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城县的集体婚礼举办得非常成功,王主任在主持了国庆节那次的集体婚礼后不久,就高升调职进入了市里。
不管是出于私人关系,还是工作能力,亦或是个人阅历和知识水平,陶均乐都成为了成为岩城县委员会主任不二的人选。
所以,元旦那次的集体婚礼就是陶均乐主持的。
随着陶均乐职位的水涨船高,林浩柏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委员会的副主任。
紧接着到了三月份,牧牧过了一周岁的生日,被送去了委员会的托儿所。
方茹月又陪着牧牧适应了一个来月,见他适应得很好,就打算在劳动节的时候,回海岛农场去。
知道方茹月要在劳动节的时候走,陈敏第一个就不干了。
她说:“方姨,当初您过来的时候,是我阿母亲自送您过来的。
您这要回去了,也不能让您一个人回去不是?
再等个十来天,邮电局里没有那么忙了,我陪着您一起回去。”
“哈哈……不用,不用。你们都要上班,工作是正事儿,专门请假干嘛呀?
我都是老太太了,害怕半路上有人贩子要拐我呀?
当初你阿母送下我,不一样是自己回的海岛吗?
她一个人能回去,我就一样也能回去,放心吧。”方茹月笑着摆手,拒绝让陈敏请假送她。
童佳想了一下,说:“方姨,我们不是怕您被人贩子拐了。
是我和我姐很久没有见到林婶了,特别想她。
要不你等我放暑假了,我跟我姐一起陪着你回海岛去看看……”
“你放暑假都要七月份了,那可不行,不行。
秀秀啊,她也就是这几天就要生了。
我现在回去,说不定还能赶上她生产,再晚几天也行,还能回去给她伺候月子。
要是等到七月份,可全都麻烦亲家母了。
她还要管农场的妇女工作,也不像之前那么有时间了,家里还有四个孩子,再添个小的,秀秀一个人可是忙不过来的。”担心女儿情况的方茹月一听七月份才走,当时就着急了。
也是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已经快到秀秀的预产期了。
人家亲闺女要生孩子了,在场的任何人都比不过秀秀跟方茹月亲。
知道再多的诚意也不好多留方茹月后,大家也就不再劝了,反倒是专心的给方茹月准备起了礼物。
不止是林浩柏和陈敏给方茹月准备了礼物,童佳、陶均乐和秦含意也给她准备了不少,全都是海岛农场上不好买的东西。
除了方茹月的,自然也少不了林鼎立、黄淑兰和林浩元、秀秀两对夫妻的,给五个孩子的东西也有很多。
等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到一起后,发现这些东西居然占满了林浩柏家的沙发。
方茹月看着这些东西直摆手,说:“你们是拿我当大力士了呀?
东西太多了,带不走带不走。
别说一个我带不走了,就是小敏和佳佳一起跟我走,我们三个人背着也费劲儿。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
给亲家和孩子们的东西,我带上,其他的东西还是留给你们自己用吧。
孩子的东西也不用这么多,衣服还每个人都有。
我挑两套大的,赶着往下穿就行了。”
陈敏和童佳做衣服的手艺都不怎么样,秦含意也没时间做,海岛又没有冬天,他们直接去百货大楼给孩子们买的成品的夏装。
方茹月看着那些衣服,特别想全部带走,可是想到还有自己的行李,路途又比较遥远,只能忍痛割爱了。
她将摆在沙发上的衣服一件一件的拿起来,仔细的端详一下,在心里想象了一下外孙和外孙女们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后高兴的神情,就舍不得放下来了。
童佳悄悄的用大拇指戳了戳陈敏,小声的说道:“东西太多了,方姨一个人确实不好拿。咱们干脆寄过去吧。”
陈敏双手一拍,说:“对了,我就在邮电局上班,怎么还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呢?
真是灯下黑了!
