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外的汉军大营一共分为四座。
前后左右共计四座大营,绵延不断占地数十里。
中军大营乃是太尉张温从洛阳率领而来的两万步骑组成的,而左右两侧则是驻扎着皇甫嵩还有朱儁两人各领五万的大军。
至于后军则是诏安的十几万白波军。
虽然白波军人数最多,但要论战斗力,甚至不如张温从洛阳带来的两万步骑。
这十多万人多数都是充当民夫的角色,转运一些粮草辎重什么的。
要说攻打函谷关,主力还是朱儁和皇甫嵩为主。
此时,段羽来到函谷关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张温的中军当中。
皇甫嵩,朱儁,袁基还有忠义将军杨奉都落座在张温的左右下首的位置。
听到段羽来到函谷关,第一个被吓到的就是杨奉。
上个月在白波谷汾水那一战,杨奉可是亲眼见到了段羽的凶猛。
那如同屠戮一般的场景之境在杨奉的脑海当中还挥之不去。
传闻当年段羽在晋阳闻名的时候便是因为一手冠绝天下的箭术。
但是在杨奉的理解当中,就算是冠绝天下的箭术,也就是百步穿杨,箭无虚发,或者是箭如连珠这种。
可是段羽射出的箭那简直不是人。
漫天的金光闪烁,硬生生的只用了一人之力便将郭太等人率领的大军射杀了无数人。
一个照面的冲锋,就将数万大军冲的七零八落。
战后杨奉去看了那些被段羽射死的士兵。
无一不是一箭射杀好几个人。
咕噜。
听着朱儁和皇甫嵩说段羽来了之后,杨奉不自觉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而已经半头花白了的张温也是一脸凝重。
“段羽之勇,不可力敌啊。”张温语重心长的说道:“原本函谷关就易守难攻,如今段羽又亲自带兵前来,吾等这次恐怕要无功而返。”
“在这样消耗粮草兵马下去也不是办法,老夫以为,应当尽早上书朝廷收兵回洛,等来年再做打算。”
听到张温的话,营帐当中的众人表情各异。
杨奉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谁愿意和段羽打谁打,反正他是不愿意。
身着白色长袍的袁基则是低着头脸上表情若有所思。
张温此次来是代表三军统帅。
而皇甫嵩还有朱儁两人则是副将。
至于袁基,此时以太仆的角色充当了一次监军。
撤兵.......
“太尉大人。”
思量了一番之后,袁基看向张温拱手说道:“太皇太后与我等攻破函谷关之令,虽然攻破函谷关不利,但如果我们就这样一战都不和段羽打,就这般撤退,会不会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般上书朝廷撤兵,无异于临阵脱逃,恐怕太皇太后会怪罪啊。”
袁基的话音刚刚落下,坐在袁基对面的朱儁就同时看向了张温。
“对!”
“太尉大人,那段羽也是人,虽然我们攻不下来函谷关,但他段羽一样带兵杀不出来。”
朱儁言辞灼灼的说道:“从函谷关出兵,一样要越过弘农河,段羽是很厉害,但是段羽麾下的兵马又不都是段羽,只要我们扼守住弘农河,或者在身后布下埋伏,只要段羽敢带兵出关,我们就击败段羽的可能。”
“我们有二十多万兵马,何惧段羽。”
皇甫嵩也微微点了点头。
没错,朱儁说的是不错。
函谷关的地形注定了不管是攻打城关的一方也好,还是守关的一方也好,都出兵不便。
段羽的武力是很强悍,但还并非是神仙。
只要在弘农河的沿岸多多设下阻拦,段羽也无法出关。
张温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试试看吧。”
反正距离冬季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大不了就在等一个多月在退兵。
..............
