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和父母一起在开学前去城里买新衣服新鞋子一样。在还没开学前沈伊沐也算是个小富婆了,这些钱她根本花不完,前提是只有她自己需要的话。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沈建明可能需要这些钱来还债,建房子的2万是从陈阿妞那里借来的钱,其他的买牛钱6万,修车钱3万。
至于为什么买牛钱这么多,是买了好几头吗?并不是,是买了一头死了一头,就这样陆陆续续买了好几次,才存活过来。
修车也不是一次性修了这么多,而是差不多每年都要修一次,每次都要两三千,积累下来就很多了。
现在已知的欠债情况是有11万,其他小零碎的那种不算。沈建明肯定不会想着把孩子的钱据为己有,毕竟他很有自尊心。
沈伊沐:“没事,先拿着2万还给沙妈妈家吧,欠了这么久是也应该快点还才好,不能因为人家不问我们要就一直拖着。”
把钱转过去后沈伊沐没有确定到底有没有还钱,她对家人的信任程度很高,即使每次都被沈建明他们放鸽子。
可能在养牲畜方面不怎么有缘,陆生养的母猪也是每次只能生4个小猪仔,在沈伊沐的记忆里一直生4只小猪,就没有高于这个数的时候。
养的羊和牛也都是,数量很少,生了小羊和小牛可能活不长,也可能被狼叼走。
没有太多的牛可以成群的放,沈建明的牛买来之后都是跟陈阿妞也就是陈春林的二姐那里放着,平常需要给他们家买玉米和肥肉,用来做牛的口粮。
马正全看上去就是老实憨厚、为人正直的淳朴形象,也不会做悄悄克扣粮食的事。
至于那些死掉的,也不是只有沈建明的牛才死掉,他自己的牛有些也会有养不成的时候。
绵羊以前也有送到沈世光的羊群里,只是后面有些卖掉,有些慢慢不见了,也是去了山上被狼叼走,一些则是冬天的时候太冷没跟上大部队被冻死。
沈伊沐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连猪也在放,她就放猪。把一根长长的绳子拴在猪的脖子上,一头连着猪头,一头连着一根4厘米粗的木头。这根木头一边是粗的,一边比较细插在地里。
沈伊沐总是需要借助一块大石头,砸好几下才能把木棍插进土里。自己在旁边躺着晒着太阳,看看猪有没有被那根木棍牵扯到勒住。
那时候年纪小,无忧无虑,还不用做作业,也不用考虑生存问题,时光不复从前。
这样的记忆还有一种,那个时候应该是秋季,容易下雨。下雨就会引起那些吸血虫,蚂蟥。
与小叔和弟弟一起在放羊,小叔躺在围栏旁边,弟弟在小叔上面一点的地方玩,沈伊沐还在上面一些。
突然沈伊沐手上有一只吸血虫,大惊喊道:“啊,小叔,顺发,有吸血虫,在我的手上。”
听到沈伊沐大喊,沈建军虚惊一场把吸血虫弄掉后说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见鬼了。”
沈俊无语的说道:“一惊一乍的,我就知道你肯定见吸血虫了。”
沈伊沐催促沈俊快点:“太恐怖了,也没那么严重吧,我也被吓死了。”
在老地址那边的田地上也是,沈伊沐不知道为什么又碰上了,幸好这次没有到她手上。
她看见还是大声告诉大人们:“这里也有吸血虫,太吓人了。”
陈春林和陆生站在离她不远处,听到小孩叫,笑着说道:“奶奶还以为你遇见蛇了呢,没事没事。”
陆生慌忙说道:“快点把它弄到地里,太可怕了。”
听陆生的话把它按进土里,看看会不会顺着棍子爬上来。
陆生也是家里唯二怕吸血虫的人,另外一个人就是沈伊沐了。
陆生还对沈伊沐说道:“你从小在这里长大还怕它,没出息。”
沈伊沐回怼道:“那你还在这里结婚了这么久,生活在这里这么久还不是怕它。”
这个时候沙妈妈也就是陈阿妞也来帮腔说道:“就是啊,你妈妈来这里比你还早呢,还不是在怕,哈哈。”
沈建明对她们俩怕吸血虫这件事表示很鄙视,说道:“有什么好怕的,就知道说吸血虫,怕什么来什么,天天念叨。”
大多数对陆生说,因为妻子每次见到吸血虫跟见鬼一样尖叫,自己本来没什么好怕的,但是和其他人一起属实被尖叫声吓到。
对此大姨夫就很有发言权,原来陆生的妹妹也和她这个姐姐一样害怕吸血虫。在两家人一起去找猪食的时候也碰见了,这种讨人厌的东西总是在山上,随着万物复苏和雨水一起出来。
大姨妈看到大叫,几个人离得不远,她老公和姐夫也在旁边,差点魂都吓没了。
大姨夫很生气自己被吓死了,直接没搭理老婆,就让她自己在那里恐慌。陆生也很害怕,自身难保了也没办法帮她。后面跑到大姨夫身边,命令他快点把这个东西拿掉才得救。
沈建明后面讲给家里面的人的时候被讲得很有趣,其他人听了都哈哈大笑。沈伊沐听着,也感觉好笑又感觉挺可怜这种害怕吸血虫的人,跟自己一样,同病相怜。
沈伊沐知道的家里面的欠债情况也就是这些,大数目的加起来就是11万。把2万给沈建明后,也没有监督他有没有去还钱。
家里面即使如此困难了竟然还有这么多外债,沈伊沐表示不理解。被沈俊罗列出来后才知道很多都砸在车上和牛羊上了。
家里面也没有什么能够表现出这些钱的东西,除了建房子的2万其他的都看不出来。
沈伊沐无法想象那些欠了几十万几百万的人怎么样,村里面不是没有。
有一个就是邱家的邱杰,他买大车上面就花了几十万甚至更多,钱也在挣,但是贷款也贷了很多。
俄迪那个村因为以前被评为文明进步村,贷款的时候最低可以从20万开始,家家户户都贷款,后面弊端也显现出来了,很多人贷款太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还上的。
有些人因为贷款陷入泥沼没法出来,可能自己的工资或者现在手头的钱就只能还利息。这个村起楼房的很多,也是贷款的原因。
那个时候起楼房很时髦,后面又出来了起平地房。才过了几十年,很多东西都渐渐老去,新的东西又占据了流行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