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古代的皇帝到了老年都会变得昏庸,道理都是相通的。
傅老夫人到了这个年纪,既然说服不了,也只能作罢。
不过她养大的孙子,她最了解。绝对不能让傅琛知道,否则……
傅琛第一次在长辈面前,话特别多,讲他在岛上跟刘美兰的相处,也讲了刘美兰给他收集各种珍稀药材,还讲了在疗养期间看的书。
大部分都是傅琛在说,傅老夫人在听。
傅老夫人眼露欣慰,摸摸孙子的脑袋,“好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坦然面对。”
“嗯,知道了,奶奶。”傅琛轻笑。
在家里待了几天,又找了个名义,给傅琛调养身体。
“傅琛的身体很好,你们不用担心。”老大夫轻声说,面带微笑,“这孩子能够恢复得这么好,一定是在那边用好药治疗,而且有好补品养着。我刚刚看了病历,能恢复这么好,真的不容易。”
傅老夫人和傅老爷子相视一眼,在医院里治疗,他们知道,用的是好药。
至于补品,真的是多亏了刘美兰。
他们家这边也寄送了一些,但没人在那边照顾傅琛,全靠刘美兰。
等大夫离开,傅琛出去散步,傅老夫人拍拍丈夫的手,“看人不能只看一面,美兰这孩子多好啊!”
傅老爷子皱眉,“美兰,这孩子,我一百个喜欢。只是她那个哥哥,真的一点都不省心。我找人调查了,从小到大,惹祸太多。”
“现在随着钱越多,年龄越大,惹出来的乱子就越多。以后指不定还有什么麻烦呢。先等等,让我再考虑一番。”
傅老夫人叹息一声,“你这老头子,也开始变得势利眼、固执了。怪不得人家说,不能让上了年纪的人主事,私心太多了。”
傅老爷子面露尴尬,讪讪笑了笑,“看你说得多难听。”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傅老夫人没好气地说道,“刘家相比较其他人,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么多孩子里面,傅琛离我们最远,吃的苦也最多。虽说这是他的理想,但他在海军方面也有了一席之地。”
“出生入死这些年,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孩子对金钱渴望并不强烈,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跟刘美兰结婚。”
“你这糟老头子居然还要阻拦,我倒是怀疑你真的是关心傅琛,还是为了满足你内心填不满的欲望?”
傅老爷子微微眯着眼睛,“傅家不仅有傅琛,还有其他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家族想要长盛不衰,就得有领头羊,后面还要有拥护者。”
“只有这样,一切按照顺序往前冲,才能乱中有序,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不往前冲,就会堕落。”
傅老夫人摇头叹息,“月满盈亏,这还是好听的。还有一句叫做物极必反,当达到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就是下坡路了。”
傅老爷子微微一怔,然后固执己见,“那也得到顶峰再说,这个追求的过程本就艰难又复杂。我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傅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仿佛有火光,能看出他的内心非常坚决。
傅老夫人心里着急,但又不能揭穿丈夫。
否则不仅会打乱部署,前功尽弃,也会让傅琛在了解情况之后心生怨怼。
人啊,这一辈子功名利禄,真的比一切都重要吗?
