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都说色香味俱全嘛,这色肯定排第一啊,不然看起来都没食欲,怎么吃的下去。”
柳城恍然大悟:“皇上说的有问题,可是怎么提色?”
上官婉君发现还有个没切完的胡萝卜,颜色看起来橙黄橙黄的还不错,当即决定动手把胡萝卜切成团一股脑丢进锅里。
等白萝卜炖排骨汤好后,上官婉君夹起一块白萝卜品尝,众人期待的看向她。
武皇贵夫-宣传风连忙追问:“皇上,如何?”
“还行。”上官婉君又夹起一块白萝卜递到他嘴边:“你尝尝。”
武皇贵夫-宣传风品尝后觉得还行。
“味道适中。”
“等朕舀起来装好,再抓一把葱花丢进去既好看还能提味。”想想就很美啊。
等厨房忙完,孙悦薇也端来干净的水让上官婉君清洗。
怜花递来干净的擦手帕,上官婉君接过擦洗。
“走吧,出去享用午膳。”
东宫太后看着厨房不停端出的膳食,有些疑惑询问。
“这哪些是皇上做的?”
上官婉君走过来道:“母后,白萝卜炖排骨汤是儿臣做的,这个凉拌白萝卜胡萝卜丝也是儿臣做的,还有这个煎蛋和清炒冬瓜片。”
想起自己在那里辛苦削冬瓜皮,皮硬的她,削皮差点儿没把她累死。
东宫太后好奇夹一团白萝卜品尝,上官婉君期盼的看她。
“母后,如何。”
“还不错,没想到哀家有朝一日,还能吃上女儿做的菜。”
“母后,再尝尝排骨、胡萝卜,还有凉菜炒菜。”
东宫太后和蔼可亲笑着点头:“好,母后都尝尝。”
文皇贵夫-白炫逸为上官婉君盛碗排骨汤放在她面前。
“皇上,喝碗汤吧。”
“谢谢。”
等东宫太后品尝完,慈爱抿唇笑了。
“味道都还不错。”
上官婉君温婉一笑解释:“儿臣提前试过。”
“你们都忙了好半天,快吃吧。”
等膳后,东宫太后犯困在司农司特意准备的房间里午睡。
上官婉君选择一个人午睡,等她睡饱起床走到外面,看见俯瞰面前下面一片农地。
“大伯可看出啥来了?”
突然听见声音,大伯吓了一跳,连忙转身,发现是女帝,立马准备跪下行礼,上官婉君及时俯身弯腰阻止。
“别跪来跪去的,一会儿我们还得耕种红薯呢。”
大伯惶恐出声:“草民多谢皇上。”
“没事,大伯,我们一起走走吧。”
“是,皇上。”
上官婉君抬脚朝前方走去,也是她们即将种植的红薯地。
“大伯家里有多少田地。”
“回皇上,草民家里十亩地。”
“十亩地?”
“有多少人。”
大伯恭敬回话:“二十几口人。”
上官婉君微微开口:“人丁倒挺兴旺,十亩地可够家中生活?”
“够了。”
“那挺好,家里一般都种什么?”
“有稻子、土豆……”
两人不知不觉走到先前上官婉君犁土的空地上,看着一片空空,可上官婉君很有成就感。
“大伯家里可种过红薯?”
“还未曾。”
“是没有买的种子?”
“皇上,红薯并不是草民等粗鄙之人能种的。”
上官婉君秀眉微蹙,刚想说话,可又觉得不宜此时出口。
她还是得从长计议。
于是上官婉君突然开口询问:“大伯可想家里种植?”
“能吗?”
“为何不能?”
大伯犹豫道:“那是整个村里都能种植吗?”
上官婉君突然一愣,她好像还未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看她沉默,大伯也不知说什么,但如果他家能种,这也是圣恩。
可若只有他家能种,想必也还是会引来无数麻烦。
这眼下还真是骑虎难下,种也好,不得种也不好。
上官婉君轻叹:“朕考虑考虑,到时候你们先拿十株回去试试吧。”
大伯一听连忙准备跪地谢恩,看他又要跪,上官婉君连忙阻止。
“大伯,别动不动就跪,你也不怕一会儿膝盖难受,咱们做不了农活。”
大伯一听羞愧道:“谢皇上体谅,草民想的简单了。”
“对了,你夫人呢?”
“草民老妻在前面呢。”
大伯媳妇一直在听农官们讲述红薯种植方法。
大家看见女帝来了,连忙行礼。
“参见皇上。”
“免礼,大司农爱卿还未醒来?”
一名司农少卿道:“回皇上,大人他来了。”
上官婉君转身看向跑来的男人,发现他已气喘吁吁。
“跑那般快做甚,又不参加跑步比赛。”
“臣参见皇上,皇上说笑了。”
大伯小声朝媳妇说了一下:“皇上说给我们十株红薯苗。”
大伯媳妇惊喜看向他,有些不太信。
“真的假的?”
“孩子她娘,这事没必要骗你。”
大伯媳妇觉得这一趟自己来的太赚了,不仅见到传说中的女帝,还见到尊贵的太后和女帝皇夫们,以及各位尊贵的夫人和大人,现在又有女帝亲口说的红薯苗,这算不算她们这辈子的高光时刻,这辈子必定都会谨记今日所发生的一切。
此时的大伯媳妇,很感谢女帝举办的这个亲耕亲蚕仪式,让她们平民百姓们也能目睹圣颜,皇上果真如传说那般平易近人。
文皇贵夫-白炫逸与武皇贵夫-宣传风陪着上官婉君用锄头挖沟,怜花藕荷沐香孙悦薇等人跟在后面斜着放下红薯苗。
藕荷感觉差不多了,出声提醒上官婉君。
“皇上,我们放了好大一片了。”
“还真是,炫逸,传风,你们继续挖,朕去把红薯苗盖上土。”
两人齐齐回应。
“是,皇上。”
“好。”
柳城看自家主子拿着锄头勾土盖在红薯苗根部一截,动作看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
苏语德忍不住道:“柳公公,您看皇上还挺像模像样的。”
“那可不,我们皇上可是天才,学啥都快。”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亩地的红薯苗种植好。
上官婉君满意看着她们的作品:“希望等朕下次来,这秧苗们能长得好。”
大司农道:“皇上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照看,这秧苗只要水分和阳光给足,一定会长的好。”
“借你吉言,走吧,我们休息会儿去织布。”
众人齐齐跟着上官婉君回到司农司休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