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冶厂
在大工曹庆的陪同下,许山海逐一查看着眼前一堆堆的毛铁。
“眼下烧十炉,毛铁和百炼钢分别能有多少?”把手中一块毛铁丢回铁料堆中,许山海问道。
听得许山海发问,只见曹庆伸手挠了挠头,略显为难的答道:“十炉约莫能有六七炉的毛铁,百炼钢……几乎没有。”
“炼出来的全是毛铁?”许山海有些惊讶,反问道。
“是的。”曹庆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为何如此,问题出在何处?”许山海纳闷的问道。
既然这些人,都是冯敬和从韶州花钱请来的大工,许山海觉得,不应该出现眼下这样的成品率。
“不瞒小先生说,我们也很纳闷。前几日,我把几个大工叫来,凑在一块儿,琢磨了许久,才发现问题出在石炭和人手不够熟练上面。”对于许山海的疑问,曹庆倒是早有准备。
“由于送来的石炭与我等之前惯用的石炭不同,所以炉膛的温度不够,再加之人手配合生疏,风箱送进炉内的风力忽大忽小,所以才会出现眼下这种状况。”曹庆尽可能的用许山海能听懂的方式,给他做解释。
“简单的说,就是炉内的火不够旺,不够猛。”生怕许山海理解不了,曹庆又补充了一句。
其实,曹庆的担心纯属多余。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曾经的老师,许山海即便没有真正接触过冶炼行业,但是,无论是后世的中学课本上,还是平日里零星接触到的知识,都足以碾压四百年前的人。
“嗯,火力不够……”许山海重复了一句曹庆的话,脸上露出略有所思的表情。
“你是说,你们现在全靠石炭?焦炭呢,怎么不用焦炭?”许山海反问道。
他不明白,既然知道火力不够,曹庆为什么不用焦炭,而是一味的只用石炭(煤)?
“焦炭?小先生,何为焦炭?”曹庆一脸茫然。
“呃……”曹庆的反问,让许山海也犹豫起来,他不清楚,历史上,此时的国人有没有开始使用焦炭,又或者是已经使用,但称呼不同。
“你去问问,你的手下,有没有人会烧炭?烧炭……”想了一会儿,许山海连比带划的询问道。
“烧炭,就是烧木炭!”为了曹庆很容易理解,许山海重复了一遍。
“小先生稍等,容我问一问。”说完,曹庆招手,叫过一个跟在身后的小子。
两人低声说了几句,只见那小子转身离开。
“我着人去问一问,看看有没有人会烧炭。”指了指离开的小子,曹庆解释道。
“不知小先生所说焦炭为何物?”想到许山海方才的话,曹庆追问道。
“焦炭就是把石炭,如烧木炭般,先烧制一轮,然后再用作冶炼钢铁。”或许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曹庆,他才能明白过来。
“小先生的意思是,用烧制过的石炭来冶铁?”身为大工,曹庆不是一个愚笨之人。
“你想一想,平日里,烧柴的火焰看起来很大,但是,火力不容易掌控。而木炭,看着火焰很小,可是只要施以稳定的风力,炉膛的温度要高上许多,且火力容易掌控……”许山海为了让他更容易理解,依旧以木炭举例。
“至于你炼钢,你只需在炉膛上方,再加一个通风管,成功的几率会大上许多。”说着,许山海干脆蹲下身子,用石块,在泥地上,画起了简单的示意图。
表面上,许山海摆出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可事实上,他心中也没多大的把握。
他只知道,正确的炼钢方法,不单炉温要达到一定温度,并且,同时还要往炉膛中输送氧气,这样才能把矿石中的各种杂质尽可能的去除。
可是,以眼下铁冶厂的一切,说一句不好听的,甚至还赶不上后世”大炼钢铁“时的土法冶炼水平。
所以,此时的许山海,尽可能的用他那后世积累的一点知识储备,试着解决眼前的问题。
就在两人蹲在地上,不停地商讨之时,方才离去的小子,带着几个浑身黑乎乎的人回来了。
“小先生、曹大工,人找来了!”小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向许山海和曹庆说道。
“你们会烧炭?”许山海先是冲小子点了点头,然后询问他身后的那几人。
“会!”
