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宗,木杨山。
木杨山是青阳宗杨家祖地,亦是杨家祖祠所在。
绝大多数的杨家子弟,都居住在木杨山上。
太上长老杨彦来到杨家祖祠后,直接敲响矗立在祖祠外的,镌刻着‘杨’字的黄铜大钟。
钟声足足响了三十六声。
每一声,都响彻整个木杨山。
这意味着,凡是身体里流淌着杨家血脉的修士,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杨家祖祠。
不多时,足有数百位杨姓修士,齐聚杨家祖祠外。
杨家众人齐聚以后,先是冲着杨彦顶礼叩拜,随后方在杨彦的带领下,开始了颇为宏大的祭祖礼仪。
祭祖结束后,练气境修士依旧留在原地,筑基境修士则是跟随在杨彦的身后,来到祖祠之中。
随着一声闷响,杨家祖祠的大门,缓缓关上。
下一瞬,一道道乳白色的柔和光线,出现在杨家众人的头顶。
不多时,原本略显昏暗的杨家祖祠,亮如白昼。
杨彦环顾四周后,眉头不经意地皱了一下,语气略显不快地说道:
“杨子雄,五房怎么就来了你一个?
其他人呢?”
正神游天外的杨子雄,微微愣了一下后,连忙应道:
“回禀老祖,家父和小妹,正处于闭关修炼的紧要关头,所以,未能及时出关参与祭祖,若有失礼之处,还请老祖降罪。”
杨彦不咸不淡地哦了一声,转身看向长房和二房的筑基境修士,道:
“给你们三天时间做准备。
三天以后,长房和二房的修士,全都跟随行镇,离开青阳宗。
具体缘由,行镇会跟你们说的。
至于去哪里,由行镇自己做决定。
去了以后做什么,也由他来安排。”
长房和二房的筑基境修士对视一眼后,齐声应道:
“谨遵老祖法旨。”
杨彦收回目光,视线落在三房和四房的筑基境修士身上,道:
“你们同样只有三天的时间做准备。
三天以后,各自出发。
至于目的地,会有人通知你们的。”
三房和四房的筑基境修士虽然心有不满,但还是齐声应道:
“谨遵老祖法旨。”
杨彦的目光掠过杨子雄,看向其他各房修士,道:
“六房和七房的修士兵合一处,
八房和九房的修士兵合一处,
十房、十一房、十二房的修士兵合一处,
十四房、十五房、十六房的修士兵合一处,
五房和十七房之后的各房修士,兵合一处。”
除了十三房,其他各房的修士,全都被杨彦安排了去处。
你道杨彦为何没有安排十三房?
是因为十三房无人,还是因为十三房不得人心?
非也。
只因为他本人出自十三房。
只因为他放心不下十三房的修士和凡人。
如今的杨家,共有二十六房,皆是那位杨家天骄的血脉后裔。
二十六房的修士凡人,虽然是同一个先祖,但各房毕竟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传承绵延,彼此之间,难免会有亲疏远近。
杨彦这般行事,虽是惹得各房修士不满,但对于十三房的修士而言,莫过于吞下了一颗定心丸。
各房修士退去以后,杨彦将十三房的修士召集在一起,随口吩咐道:
“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好杨行义等人的去处。”
杨彦之所以着重提及杨行义,是因为后者是他唯一在世的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