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燕王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口中怒喝道:“这个忤逆之子!”
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宫殿都为之颤抖。
“他怎能如此肆意妄为,竟敢越过寡人的权威行事!”
燕王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紧握拳,由于过度愤怒,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却浑然不觉疼痛。
“他这般行径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必将给我燕国带来灭顶之灾......万劫不复啊!”
“真是个混账东西......咳咳咳咳咳......”燕王怒不可遏,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以至于气血上涌,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只听得见燕王的咳嗽声回荡着。
一旁的庆秦见状,赶忙上前劝道:“大王请息怒,事已至此,已然无法挽回了。”
“况且此刻那逆子多半已经进入秦国境内,就算想要阻拦也是鞭长莫及呀。”
说罢,庆秦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然而,燕王的怒气丝毫未减,他继续咆哮道:“这个逆子,平日里一贯刚愎自用倒也罢了,没想到在关乎国家存亡的重大事务面前,居然还是如此不知轻重,胡作非为!”
燕王越说越是激动,眼中闪烁着愤恨与失望交织的光芒。
最终,燕王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颓然地瘫坐在王位之上。
他的头低垂着,眼神空洞无神,嘴里喃喃自语道:“寡人愧对我大燕的列祖列宗啊!”
“如今竟出了这样一个不孝子孙,致使大燕面临如此危局,实乃大燕之不幸,亦是寡人之不幸呐!”
此时的燕王,满心皆是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尽的绝望。
庆秦深知此刻已无法再对燕丹多加规劝,因为燕丹贵为燕国太子,此次他擅自作主之事目前尚无人知晓。
然而,此事关乎国家大事,一旦被发现,自己便不能隐瞒不报。
此时,燕王心急如焚、神色慌乱地开口问道:“那么依爱卿之见,如今我们应当采取何种对策呢?”
庆秦略微沉吟后回答道:“以当下局势来看,唯有祈求太子所派遣之人能够顺利将嬴政斩杀。”
“如若不然......恐怕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拼死一战了!”说罢,他不禁流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听到此处,燕王怒不可遏,大声吼道:“上将军,速速前去将那忤逆之子给寡人五花大绑带回来!”
“寡人若不好好惩戒于他,简直有愧于燕王之名!”
面对盛怒之下的燕王,庆秦赶忙劝解道:“大王息怒啊,请暂且稍安勿躁。”
“眼下尚未得知最终结果,不如等待事情水落石出之后再做定夺。”
燕王听后,长叹一口气,缓缓低下头来,不再多言。
心中默默祈祷着列祖列宗能够显灵庇佑,让燕国度过这场危机。
当今之世,大秦国力昌盛至极,已达前所未有之巅峰。
遥想往昔,大秦欲统一天下之时,那横亘在前,最大的阻碍无疑当属三晋之地。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片广袤土地已然尽数归入大秦之掌控,此等丰功伟绩着实令每一位大秦子民皆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伴随着陆尘受封武安君一事尘埃落定,大秦境内的酒馆与坊间顿时变得热闹非凡。
无数大秦子民纷纷将此事当作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口口相传之下,陆尘之名威震天下,其赫赫战功更是家喻户晓。
再看那秦王宫,可谓戒备森严,固若金汤。
每隔短短数步之距便有精锐禁卫站岗值守,他们目光锐利,警觉异常。
即便来者是身手超绝之人,稍有不慎,亦难以逃脱被察觉继而遭围追堵截,斩杀当场之命运。
此刻,秦王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嬴政高坐于王位之上,龙颜威严肃穆,不怒自威地俯瞰着殿下满朝文武大臣。
只见他猛然一拍王座扶手,高声喝道:“诸位爱卿,武安君方才传来捷报,三晋之地终为我大秦所得矣!”
嬴政的声音洪亮而激昂,其中蕴含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放眼天下,仅剩下齐,楚,燕三国尚未纳入大秦版图。
历经数代先王之不懈努力,统一天下这一宏伟夙愿,眼看即将在嬴政之手得以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