不仅傅老夫人和傅老爷子在讨论这个问题,就连傅卫国和袁女士也在讨论。
“明天早晨就要跟着公公去道观里住一段时间!看来公公的计划还要继续,他不会放弃,也不会改变。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总是发虚。”
傅卫国放下手中的书,把眼镜拿下来放在桌上,“这次傅琛回来,还给家里人带来不同口味的吃的,还给小孩们也分别带了礼物。”
“傅琛这样的糙汉子,哪有这样细腻的心思?估计都是美兰挑选的,说不定还是人家美兰付的款。”
事实上也是如此。
袁女士皱眉,“是啊!专门给我带过来的燕窝,比我在京市这边买的还好呢!都是极品!这样贴心的孩子,真的不多。”
傅卫国点头,“在仕途上,老大老二都还算顺利,也得到了很多家族资源。其实傅琛反而是用家族资源最少的。”
“这些年我第一次看到傅琛这么用心地喜欢一个人。真不敢想象,如果他不能跟刘美兰在一起,将会多么痛苦。”
听到这话,袁女士心里咯噔一下,“老爷子或许从整个傅家全盘考虑,可是对我这个做母亲的来说,三个儿子都是我的心头肉。”
“前面老大和老二都已经成家立业,过得安稳。只要兢兢业业,不犯错误,以后在各个单位也会有一席之地。”
“如果是以前,内心对傅琛有更多的期盼和要求。可是当我看到他在重症监护室里那一刻,我突然觉得,那些功名利禄也不是那么重要。”
“毕竟再好的功名利禄,再好的金银珠宝,不也得人活着才有意义吗?人没了,有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傅卫国点头,“我会继续劝劝父亲!”
“能劝就多劝劝。”袁女士沉声说,“我不希望傅琛来成全其他人。有本事就上,没本事就下来。”
这句话潜在的含义是,如果有必要,傅家可能会牺牲傅琛的前途,也会牺牲刘家,然后进行一些利益交换。
政治表面上那么光鲜,内里却如此龌龊。
对于这些,傅琛一无所知,但这次回来,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最后听说爷爷要去道观休养,傅琛把这些不对劲归结于爷爷的身体。
反正他没事儿,带着书籍,跟着爷爷一起去道观。
修身养性,还能陪伴祖父祖母,也挺好。
期间傅恒过来,几次欲言又止,但被傅老爷子瞪了回去。
妇人之仁,以后能成什么大事儿?
“大哥,你不应该高兴吗?小侄子出生了。”傅琛见大哥出去,跟了出去。
“高兴!”傅恒点头,“我之前担心你身体,但我那段时间真的很忙,没有过去探望你。抱歉。”
傅琛轻笑,跟哥哥们并没有隔阂,“你工作那么忙,处理的都是大事儿。打电话关心我了,不用自责。就像家里有什么事情,我在出任务,也管不了家里,都是哥哥们处理。”
听到这话,傅恒心里更加愧疚了。
从大哥的表情,傅琛更加确定内心的猜测,有事情瞒着他。
不过所有人都不跟他说,看来需要他自己去发现。
傅琛在京市的家里,每天都要给刘家那边打电话。如果刘美兰在,能够接到刘美兰的电话,傅琛就会高兴很久。
反之,如果刘美兰出海了,他会担心,直到接到刘美兰出海回来报平安的电话,才会稍微放心。
尽管私底下很多人劝说傅老爷子,但这老头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杨浩得知傅琛回来,带着好友过来探望。
“几位大老板,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啊?”傅琛轻笑,亲自给四个人倒了茶。
杨浩喝茶,爽朗一笑,“傅琛,你可别这样说。我们做生意小打小闹,比不上你建功立业。听说你马上要去军校学习了?”
傅琛点头,“感谢组织给的机会。”
“这也是你用命换回来的。”杨浩感慨,“这次过来探望你,顺便跟你说说我们的观赏鱼生意。那个可以加温的鱼缸,真的非常适合北方。我们的观赏鱼生意已经开始半个月了,相当不错。”
傅琛惊讶,“没有水土不服吗?毕竟那些观赏鱼很脆弱的!”
杨浩摇头,“没有,那些鱼挺皮实的!不过需要喂养那边专门的饲料,里面有药物,可以保证鱼吃了之后不生病。虽然贵点,但省事。总好过用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喂养,把鱼喂死了。”
仅仅开业半个月,他们就挣了二十万。
虽说很多都是看在面子上订购的,属于人情来往,但现在已经不需要这样的人情了。
很多人主动过来询问,每天赚的钱,比之前做人情生意时还多呢!
