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路遇满怒气值人道,拼尽全力仍不能敌
被天雷击伤了神魂的妖道显得狼狈了许多,随着第六十道雷劫落下,那原本傲立在空中的妖道身形一个不稳,直接掉了下去。
一道天雷紧随其后,将被击伤在地妖道周围的地面都削下去了足足有数丈深。
“老祖,老祖他又飞起了!”
崖边的弟子们突然间欢呼了起来,就见那昏暗的天色之中,一道略显萧瑟的身影稳稳的停在了半空中。
妖道抬头看着依然不肯放过他的人道,对着那天空轻蔑的笑了笑。
伴随着天空中第六十二道天雷落下,那雷电转瞬间而至,瞬间便贯穿了妖道的身躯。
妖道手中的万般神通甚至没有来得及使用,就被这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天雷所伤。
妖道的双手被直接炸断,徒留那满是伤痕的躯骸落向地面。
“贼老天,你可看清楚了,我是人,它是妖,你不帮我,难道要反过头去帮那牲口吗!
不对,你这扁毛畜生,也敢害我!!”
随着第六十三道雷电落下,妖道视线内的一切都被金色的闪电所笼罩。
一时间天地间赫然多了一颗笔直落下的太阳,那太阳直冲地面,随即便隐入了那山峰之中不显踪迹。
风终于去了,云也散了。
伴随着那劫云离去,天空上出了一抹横跨天际的彩虹。
路上的弟子们看见了那毁天灭地一般的天劫,大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只是依然有人秉持着危机就是机会的原则,准备返回道观,去看看师祖是否还活着,顺便整理一下宗门。
观主没有阻止这些人,观内确实有大量留存的法宝和神通,之所以他不带出来,只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祖师爷的私人物品,并不属于青崖观。
看见那恐怖天劫的人都知道,祖师大概是死了,既然如此,那些神通法宝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无主之物。
只是观主比他们看的更清楚一点,那山上此刻依然盘踞着一股强大的因果,显然这因果还未完,还有一个大因果在那里。
他不认为现在过去可以找到什么宝贝,就是找到了也难说能不能护得下来。
毕竟祖师爷手中的那些东西可都是他强取豪夺而来的,祖师爷在的时候,大家看他拳头最大,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而现在祖师爷死了,这些苦主不来杀了他们这些青崖观余孽泄愤就算是正人君子了。
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拿了别人家的神通法宝,那就真是给想要泄愤杀人但是碍于皮面的那几个老妖怪一个合理的理由了。
这些人他拦不住,毕竟大家都看到了祖师爷手中那些神通法宝的厉害,填山移海莫过如是,这就是仙家的手段。
他们这些前来求道之人求的不就是这个东西吗,这是道途之争,开口劝告非但无法让对方领情,反而可能结下愁怨,不如直接放他们走。
青崖观那位被天降雷劫给劈死的消息不胫而走,毕竟青崖观下面的几个小镇内各家都布置有眼线在。
这些眼线原本是为了保证主家在那位杀星下山时可以知晓一二,至少留出个时间分散自家的小辈,避免被屠族灭门。
而现在这些眼线则传回来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消息,青崖观上的那些道士们此刻大都下山了。
伴随着各家派往青崖观的人回到家族,各地的修道之士立刻便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一时间各路人马都开始快马加鞭的往青崖观跑。
他们不少人家里面的秘传和镇族之宝可都是被这妖道给借走了,若是晚去了一步被人给琢磨一下,未来说不准就会在争斗中少一分底气。
若是被哪个愣头青给拿走,然后遁入了深山老林之中,他们说不准真就会被这半路杀出的鸟雀给啄了眼睛,失了这家族的底蕴。
最先到达的是太学的人,伴随着一道道由墨迹引出的线条飞扬,那些在废墟之中或是翻出来了些好东西,或是已经带着东西跑路到山脚下的人瞬间便被定住。
“诸位,人心不足蛇吞象,莫要为了外物害了自己的性命。”
一头银丝落在脑后的老人站在山巅之上,他看着下方那些自以为聪明的青崖观道士们的众生百态,只感觉一阵的无奈。
他们儒家这些年还算强盛,又有龙气护体,那些年只是被这妖道给借阅了两本经书罢了。
他的老师艾公和这妖道同为那个时代的最强者,和对方约法三章,他们儒家的典籍大概是不会露出去的。
他这次理应是不用来的,毕竟这事不用他着急,身从尘世过,因果不沾身才是修行者追求的事情。
对于修持遵从内心的儒道来说就更是如此。
他们是不知道入世践行所学,积攒功德才是最快修出一口浩然正气的方式吗?
他们都知道,但是又有多少人敢真正的入世呢。
入了世就要面对那复杂的人心,这几百年因为各种原因念头不通,只是一夜,那用了数十年汇聚的一口浩然正气便散去了个七七八八的儒道大能可不少见。
认识到正确和错误简单,但是儒道之人也是人,他们有家人,有朋友,有师门。
这世间最多的就是不平之事,而很多不平之事恰恰他们这些掌握权利之人又是受益者,他们不敢入世去践行自己的道,深怕毁了自身的道心。
如此这般练出来的这口浩然之气就显得虚虚晃晃,又因为浩然之气虚虚晃晃就更害怕风吹草动。
就此便更不愿意离开那素室,也因此儒生们大都闭门不出,反倒是刚需信仰来淬炼内心佛陀的释家弟子多于世间行走。
只是这次这位当朝大儒不得不来,因为皇帝害怕各地的修行门派和世家因为抢夺这些神通法宝而结下孽缘,甚至是见财起意大打出手,害了各自的性命。
若是如此中原的修行者力量必然被削弱,这可能会打破稳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不利于接下来皇帝整顿吏治的计划。
“诸位小友,老夫这也是为了诸位的好,这里面的因果太深,诸位把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