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回:荆南之乱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荆州幅员辽阔,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全境,河南、贵州、广西、广东的部分地区。
荆州还坐拥江汉平原这个天然的粮仓,其治所襄阳是荆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的军粮堆积如山,可以随随便便就拉起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刘表于光和元年(公元190年),拿着一张朝廷开出的委任状,单骑入荆州,出任荆州刺史。
刘表重用荆州当地的士族:蒯家、蔡家、黄家,通过联姻的手段把三大家族和自己绑定在一起,从而消灭了荆州的反叛势力,得以控制荆州北部。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后,为了避免诸侯联军卷土重来,在董卓的授意之下。刘表被朝廷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持假节,爵位成武侯。
笔者于本作的第九卷《燃烧的长江?江东篇》中,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了孙坚和刘表之间的恩怨情仇,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随着孙策势力的慢慢做大,刘表决定发兵过江,进攻建业,但是就在他出兵的前一刻,荆南发生了叛乱。
因为这一世黄忠、魏延被吕布挖走,长沙没有了这一对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所以轻易的就被叛军攻下。
荆南地区,一共有四个郡,分别是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这四个郡,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人口数量,都比荆北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自从汉灵帝继位之后,荆南地区的叛乱就没有停止过,当年孙坚发家的过程中,就参与过平定荆南叛乱的战争。
说起这次长沙郡的叛军,还有吕布的因素在内。
当初刘繇败亡,太史慈和赵晟北上投奔吕布,吕布并没有把二人纳入官渡大战的阵营,而是给了他们一笔资金,让他们南下,暗地里招兵买马,破坏荆州和江东。
赵晟的弟弟是桂阳太守赵范,就是《三国演义》里面,要把嫂嫂嫁给赵云的那位。有了这位太守弟弟的支持,加上吕布提供的资金,赵晟在荆南招兵买马,只等机会,发动叛乱。
太史慈返回江东,招揽昔日刘繇的旧部,并且煽动山越叛乱,给孙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吕布的棋盘布的很大,他一方面自己带着吕曹联军在官渡战场和袁绍大战,另一方面让赵晟、太史慈南下募兵,并且让糜家、卫家给赵晟、太史慈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刘表不得不放弃进攻建业的计划,让侄儿刘磐领兵南下,剿灭长沙的叛军。
赵晟这个时候不宜暴露身份,毕竟他的弟弟还在刘表手下当官,所以他并没有现身,长沙城的这些散兵游勇,完全不是荆州正规军的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走。
刘磐的军队进入了长沙城,却发现粮仓、武库都是空空如也。
原来赵晟早就安排人将长沙府库的东西全都搬走了,只留给荆州军一个空的仓库。
刘磐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军队先进城,然后挨家挨户地征收粮食。
其实这也是乱世中常见的,刘磐还算讲道理的,毕竟他还给钱,换作其他的军队,直接就动手抢了。
长沙当地最大的士族金家,在这里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家族中很多子弟都在长沙担任基层官员。金璇在长沙主簿的位子上一待就是五年,他也想挪挪窝,往富庶的荆北发展,但是荆北的官场早就被“蔡、蒯、黄、庞”四大家族给垄断了,他只能在长沙当个地头蛇。
听说这次领兵的大将刘磐,是刘表的亲侄儿,金璇又动了心思。他主动为荆州军提供粮食,并且将附近寺庙的僧人都赶走,让军队到寺庙中休息。
夜幕慢慢的降临,摇曳的烛火将人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映在寺庙的外墙上。
一群拿着火折子的黑衣人,正迅速的集结,为首之人手中拿着青龙戟,正是赵晟。
原来那金璇早就跟赵晟达成了合作,之前的长沙太守,就是两人合谋一起弄死的。这次刘磐带着大军南下,赵晟预感不是对手,让主力悄悄隐藏,只留下一堆老弱残兵守城。
刘磐果然中计了,带着大军住进了寺庙当中。
这寺庙也是被做了手脚的,早在一个月前,赵晟就在里面埋下了大量的火药,火药的份量足可以摧毁一座城墙。
“记住,点燃火药的引线,马上就撤离,千万不可以停留。”
赵晟下达了命令后,直接翻身进了寺庙的后院,打开了寺庙后门,将黑衣人全部都放了进来。
这些黑衣人都是一些江湖游侠,打仗的话他们也许不行,但是杀人越货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
轻松解决了寺庙的巡逻守卫后,赵晟带着众人来到了之前埋火药的地方,点燃了引线后,他们还有三十秒的逃跑时间。
“一、二、三........”
赵晟心中默念着数字,带着手下原路离开。
一切都非常地顺利。
就在数到三十的时候,赵晟他们已经远离寺庙了。
接着他们就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整座寺庙都陷入火海,里面的数万荆州兵哭天喊地,被活活烧成了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