方姨,你看看你自己的行李里有什么日常临时用不到,但是还挺占地方、有点儿重的东西,就一起拿给我吧。
等会儿我和小姨一起,把这些东西全都打包捆好。
明天上班的时候,我们仨一人一辆自行车就驮到邮电局了。
估摸着路上能有一个星期到半个月的时间,应该等你回去收拾好了,包裹就能到了。
到时候,让阿爸和大哥去邮电局取包裹就好了。
这样您也不用受累,我们也不用担心您带的东西太多,被坏人给盯上了。”
方茹月听了,也很高兴,但一想到这么多东西,要花大家不少钱,又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但还没等她再客气客气,秦含意就开口了。
她说:“要是寄走的话,你们也别着急明天寄了。
后天大家都休息,我就给你们安排安排任务。
小林和小陶商量一下,一个在家看孩子的,一个去火车站给方姐买回去的车票。
咱们四个就一起坐车去市里逛逛。
方姐来的日子不短了,可天天都是照顾牧牧,都没好好的出去走走。
这快回去了,说什么咱们也得去趟市里。”
“不用,不用……”方茹月刚要拒绝。
童佳就开口道:“那可太好了。自从有了牧牧,我姐下了班就回家,都没跟我去逛过街了。
后天,咱们可得好好的逛逛。
妈,到时候只有咱们四个女人去,轻装上阵,一定得玩个够本。”
秦含意和陈敏自然是积极地响应童佳,这让方茹月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了。
到了后天,四个女人一早就去坐公共汽车,到了市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被童佳带去国营饭店吃扁肉和烧麦。
吃饱喝足了才去百货大楼购物。
在布料区,童佳、秦含意和陈敏都买了不少布料。
因为没有明确的说是给谁买的,方茹月也不好劝她们不买。
但为了她确实也有看中的布料,自己也买了两块。
为了避免童佳他们再给自己送东西,她这一天完全秉承了其他人买,自己也买的路线,主打一个不想让另外三个人说她没有,再送给她。
童佳她们也能理解方茹月的想法,她们也没阻拦。
她们买的全都是一些容易消耗的物品,一点儿都不会担心买重了浪费的问题。
战果丰富的四个人,才从公共汽车上下来,就看到陶均乐和林浩柏一人推一个自行车站在车站等她们。
陈敏率先跳下公共汽车,跑到林浩柏身边,问:“牧牧呢?”
林浩柏说:“放在尹成家了。均乐说你们可能会买很多东西,担心路远,你们拿不动。
我们就过来接你们了。哎呦,还真没少买呀!”
搬到新的家属楼后,秦含意就把当初陈敏寄存在自己这里的她妈妈留下的东西还给了她。
可能是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有了孩子,心境有了变化,觉得自己应该成长起来,不能总是依靠别人来保护了。所以,这一次陈敏没有拒绝。
原本她和林浩柏的工资就不低,有了那些“嫁妆”后,她出去买东西就越来越“童佳”化了。
只要喜欢,只要手里有票,对于价格是多少,根本就不关心。
这次四个人去采购,除了秦含意和方茹月比较收着,大部分的东西都是童佳和陈敏买的。
童佳直接把买的那些东西放在自行车旁边的地面上,甩了甩因为提东西而酸疼的胳膊。
说道:“你们不来,我们也得打电话让你们过来接。
这些东西太沉了,一路拎回去,胳膊都能废了。
你们把这些都捆到车子上吧,捆好之后,看看还有没有能坐人的地方,先送我妈和方姨回去,让她们俩先回去歇歇。”
陶均乐和林浩柏立刻就配合着开始整理东西,并往自行车的车把和大梁下面捆东西。
那些布料则被两人分开绑在了后座上。
捆完之后,陶均乐拍了拍自行车前面的大梁,对童佳说:“佳佳,你侧着坐上来试试。
要是不舒服,你跟陈敏就慢点儿走,我们送妈和方姨她们回去后,再回来接你们。
要是还成,就你坐前面,妈坐后面,咱们一次就一起回去了。
浩柏,你也让陈敏试试。
马上就天黑了,你们俩姑娘自己回去,我们都不放心,咱们最好是一起回去。”
童佳和陈敏就分别在陶均乐和林浩柏的帮助下侧坐在了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
因为大梁下面捆着童佳她们的“战利品”,所以童佳她们的腿没有办法往里收,只能随着大梁下面那些东西的轮廓往下耷拉着。
这也就使的陶均乐和林浩柏骑自行车的时候,双腿都必须往外靠,虽然有点儿别扭,但两个人都能适应,并不影响骑。
就让秦含意和方茹月分别坐上了两人的后座,大家一起回去了。
路上,童佳问:“今天怎么样,方姨回去的火车票买到了吗?”
