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佳在市一中的学习结束后,所有集中在市一中的老师一起在市一中的食堂吃了一顿饭后,这次的学习就散伙了。
齐雨收拾好东西后,跟童佳点了点头,算是做了告别。
原本,童佳以为自己跟齐雨的交集也就到这里结束了。
可是,当她穿上隐身衣,去陶均乐提前摸好点的市委员会行动处那几个“大肥羊”家的搜刮他们的非法所得时,却在某一个小领导的家里看到了齐雨。
齐雨坐在这个小领导家的沙发上,正在跟一个中年妇女谈话。
她说:“婶子,小悦的情况都挺好的,她应该给你写信了吧?
我上次跟我爸通信的时候,他说要安排小悦去农场的小学当老师,也不知道现在安排好了没有。”
“安排上了,小悦来信说这件事情了。
不用下地干活了,她开心得不行,一直说让我好好的感谢你和齐场长。
小雨啊,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有事儿就说,只要是你叔和你婶子能给你办的,绝对没有二话。”那个中年妇女应该是小领导的妻子。
齐雨听了这话后,说:“没有,没有。我现在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就是来市里学习,这学习完准备回去了,就在回去前过来看看婶子。”
中年妇女闻言,这才露出了笑容,说:“来市里学习的呀?那感情好,能被派出来学习的,那都是上面领导要重点培养的人才。
看来过不来多久,咱们小雨的职位也要晋升了。”
齐雨谦虚的摆了摆手,说:“我再晋升也只能是老师,其他的事情也做不了。
其实,婶子。我这次过来看你,也确实是有件关于小悦的事情想问问你的意见。
这次学习,我们学习班里有个小姑娘,才十九岁,已经结婚了。
我这不就想起来,小悦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年纪。
不知道婶子你对她的未来是怎么打算的。
是打算让她在桂省的农场找对象成家呢?还是先不着,等过几年找机会再把小悦调回来。
她成了农场小学的老师之后,肯定免不了要有给她说亲的人。
要是婶子你不打算让小悦在那边找对象,我就给我爸写信,让他找人关照一下。”
中年妇女听完齐雨的话后,叹了口气,然后沉默了。
童佳站在旁边,脚都站累了,还没听到中年妇女的回复,等得有点儿着急了。
一不留神儿把墙上挂着的月份牌给弄掉了。
齐雨起身去捡,走到童佳身边的时候,微微的愣了一下。
她虽然看不到穿了隐身衣的童佳,却总觉得眼前闻到了一股有点儿熟悉的清香味,那是童佳使用的洗发水的味道。
可屋子里确实只有自己和徐悦的母亲。
轻笑摇头,觉得自己可能是出现了幻觉,将月份牌挂回原处后,又静静地等待徐母的回应。
徐悦就是书中原本的女主角。
齐雨之所以会选择在番城下乡,就是想提前去认识女主角徐悦,并阻止她去桂省农场下乡。
这样,男主角就算还是从陶星华侨那里得到了第一桶金,也会因为没有岳父家的辅助,事业的发展不会再像上辈子那么顺利。
但是她到了番城之后,一开始是找不到机会跟徐家搭上关系。
后来终于通过徐悦的表弟认识了徐悦的母亲,准备进而认识徐悦的时候,才知道,徐悦一直是跟着爷爷奶奶在闽都生活,回番城的机会不多。
一回来,就赶上了需要下乡。
那个时候她又因为生孩子,错过了跟徐悦见面的时间。
最终还是没能避免徐悦去桂省农场下乡。
这一次她专程来徐悦家,其实也是因为遇到了童佳和陶均乐后才想到的。
她的圣母病又犯了,觉得陶均乐这辈子过得这么好,也不想让范启临继续蹉跎下去了。
范启临这一辈子只执着于两件事情,一是跟桂省农场里的那些华侨套近乎,二就是百折不挠的去追求徐悦。
但正是由于这份执着,让范启临在农场的名声没有上辈子那么好了。
齐雨后来又经常跟徐母说当地某些民风的问题,让徐悦在感情的问题上,一直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
现在,齐雨想给两人做一把助攻,将徐悦和范启临的关系推进一下。
毕竟以徐母的立场来说,根本猜不到徐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作为一个母亲,肯定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平白的蹉跎了青春的。
等徐母说出希望齐雨的父亲帮忙给徐悦寻摸个条件优秀的小伙子后,齐雨就迫不及待的提到了范启临。
这让站在一边听两人的聊天的童佳震惊了。
她眼睛瞪大,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之前学习的时候对齐雨还算可以的印象直接落到了谷底。
她心想:这个齐雨还真的是个大圣母,她明明是知道范启临的为人的,也知道上辈子范启临手里有人命。
现在的范启临即便是换了芯子,但他之所以会对华侨们那么执着,不就是还想走原主的老路吗?
你自己知道远离范启临,怎么就偏偏还要把女主角给推入火坑呢?
难不成是觉得陶均乐现在还活着,那之前给她和范启临的资产肯定都在自己手里,知道范启临拿不到钱了,才想用徐悦来补偿范启临吗?
