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凌云离开魏国前,曾连下了两道王令。
一道为密令,除了勇冠军统帅程汉亲启查看外,任何人不得查阅,违令者斩。
一道为升迁令,原刑部侍郎陈余,果敢异常,为王分忧,着即赐予二等男爵爵号,世袭罔替,汉王特许,以刑部尚书衔入主中书省。
第一道密令不足为外人知晓,而第二道明令当晓喻魏国内外时,群臣震惊,谁都没想到,陈余年近七旬,又是蜀国降臣,居然还能以尚书衔进入中书省,掌握魏国权力中枢,不得不说这是贾凌云对陈余的期许和厚望。
贾凌云原本是对陈余简单的嘉奖,没想到却被魏国官员当成是一种激励,试想就连七旬老翁都有机会进入权力中枢,只要自己努力做出成绩,总有一天会被汉王看见的,一时间整个魏国官场欣欣向荣。
远在吴国的贾凌云并不知晓这一切,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当听闻汉王入吴后,孙仲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要害贾凌云,而是祈祷贾凌云千万别在吴国出事,所以早在贾凌云登上吴国土地的那一刻,孙仲然便已经密令吕无措带着一万锦衣卫前往江夏迎接。
吴国群臣并不知道贾凌云此行是来提亲的,没人知道孙婵与贾凌云之间的关系,上至孙仲然,下至吴国百姓,所有人都以为贾凌云是来要典褚性命的,所以即便阿朵哆想趁着这个机会跟贾凌云见面也不行,孙仲然早早将他打发出去,为的就是避免典褚与贾凌云见面。
次日清晨,吴国群臣早朝,孙仲然居中龙椅坐下,吕无措侧立左右,就连远在柴桑的吴国大都督周廉,在听说魏国汉王入吴后,也不远千里奔赴建业,就是为了和这位平定魏国之乱的汉王见一见面。
“传魏国汉王进殿!!!”
“皇帝特许,汉王礼制与魏国一致,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一阵环佩叮当的声音过后,贾凌云身穿黑色常服,腰佩宝剑,器宇轩昂走上吴国大殿,对于孙仲然,他也只是微微拱手施礼。
“外臣贾凌云拜见陛下!!”
孙仲然细细端详贾凌云,心中暗暗赞同,真不愧是人中龙凤,一看就非凡才,若是朕得如此人物,何愁天下不定。
“速速平身,赐座!!”
随着孙仲然语言落下,早有宦官将椅子搬来,贾凌云也不推辞,直接坐下。
“外臣此番前来......”
“呵呵呵....”
不等贾凌云说完,吕无措掩嘴偷笑。
“汉王若是为典褚将军而来,那就只能说非常可惜了,典褚被陛下外派出去巡视了,恐怕短时间内不会回建业!!”
大殿内死一样的安静,所有人都在静静注视着贾凌云,包括吴国太此刻也从屏风后面打量。
“多好的孩子,可惜是个草包,若非有陈余相助,哪有今日的地位呢.....”
“唉.....”
贾凌云对吕无措露出不失礼貌的笑容。
“吕公公心急了,本王此番前来,不是因为典褚,而是因为孙婵!!”
众人一听,心里顿时一紧。
吴蜀成亲一事,属于绝密,毕竟两国联姻最终要对付谁,只要不是傻子,其实心里都有数。
周廉惊讶魏国墨卫无孔不入,不由得站出来询问道。
“汉王也知道孙婵郡主要前往蜀国成亲的事情了?”
“不错。”
贾凌云站起身环视众人,见吴国群臣表情惊讶,随即解释道。
“这个消息不是通过墨卫,而是孙婵郡主托人告诉本王的。”
孙仲然眉头微皱。
“什么意思,为何皇妹成亲,要告诉汉王?”
这便是贾凌云言语的艺术,从侧面告知吴国群臣,自己跟孙婵的关系不一般。
“上次本王派使陈余来到贵国,孙婵郡主将这个消息通过陈余告诉了本王,实不相瞒,我与孙婵郡主早在孙婵郡主出使魏国时便已经情投意合,所以本王此番前来,备足厚礼,就是为了提亲,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将孙婵郡主嫁给本王。”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包括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的吴国太,表情都愈发不自然,脑海中猛然回想起,孙婵听闻自己要嫁给姜旭时,不惜以死相逼,说自己有意中人的事情。
吴国太与孙仲然都误以为孙婵的意中人是温灵韵,没想到却是贾凌云。
“汉王,此事兹事体大,只怕朕...不能做主,毕竟皇妹与蜀国姜旭已有婚约......”
“婚约可以更改!!本王与孙婵郡主情投意合,身为兄长的陛下,难道不应该促成这段姻缘吗?”
贾凌云气场太过强大,甚至孙仲然都微微有些逊色。
周廉见陛下吃瘪,连忙站出来说道。
“所谓情投意合只贴合与民间人家,孙婵郡主身在吴国,所身所心早已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家,当今天下,魏强而吴蜀弱,蜀国因为荆州之事对吴国耿耿于怀,吴国以郡主之尊下嫁蜀国重臣,两国邦交重修于好,这....有利于天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