“恭喜你们,京市和周围的大城市,都可以铺开。”傅琛轻笑,“如果是比较稀缺的观赏鱼,你们还可以采用预售。先定后发货,这样不仅可以合理安排,还能让人觉得这很稀缺高档。”
“对,这个办法好。”杨浩眼睛一亮,昨天有人喜欢兰寿金鱼,但店里没货了,那个人把钱交了,然后订货。
那些小型的观赏鱼,只能在夏天和冬天销售。
夏天气温高,小鱼能存活。
冬天很冷,但屋里有暖气,也可以养活。
美丽好玩的东西,谁都喜欢,不分东西南北。
虽然小型观赏鱼价格便宜,但架不住买的人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利润增长点。
学校门口,是最好的销售地点。
有特制的塑料袋,里面放了适宜的温度,放在书包里,或者揣在怀里,到家就放在小鱼缸里,就能活。
还有就是在超市里,在商场里,人流量多的地方,生意就特别好。
他们粗略算了,每个人每个月就能分几十万。
如果遇到那些封建迷信的人,还有风水鱼、乌龟啥的,利润更多。
现在杨浩几个人差点把刘美兰当财神爷供着了!
见刘美兰的观赏鱼生意,在京市这边推广得很好,傅琛替刘美兰高兴。
相比较京市这边顺利,跟乔希和井下小五郎的谈判就没有那么顺利。
井下小五郎想要整个日本的代理权,但又说开拓市场需要很多资金,想免费拿下日本的代理权。
唐小鱼本来还希望从井下小五郎这边拿到高一点的代理费,好去跟乔希谈生意。
可这个井下小五郎倒好,居然不给代理费,而且还是整个日本的销售权。
唐小鱼深呼吸几下,尽量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沉声说:“井下先生,如果你想以这样的合作方式跟我们做生意,那免谈。我们不会签这样的代理合约。如果你还想销售我们的观赏鱼,那我们只会把你当做单一的客户对待。”
“以后日本的其他客户,包括你家乡的客户,来我们这边采购观赏鱼,我们也会直接卖给他们,不会受这份合同约束。”
井下小五郎一怔,“据我了解,你们公司实力并不强,没有能力把生意铺设到日本其他地方?”
他也是做过调查的,对四方岛海产观赏鱼养殖场很了解。只在深城这边有店铺,或许在京市那边也有,但海外市场,根本就没有。
唐小鱼轻笑,对刘美兰非常有信心,“井下先生,作为养殖方,我们最大的实力,就是我们能够养出好看又好养的观赏鱼。至于其他的,其实都不是问题。”
“我们的实力不够,没有那么多的外贸人才,但我们深城这边有很多外贸进出口公司。他们每年都会在各地开展会,进行进出口贸易。”
“对了,我们还准备参加今年秋季广交会。虽然不是参展商,但我们的观赏鱼品质很好,被选为广交会的装饰品,我们的工作人员到时候给外国人讲解观赏鱼相关内容和价格。”
“虽然这不是精准的目标客户,但或许就能遇到感兴趣的人。他们不感兴趣,但不代表他们的家人朋友不感兴趣。只要他们拿走了我们的宣传资料,拍了我们的照片,把我们公司和产品内容带走,我们就有机会做生意。”
“或许这样的机会不多,但不要紧,有一就有二。正好我们现在的养殖规模支撑不起太多的客户。这一切都要一步步来,我们不着急。倒是井下先生,如果我们遇到更合适的代理商和客户,可能你最后的损失最大。”
原本对这次谈判,井下先生很傲慢,觉得一定能够谈成。
这个时候的日本商人,内心俯视华国人。因为很多投资,都是当地人求着,希望他们带来新技术。
只要能把商品出口,华国人明明心里不喜欢他们,但也会看在钱的份上忍让。
可他遇到的唐小鱼和刘美兰,就没有给他这样的感觉。
不管是海鲜,还是现在的观赏鱼,都被唐小鱼牵着鼻子走。
这样的感觉,让井下小五郎很不舒服,但他也明白四方岛的观赏鱼真的很好。
错过这次机会,可能让他丧失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