“在家时曾烧过三年。”
“我在舅舅的炭窑上待过几年。”
几人纷纷答道。
“好,一会儿你们听曹大工的指挥,挑一些好的石炭,如烧木炭般,给我烧几窑出来。”许山海懒得说那么多,反正刚才与曹庆已经详细解释过,剩下的事,由他带人去做便是。
交代完,许山海转身便要离开。
刚迈几步,像是想起了什么,只见他又转身回头:“曹庆,你的人里面有没有会翻砂的?”
“翻砂?小先生要铸何物?”曹庆先是一愣,随即问道。
听得许山海说出”翻砂“一词,也难怪曹庆会先是一愣,因为,这个词,非行内人,基本上听都没听过,现在突然从许山海嘴里说出来,不由得曹庆不愣神。
“眼下毛铁的产量上来了,如果有人会翻砂,你们安排人手,做几十个砂范出来,我要铸箭头。”许山海说道。
既然眼下只能炼出生铁,打造兵刃肯定不行,但是,用铁水铸箭头应该不成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许山海要曹庆找人做砂范的原因。
所谓“砂范”,就是把河沙压成如粉末状过筛,然后装进两半扁平的木箱内,压紧锤实,再用箭头在砂范中按出形状。这一切做好之后,把两半的木箱合拢,中间留出孔道,最后把烧红的铁水倒进去。待砂范中的铁水冷却,就能得到接近成品的箭头。
用这种方式,以眼下铁冶厂的能力,只要砂范的数量够多,一天下来,铸几百上千个箭头都不成问题。
“铸箭头问题不大,只是不知小先生需要多少?”曹庆问道。
“越多越好,箭头是损耗品,不嫌多!”许山海豪气的挥了挥手。
以前国兴军的人少,所需的箭枝靠着陈展云他们采买,所以,只能尽量省着用。现在既然有了生产能力,许山海怎么可能嫌多?他巴不得箭头越多越好。
设想一下,数千人的队伍,一场战斗起码消耗数万枝箭。即便铁窑一天能做百数的箭头,一个月下来的产量,还不够支撑一场战斗。更何况,国兴军正处于急速扩张的阶段,再多的箭头,在许山海看来都不够。
从铁冶厂出来,许山海闷着头,缓步朝自己的小屋走去,他心中还在努力的回忆,看看自己的记忆中,还有没有关于冶炼钢铁的知识储备。浑然没听见不远处传来的声音。
“叔!”
“叔~”
直到江波的面孔映入眼帘,许山海才反应过来,刚才是他在叫自己。
“小波?你怎么来了?”许山海打量了他一番,问道。
“叔,我过来送东西。”江波扭头朝身后指了指。
“我在这里啥都不缺,你还送什么?”许山海语气中略带一些不悦。
此时的许山海,以为江波得知自己被发落到铁窑,而不顾身上“打大户”的任务,偷偷跑来铁窑送东西给自己,心中颇感不满,自然语气也生硬了一些。
“叔,你误会了。”江波赶忙解释。
“是大锤叔让我带人,把缴获的火铳、虎蹲炮送来铁窑。”江波一边解释,一边伸手指了指远处的一架马车。
“你不是带人在打大户吗?大锤怎么让你来送东西?还有,火铳、虎蹲炮不留在营寨中操练,送来铁窑做甚?”许山海连珠炮般的发问。
确实,许山海很不理解,大锤为什么让江波把火铳送到铁窑来?
即便林宗泽带走了很多人,但是,眼下山中的营寨中,怎么的也还有上千人。放着那么多人不用,却要把带队在外的江波招回去,许山海不明白大锤此举为何?
另一点让许山海想不通的是,缴获的近两百只火铳、三眼铳以及虎蹲炮,按理来说,应该让自己人尽快操练起来才对,大锤为何却要把它们送来铁窑?
面对许山海的发问,江波欲言又止,左右环顾一周,说道:“叔,还是到你屋中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