两倍,而且将士精锐,装备精良都远胜对方。
全军渡过颍河,直接杀向新阳县,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的击退这一万援军。
敌方援军一旦被我们击败,新阳县内守军不过一千余人,如何是我们的对手?”
阎象总感觉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来,不禁问道:“桥将军以为如何?”
“我若是韩信,必定将主攻方向设在南路。慎城距离九江郡的下蔡县与寿春并不远,可以提前暗中联系寿春的守军。
一旦慎城被围,寿春的军队就可以北上,配合细阳县南下的援军,以及慎城内的守军,内外夹击我们的军队。
不过,袁公应该与耿弇、寇恂二位将军都明白,我们作为跟随袁公日久的心腹,才会攻打北路,就是将头功让给我们啊。
而南路的耿弇、寇恂二位将军,必定为了防范寿春的军队,只能小心翼翼的行军。”桥蕤沾沾自喜的解释道。
“哈哈,那桥将军还等什么,我们直接渡过颍河,攻下新阳县城,然后对中部韩信所在的细阳县,形成包围之势,头功唾手可得啊!”雷薄欣喜若狂的说道。
袁术虽然有很多贵族子弟的缺点,但是为人却非常大方,立功者,赏赐都非常之高。
这也是原本历史中,袁术僭号称帝后,仍然有许多人追随他的原因。
“我在等南方袁公的消息,韩信并非无能之辈,他能趁袁公与董卓交战之际,从寿春出兵,攻占颍河以东的地区。我当时没有直接与他交手,但是副将率军却被他围歼,足以说明其能力。
所以我要看看韩信是留在细阳县与袁公对峙,还是南下或北上。”当初韩信还是带给桥蕤不少阴影,他没能阻拦韩信北上,说到底还是他在副将被围歼后,心里发虚,最终退缩了。
…………
半个时辰后,南方果然传来了消息。
韩信此时就在细阳县外,带领军队与袁术隔岸对峙。
韩信不是已经扮作祖郎的亲卫,为何又会出现在细阳县外?
原来韩信在军中找了一个体型、外貌与自己有些相似之人,假扮自己,带领军队与袁术对峙。
因为隔着颍河太远,即使是对方的斥候也不可能完全分辨得清假扮韩信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
韩信此计的灵感,还是源于楚汉之争时的刘邦。
当时秦国灭亡,项羽分封完天下诸侯后,立刻返回西楚都城彭城。
然而没过多久,不想蜗居在巴蜀之地的刘邦,就从汉中出兵,并且平定关中。
这时天下早已经大乱,项羽分封的诸侯为了各自的地盘,开始大打出手,刘邦出兵三秦之地,已经算晚的了。
曾经是刎颈之交的好兄弟张耳陈馀,也兵戎相见。
陈馀调动了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常山王张耳的地盘,张耳败逃,在甘公的劝说下投奔汉王刘邦。
随后刘邦昭告天下,细数项羽包括杀害义帝在内的十大罪状,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西楚霸王。
此时已经收复昔日赵国全部领土的陈馀将赵歇从代县接回来,拥立对方做了新的赵王。
赵歇感激陈馀的拥立之功,不但封其做了赵国丞相,还把北部的代地全部赏给陈馀做了封地。之后,又封陈馀为代王。
陈馀接见了刘邦派来的使者,知道张耳已经投奔了对方,于是提出只要刘邦送来张耳的人头,他们赵国与代国立刻出兵讨伐项羽。
刘邦随后找了一个与张耳外貌相似之人,将他的人头送给了陈馀。
陈馀信以为真,立刻跟随刘邦讨伐项羽,联军声势浩大,一度达到五十六万之众,甚至在项羽平定齐地之乱时,还攻下了西楚都城彭城。
韩信当时见到刘邦还能使出这样的招数,大为佩服,并将此事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如今居然还能用在战场之上,韩信无愧是有“兵仙”之称,举一反三就是他特别擅长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