第二天清晨。
初升的晨光打在函谷关厚重的关墙上。
夜里凝结的露水从城关上高出的三层门楼上的瓦砾上凝结成水珠滴落。
天色亮起,代表着一天的厮杀又开始了。
不过今天城头上的士兵明显比昨天还要士气高昂三分。
身着龙鳞耀金甲,披着红色披风的段羽正跟着董卓两人一同走上函谷关的关墙。
赵云,赵风还有铁石头以及王二虎四人跟在身后。
“子翼,长安初定,你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何必亲自来此一番。”
董卓一边走一边说道:“就凭他们,明年的这个时候也攻不上函谷关的城头。
这里只要有我,子翼你就一切放心就好了,只管稳定住长安的局势。”
段羽一边笑一边点头道:“函谷关有岳父大人我自然是放心的,只不过我这次来还有一些别的目的,若是是守关,有岳父大人自己就足矣了。”
董卓哈哈大笑道:“宜儿还有沐儿怎么样了,许旧没有见到,倒是想得慌。”
“宜儿也时常想念岳父大人,沐儿长高了,已经会叫外祖父了,今年正旦岳父回往长安,咱们一家一起团聚过年。”
董卓连连点头:“好好好,回去一起团聚过年。”
“我董卓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太正确的事情,现在看来,把宜儿嫁给你算是最正确的选择了,宜儿有你这样的丈夫是好福气啊。”
段羽谦虚的摇了摇头。
他今天的成就是不小。
但这一切都源于在晋阳之时董卓的一手提拔和帮助。
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正是历史上董卓所拥有的吗。
相当于董卓已经把所有的一切,包括女儿都给了他。
现在还主动帮他镇守城关。
“我能有今天,都是岳父大人的垂爱以及宜儿当初的不弃。”段羽说道。
董卓大笑的拍了拍身上的盔甲。
两人一边笑,一边走上了函谷关的关墙,看向了远处关外的方向。
只看了一眼,董卓就轻咦了一声。
“咦!”董卓奇怪的说道:“今天怎么没有攻城了?”
“换做以往这个时候,皇甫嵩还有朱儁两人早已经开始轮番攻城了,怎么今天却连兵马都没有集合?”
董卓一边说,一边朝着城关外仔细的看去。
段羽也顺着董卓的目光看了出去。
远处,弘农河的对岸上,一队队的汉军正推着用马车拉着的床弩安置在河岸的对面。
密密麻麻的床弩之外,还有一面面巨大的盾牌。
只留下了床弩发射弩箭的缝隙。
远远看去,就好像是筑起了一座钢铁堡垒一样。
除了河岸边上的床弩,还有攻城塔楼上也安置了不少的床弩。
十几尊数丈高的塔楼全都瞄准着函谷关的方向。
见到这一幕段羽立马笑了。
“子翼何故发笑啊。”董卓看着远处汉军的行动有些纳闷。
这怎么不像是要攻打函谷关,反而好像是在......好像是在防守啊。
“岳父大人,他们估计是......有点害怕了吧。”段羽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能威胁到他的也就只有这些力道强劲的床弩和强弩了。
一般这种床弩的射程是八百步,而强弩的射程有三百步。
朱儁和皇甫嵩两人都是他的老熟人了。
也知道他的箭术无敌,再加上如果要是冲锋到了近前那就是割草一般的收割。
所以才想出了这种办法。
用当初北宫伯玉设计围杀他的办法,不让他出函谷关。
以弩床强弩阵这种东西不让他靠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招还是管用的。
这么多的弩床和强弩,谁也别想过去。
好好的进攻,现在被皇甫嵩还有朱儁两人弄成防守了。
段羽现在表示很怀疑。
过一段时日他们会不会在弘农河对岸筑起堡垒,或者说是筑起一座阻拦他出函谷关的城来。
函谷关上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的士兵此时也都奇怪的看着远处弘农河对岸的汉军。
段羽本来是想着来函谷关给关外的汉军来一波下马威的。
现在皇甫嵩还有朱儁这么搞有点难办啊。
函谷关外的弘农河对岸。
距离床弩大阵还有数百米的远处,太尉张温,皇甫嵩,朱儁还有袁基等人远远的看着函谷关。
上次段羽光是用弓箭射杀了郭太等人的情况已经被众人熟知。
所以此时众人谁也不敢靠的距离函谷关太近了。
谁知道段羽会不会用冷箭把他们狙杀了。
现在几人就是想看看段羽来函谷关到底有什么意图。
杨奉跟在几人的身后,看着数百架的床弩以及十几尊塔楼设下的床弩都瞄准着函谷关的方向,心中总算是不那么害怕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皇甫嵩和朱儁两人的一阵轻咦的声音。
一直紧闭的函谷关大门忽然开启了。
紧接着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骑着黑虎缓缓的从厚重的关门当中缓缓的走了出来。
段羽!
“是段羽!”
朱儁瞪大了眼睛看向从函谷关内缓缓走出来的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