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王翦眉头微微一皱,有心想要开口说点什么,但在犹豫片刻之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倒不是王翦对于叶白的命令有什么意见,也不是他认为杨业和杨延昭两人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关键点还是在于兵马的分配上面。
杨业本部兵马就不用提了,全都是老兵以上的士卒,战力不俗,虽然在之前的大战中伤亡了上千人,但编制和战力保存完整,补充上人员缺口就依旧具备强大的战力。
可分配给杨延昭的5000府军就不一样了。
前营成军之时,就是驻扎在府城的,府城如今那人的府军,也是王翦帮衬着组建起来的,是什么样的水平,他再清楚不过,只能说比新兵蛋子略微强上一些,连辎重营的那批辅兵都不如,如何能够承担这等重要任务。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王翦才想要出言劝谏,只是随后就想到,目前拥有战力的部队就这么几支,除了前营就是中营了,各部都有自己的牙将统率,抽调哪一支部队都不合适。
这已经不止是涉及到兵马的调动了,甚至还涉及到了兵权的问题,杨延昭被叶白任命为偏师主将,却只有校尉的官职,从前营和中营调兵,总不能让那些牙将给杨延昭担任副手吧。
最最关键的是,此刻乃是军中所有将领聚集在一起,在叶白将令已经下达的情况下,他若是再出言反对,不光光会得罪杨延昭,更是会损害叶白的威望,这等蠢事,王翦是绝对不会干的,顶多在私底下,向叶白劝谏一番。
此刻的叶白当然不知道王翦的心思,也不知道他的担忧,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过在意。
从府城出发的时候,这5000府军的确没有多少战力,充斥着大量的新兵蛋子,可有了王翦等人这一场大捷之后,5000府军已经摇身一变,统统晋升为了老兵。
虽然这5000人中,精锐士兵的比例并不高,仅仅只有500人而已,远远低于前营、中营各部兵马,可比起之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杨业所部,可已经算是一支能打的部队了,又有杨延昭亲自统率,还真的不需要担心战斗力的问题。
并不知晓这些的叶白,依旧还在继续下达命令:“郝昭所部继续镇守长武县,让县衙那边征召新兵、青壮,府军补齐人员和编制,你部兵马暂时维持现状,恢复的伤员优先补充你麾下。”
“其余各部做好准备,明日一早,大军开拔,前往宁山县。”
“诺。”
三路兵马都不会继续在长武县久留,需要尽快出发,不光是兵贵神速,更重要的是,叶白想要率先围攻宁山县,吸引蜀军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可能地忽视掉两路偏师。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切断蜀军各县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无法信息互通,给杨业和杨延昭两路偏师争取一个偷袭的机会。
虽然叶白绝对相信杨业和杨延昭两人的能力,兵力、战力都占据了优势,可毕竟蜀军是依城而守,占据这地利的优势,能够打得轻松一点,何必要耗费人命去强攻县城。
众将散去之后,王翦在犹豫良久之后,还是忍不住找了一趟叶白,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也是两人相处时间不短了,对于叶白的性格,王翦已经较为熟悉,否则擅长明哲保身的王翦,压根就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毕竟王翦乃是祖龙的老臣子,早就学会了如何活得滋润一些。
只是让王翦略微有些失望的是,哪怕听完了他的担忧,叶白也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也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只是让他不必担心战力问题,静候捷报即可。
无奈之下,王翦也只能闭嘴不言,把这事暂且放在了一边,他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固执之人。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准备妥当的大军拔营北上,3万多兵马分兵三路而行。
为了保证行军速度,叶白将大批粮草辎重都交给了辎重营和长武县征召的青壮民夫,既然把作为预备队的府军派了出去,自然要重新征召青壮,作为后备兵员。