陶均乐点头,回答道:“我亲自去火车站买的票,那能买不到吗?
方姨,我给您买的是明天下午的卧铺票。
上了车,什么也别想,躺着睡一觉,后天就能到百越了。
从火车站回来,我去办公室给元哥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了你到百越的大概时间,他会提前过去,先在码头买好回海岛的船票,再去火车站接你。
明天下午送你上火车的时候,让林浩柏去送,他跟铁路那边都熟,快到站的时候,让车上的乘务员提醒你下车,再找工作人员带你出火车站。
元哥就在火车站出站口等着你,到时候你们就能一起回海岛了。
这样,全程都有人能照应到你,我们也能放心些。”
“让你们费心了。为了我这个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的老太太,还真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的。
要不是秀秀又要生孩子了,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走了。
你们两对不管谁要是再有了孩子,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跟我说,我还过来给你们带孩子。
秀秀那边五个孩子也是足够了,这次我回去啊,就得跟亲家商量商量,分别找他们小两口谈谈这个事儿。”方茹月感慨道。
众人到家后,先将今天的“战利品”搬回家,陈敏拿了一盒点心敲响了楼下尹正家的门。
来开门的人是尹正的丈母娘,蒋丽丽的母亲。
见到陈敏,热情的要拉她进门。
陈敏说:“婶子,今天我就不坐了,方姨明天就回海岛了,晚上得给她饯行。
牧牧呢?我先带他回去。
下次,下次,我一定过来找您聊天。”
“哎呦,这就回去了?她带孩子可有经验,我们俩也投缘,怎么就要回去了。
她也给我们家帮了大忙了。
丽丽跟我说了好几次,特别感谢她在我们最难的时候过来帮忙,还一分钱都不要。
那这……等小尹回来,我也上去送送她。”蒋母有些遗憾的说道。
陈敏点头,抱着牧牧回去,就让林浩柏又去国营饭店多买了几个菜,说是晚上尹成一家也过来。
到了晚饭的时候,尹成一家四口都来了,蒋母拿了一套衣服给方茹月。
没说感谢,只说留个纪念。
方茹月推脱不掉,只好收下。
大家一起给方茹月饯行后,第二天一早,林浩柏和陈敏、秦含意就一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去了邮电局。
连同方茹月一些不好随身携带的行李,还有童佳她们准备的东西,总共七个大包裹,全都寄到了海岛农场。
而方茹月也在将牧牧送去托儿所之后,开始认认真真的给童佳和陈敏的家里打扫起了卫生。
到了下午,林浩柏过来接上她,将她送上了火车,也跟车上的列车员都打好了招呼,目送火车远去后,才放心的委员会去上班。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原本还约定要回来帮陶均乐童佳带孩子或者给林浩柏陈敏带二胎的方茹月这次离开,居然是永远的离开了。
一年后林浩元打电话来报丧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噩耗。
得知是最近去农场下乡的知青认出了方茹月的身份,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能好过一些,就想举报方茹月立功。
那人准备了很多证据,甚至连方茹月未出嫁前的全家福合影都拿出来了。
一张照片,让方茹月根本无可辩驳。
情急之下只能想到先跟秀秀和林家撇清关系。
最后又为了不要继续再节外生枝,选择了一步一步的走向大海。
由于她走得决绝,专门挑了一个风大雨大的日子,使得打捞变得十分困难。
这让刚刚怀上第六胎的秀秀悲痛欲绝,不但胎儿流产了,她自己也因为心情影响了身体,造成了血崩,全农场的人都给她献血,才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那个想靠着举报方茹月立功的知青,也开始被农场里的其他人孤立,并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