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桦出轨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大家都很少再提及。但凡有点能力的人,这种事司空见惯,根本都不算什么。
但是这方面的八卦,却有很多人都知道。孙小好只要稍微一打听,就能获得不少想要的消息。
薛倩自从跟樊桦结婚之后,就安心在家里养胎。樊桦虽说受到占银花事件的影响,财力大减,可相比于普通人,经济条件还算是很不错的。他赚的钱养薛倩母子俩绰绰有余。
刚结婚时候的薛倩也仅仅是个实习生,每个月赚的钱养活自己都有点困难。攀上了樊桦之后,她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
樊桦是非常期待薛倩肚子里的孩子的,主要是他实在是太渴望一个没有基因缺陷的孩子了。
为了让薛倩顺利生下孩子,樊桦就让薛倩先不要上班了,以防孩子出现闪失。
孩子出生后,樊桦也一直没有提让薛倩出去工作的事情,毕竟把孩子照顾好是第一要位的。
而且薛倩如果出去上班,孩子就只能交给保姆来带。薛倩那点工资,还不够覆盖保姆工资的呢。再说,把孩子交给保姆带,樊桦也不放心。
就这样,薛倩从结婚开始就当了全职主妇,樊桦跟她说,不需要她出去工作赚钱,只要她能把孩子培养好就是最大的功劳了。
薛倩一点都不后悔自己当初给樊桦当情人的决定,反而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她对相夫教子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
至于樊桦跟前妻生的两个孩子,开始的时候,薛倩还有些担心会处理不好跟继子的关系,事实证明,她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樊桦有多讨厌前妻占银花,就对那两个孩子有多冷漠。这么多年,樊桦几乎都没有单独跟那两个孩子相处过,除了出一点生活费,父子三人就像是陌生人。
而薛倩生的孩子在樊桦这里却是宝贝疙瘩,樊桦总是会抽空陪伴孩子,给足了樊志鑫父爱,让樊志鑫逐渐从一个小婴儿长成了一个多才多艺、乐观开朗的阳光少年。
孙小好经过打听与跟踪,不但了解了樊桦的基本家庭信息,还知道了樊志鑫上学的学校、上课外班的时间跟地点,樊桦的日常活动轨迹也基本掌握了一些规律。
此外,孙小好好知道占银花的两个儿子被留在了江津市,跟樊桦父母作伴。
这两个孩子分别叫樊志渊、樊志懋,比孙小好大了六岁。孙小好觉得,要想让樊桦的家庭变得鸡犬不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后院起火。
继子跟后妈的关系是很难融洽的,况且这些年,樊桦已经在京城安家落户,被留在老家的两个儿子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就看这两个孩子敢不敢跟樊桦闹一闹了。
孙小好最擅长拱火了,就算是没有矛盾,孙小好都能想方设法制造一些矛盾。
从关系上来说,樊志渊、樊志懋是孙小好的亲表哥,若是能好好利用一下这种关系,很容易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心里有了打算之后,孙小好就买了去江津市的火车票,打听到了他两个表哥的住处。
目前,这兄弟俩还是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房子面积倒是不小,一百二十平方,三室两厅,哥俩住一间,樊桦父母住一间,还有一间被樊桦的哥嫂给占了。
这两人之前在老家务农,等父母来了城里之后,他们也跟了出来。
正好占银花出事了,这个大房子就只剩下小哥俩了,老两口就带着大儿子一家搬了进来。
他们刚搬进来的头两年,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老两口倒是还照顾照顾两个孩子的吃喝。
等两人初中毕业辍学之后,老两口就躺平了,等着让两个孩子洗衣做饭,收拾家务。
樊桦的大哥在外头做保安,大嫂做保姆,两人赚的钱自然是留起来自己花的,平时吃喝都用樊桦给父母的生活费。
为了让日子过的更宽裕一些,他们两人就给樊志渊跟樊志懋踅摸了个工作,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工作。
主要是两个孩子学历不高,人又比较内向,只能做一些卖苦力的营生。
家里老人又需要人伺候着。于是,那小哥俩就一个人出去打工,一个人在家里干活。
可以说,自从占银花出事后,这俩孩子就是在各种打压下长大的。
樊桦偶尔回来看看自己的老父母,跟孩子见了面,以往那股亲热劲儿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他们早就认识到,曾经那个对他们和蔼可亲的爸爸,再也不属于他们了。
就这样压抑了十几年,直到孙小好找到他们的时候,两人都已经二十六岁了。不过还都没有对象。
换做别人家,孩子这么大了没有对象,全家都要张罗着去相亲了。可樊家连他们的死活都并不太关心,更别说什么婚姻大事了。
如今,樊桦父母已经都已经年近九十了,身体还都挺硬朗。
樊桦想着父母年事已高,招个专职保姆照顾着更称心。可老两口听说照顾两个老人的保姆费一个月最少要六七千,都坚决反对,就要让双胞胎兄弟照顾。
老两口良心倒是还没完全坏掉,让两兄弟在家里专职伺候他们,跟樊桦商量每个月给两个孩子寄五千块钱。
毕竟孩子也都大了,不能出去工作,就当是给爷爷奶奶打工了。
可樊桦听父母如此安排,就有点不乐意了。他的想法是,这俩孩子是自己的儿子,照顾爷爷奶奶天经地义,哪里还能跟家里收工钱呢?
最后还是老太太下了命令,樊桦才同意给这俩孩子发三千块钱工资,是两人总共三千。
樊志渊跟樊志懋受家里压迫时间长了,都有点不知道怎么反抗了,家里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做。
反正两人也没什么生活目标,能活一天算一天。
在孙小好到来之后,他们好像才忽然发现原来生活还能有其他动力。
相比于孙小好这个表弟,他们以前过的完全就不是人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