长武县一战所获得的士兵卡,除了将5000府军升级为老兵,剩下的都用在了“辎重营”身上,全员晋升为老兵级别,剩下的2000多张老兵卡,暂时被叶白捏在了手里,没有动用。
前营加上中营足足2万兵马,还全部都是老兵以上级别的士卒,又没有粮草辎重的拖累,行军速度自然极快,日行80余里,不过3日时间,就赶到了宁山县的南门之外。
而这个时候,根据锦衣卫和夜不收的情报,青阳卫最后的残兵,不过才刚刚逃进县城,仅有万人,途中至少有2000人趁乱逃离,当了逃兵。
有部分倒霉蛋,被充当先锋的赵云撞了个正着,考虑到行军途中,没有精力看押俘虏,全部杀了了事,剩下的人则是混入了村镇之中,更有甚者落草为寇,上山当了山贼、土匪。
当然了,这些人日后肯定是要被清剿的,只是如今叶白腾不出手来而已,与青阳卫的残兵相比,这些逃兵不过是纤芥之疾。
大军抵达宁山县,立刻分兵驻扎,叶白统帅中营于南门外20里处扎营,王翦统帅前营甲部于东门外扎营,赵云的5000骑兵一分为三,在西、北两门外各留了1000骑兵巡弋,封锁官道,剩下的则驻扎在东门外的大营中。
辎重营和青壮民夫有着大批粮草、辎重的拖累,行军速度很是缓慢,按照他们的脚程,至少要3-4日才能够赶到宁山县,叶白当然不可能等他们这么久。
在扎营的第二天,就对宁山县发动了进攻。
没有主攻、辅攻,南、东两面同时发起了猛攻,井阑、冲车、三弓床弩、云梯车等等各种攻城器械全部都用上了。
这些攻城器械可不是砍伐树木临时打造而成的粗糙产品,全部都是叶白花费银两从系统商城中购买出来的,系统出品,绝对精良,甚至比秦、属两国的制式装备还要精良一些。
宁山县的守军不过3000人,虽然还有一路北逃而来的万余青阳卫残兵,可这些残兵在营啸中,就已经把精气神全部打没了,更是吃了败仗,士气低落到谷底。
疯狂逃窜200多里,途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更是没有足够的食物,体力消耗巨大。
精疲力竭之下,连手中的武器都举不动了,哪里还能够保持多少战力,就算勉强被送到城头上,估计大战一起,他们的军心和士气就要先行崩溃了。
看似宁山县有着1万多兵马,但真正能够在东、南两面城头上浴血奋战的不过3000人而已。
投石机、三弓床弩被摆放在秦军战阵之前,一支支粗壮的弩箭,箭头上闪烁着寒光,周边还有赵云所部的骑兵巡弋保护。
大战一起,一块块特意采集的巨石、一支支锋利的长矛被射向了城池的方向,给宁山县的两面城墙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大批的弓箭手集结列队,在盾牌兵的保护下,不断地发射着手中的箭矢,密集的箭雨笼罩城头各处,打得城头上的蜀军士卒根本不敢露头。
趁着这个机会,大批的秦军士卒推着云梯车、攻城锤、撞车等等靠近了城墙,对宁山县发动了猛攻。
一日强攻,虽然没有能够攻破城墙,但却是靠着兵力的优势还有大批的攻城器械,给守城的蜀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自身的伤亡虽然同样不小,可大致拼了个1:1的伤亡比例。
这样的伤亡比例,若是在野战中,无疑是失败的,可放在惨烈的攻城战中,却已经让叶白满意了,毕竟自己兵多将广,哪怕是一换一,也完全不吃亏。
最最关键的是,兵将卡牌系统的特殊规则,使得叶白根本就不需要太过考虑部队的伤亡,只要有足够的青壮民夫,死一个就可以立马补充一个,持久激战下去,叶白所部指挥越打越强。
秦军的攻势太猛,宁山县的3000守军不过坚守一日,就死伤上千人,按照这样的伤亡速度,最多三日,宁山县就要无兵可用了。
就这还是青阳县大将军带着侥幸逃回来的一群将校亲上城头浴血奋战,激发了守军的军心士气,若是没有他们坐镇和带头拼命,城内守军早就坚持不住了。
可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够看得出来,继续这样打下去,宁山县是绝对保不住的,沦陷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有心想要弃城而逃,可再逃就要逃回蜀国了,就这么回去,整个青阳卫从上到下,几乎不会有下场,更何况那些已经在崩溃边缘的残兵们,都带不走,只能留在宁山县,成为秦军的战功和俘虏。
回去是死,留下也是死,大部分的蜀军将校都选择了拼死一战,争取那一线生机,同时还派出多名传令兵,从西、北两门偷偷出城,前往平山县和益石县求援。
虽然谁都清楚,这两县的驻军仅有数千人,就算全部赶到,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可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一根救命稻草,都不会愿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