不得不说,童佳还真的猜到了齐雨的想法。
齐雨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完全抚平了上辈子早逝的创伤,连带着都原谅了害死她的范启临。
尤其是看到童佳和陶均乐也组成了家庭后,就更加希望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了。
得到徐母的应允后,她很快就离开了徐家,准备一回家就给桂省农场的父亲写信,让他帮忙撮合一下范启临和徐悦,想让这一对尽快走上正轨。
童佳实在是理解不了齐雨的脑回路,就趁着徐母送她出去的时候,也离开了徐家。
之后,她去找了陶均乐,让他趁着开会的时候,把徐悦父母的情况都好好的调查了一下。
徐悦的父亲名叫徐睿忠,是市委员会行动处的两位副处长之一。家里藏着的好东西不少,初始阶段,手上甚至还沾染过一家六口的人命。
徐悦的母亲名叫汪璇,是粮食局的一名干部编制的干事。
她仗着徐睿忠的势,很少按时上下班,已经断断续续的领了五六年的空饷了。
夫妻俩有三个子女。
大女儿徐悦,二十二岁,目前在桂省农场做知青。
二女儿徐情,十八岁,今年刚刚被推荐去上了工农兵大学。
小儿子徐恒,十三岁,还在读中学,没少借着家里的势力在学校里欺负老师同学。
一家五口,除了两个女孩儿的性子如何没打听到外,另外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天晚上,童佳和陶均乐就久违的一起行动了。
由于时间有限,想要彻底调查清楚当初那一家六口的情况是不可能了。
童佳就让陶均乐把他能查到的线索,还有今天白天自己在徐家发现的一些徐睿忠的罪证,全都送到了市委员会的会议桌上。
这样,第二天他们开会的时候,所有的与会人员都会人手一份。
这么多人都看到了,就算徐睿忠有保护伞,也护不住他了。
因为出现了徐睿忠的这个插曲,最后一天的会议还没开始就匆匆结束了。
这会议虽然是结束了,但童佳和陶均乐在市里的行程却没有结束。
跟徐睿忠有关系的那几个人,只要手里没沾染人命的,童佳就收走了那些不应该出现在他们家里的“不当得利”。
只要是沾染了人命的,家里的“不当得利”就会从隐蔽的地方翻出来,摆到特别显眼的地方,让治安队的人来搜查的时候,省了不少的力气。
夫妻俩用了两天的时间做完了这些事情,才像来时一样,自行开车回岩城县。
路上,童佳和陶均乐免不了要聊到徐家,聊到范启临,聊到齐雨。
陶均乐说:“徐睿忠倒了,家里所有的不当所得也全都被没收了,汪璇被清算应该也是早晚的事情,就连他们的三个子女也是免不了要受牵连的。
也不知道那三个孩子能不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生活巨变。”
童佳想了一下,看了陶均乐一眼,说:“你怎么突然想起来去关心徐家的三个子女了。
该不会是见过齐雨之后,就犯了跟她一样的圣母病了吧?”
陶均乐正在开车,闻言还是看了童佳一眼。
他语带幽怨的说:“佳佳,我最烦的就是齐雨那种打着善良的幌子,专门做些自以为是的事情的人。
给她漂亮国财产的人是书里的陶姓华侨,跟我可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从上辈子开始,我所有的东西都是你的,也只给你一个人。
咱能不能不要再拿我跟她扯上关系了呀?”
童佳听着陶均乐撇清关系的话语,笑得揶揄。
但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影响陶均乐开车的心情,还是大方的放过了他。
转移了话题,说道:“其实如果不是恰好在徐家遇到了齐雨,我可能不会拿徐睿忠来开刀。
他手底下的那个叫赖光的狗腿子,欺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干,直接间接导致的人命比徐睿忠可多不少。
原本我是打算用他开刀的,没想到齐雨居然会觉得咱们和她过得幸福了,也得让范启临那个杀人犯过得幸福。
真是想不明白,她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得亏这辈子我跟她认识得晚,也就接触这么一次。
不然,我真的能被她给气死。”
陶均乐摇头,说:“我觉得你要是早认识她,她这圣母的毛病可能早就被你给整治过来了。
最多就是一开始刚认识的时候,会不好意思,让她那么个一两回,次数多了,你能让她哭到找不找庙门。
这次也就是她对咱们俩的态度都还不错,你才没动她。
要不然的话,就算她身上找不到问题,你也非得在她婆家人身上找出问题来才行。”
“那我这么做不对吗?”童佳歪头,郑重的看向陶均乐。
陶均乐立刻表态道:“对,当然对。
咱们做的这些事情,一是替天行道,二是为了自保。
从来都没有主动去害过别人,惩治的人也都是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的人,咱们不说是正义的代言人吧,但每次都是师出有名的。”
“其实……也不都是那么理直气壮的。
有的时候,也是为了给我自己出气。但我并不觉得愧疚。
第一次做人的时候,我可能还有一些顾虑。
第二次做人的时候,我就没那么多要考虑的东西了。
现在,我都是第三次做人了,还考虑那么多做什么。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让自己舒服了,就是人活着最大的目标。”童佳回想着过去感慨道。
确定童佳是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道德包袱后,陶均乐又把话题转移回了原来的话题上。
他问:“老婆,你说徐家败落了,那个范启临跟徐悦还会在一起吗?
我看书的时候,感觉范启临还是挺喜欢徐悦的,为了徐悦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
就连已经多年不来往的父母千里迢迢的去找他们,领导劝了都没用,反倒是徐悦只说了两句话,他就跟父母和好了。
他……”
童佳有点儿困了,不太想继续这个话题,打了个哈欠后,她说道:“我先拿徐睿忠开刀,不是因为想拆散范启临和徐悦。
古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我不可能去拆散人家的。
反正现在徐家倒了,就算她跟范启临还是走到了一起,没有了徐家对他的帮扶,也没有了陶均乐在星城的资产,他再想发家,很难了。
他都发不了家了,我一点儿都不关心他的媳妇儿是不是徐悦。
我希望这一辈子都不要再遇到齐雨了,同样的,我也不想遇到书里的男女主角。
这三个人,不管哪一个,我都觉得今生再也不见挺好的。”
对于这一点,陶均乐也十分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