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回:卧龙
刘磐身死的消息传回了襄阳,引起荆州文武的大地震。
刘磐作为刘表的侄子,在荆州武将中仅次于蔡冒、黄祖,是第三号人物。
相比于黄祖在江夏防止江东的进攻,蔡冒坐镇襄阳,刘磐是领兵出征的第一人选,现在刘磐死了,还死了几万荆州兵,刘表失去了收复长沙的能力。
本就年过六旬的刘表,突然间被抽去了精气神,一病不起。
刘表有两个儿子:大公子刘琦,二公子刘琮,他也面临着和当初袁绍一样的问题,就是立嗣。
刘磐曾经是大公子刘琦最坚定的拥护者,两人年龄相仿,自幼一起长大。
刘琮的靠山则是蔡氏一族,他的正室是蔡家的女子,因此不管是蔡夫人还是蔡冒,都支持刘琮当继承人。
刘磐如果没死的话,刘琦和刘琮的能量是对等的,所以刘表不着急立嗣。
现在刘磐死了,立嗣的问题就被摆到台面上来了。
刘表秘密召见重臣蒯良,询问他对于立嗣的意见。
蒯良的说法是:“废长立幼,自古以来就是取乱之道。而且蔡氏一族背后的力量太大了,如果让刘琮继位,那么以后荆州不知道是姓刘还是姓蔡?”
刘表强撑着身子,决定趁着还能走动,去会一位老熟人。
在襄阳的东北方向,有一块称得上山清水秀别有天地的地方,叫做隆中。
从遥远的高地蜿蜒而下的汉水,流经桐柏山脉拐弯,与淯水汇合,穿过华中平原,改名为丐水。
刘表要去的地方位于隆中一个小山丘的山腰上。
冬天的树梢笔直挺拔地刺向蓝天,百鸟的啼鸣是那样的婉转动听,刚听见小溪淙淙的流水声,又猛然看到迎风飒飒作响的一棵巨松,还有那低缓的山坡,秀美的山阴,别致的溪桥,远近的风景应接不暇。虽然山路颇长,但置身于山清水秀之中,使人顿时忘了上山的疲劳。
“主公,好像就在那儿。”
蒯良手指向前方,回过头对刘表说道。
刘表点点头,加快了行程,又继续催马走了三四里路,终于顺着乡间的小道,来到了一个叫“卧龙岗”的地方。
时近晚秋,枫叶如火,漫山红遍。
这是一座宁静的院落,草庐的屋顶上飘满了落叶,四周围着竹子编成的篱笆墙,这里是个上佳的隐居之地,平时鲜有人来。
“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前来拜访。”
刘表与蒯良来到篱笆墙的柴门面前,用手叩击着木门,大声喊着。
院内一片静寂,只听到落叶的沙沙声。
刘表在门外伫立片刻后,一位白发老者前来开门。
“剑圣,久违了,不知卧龙先生可在家?”
刘表拱手行礼,问道。
那个被他称为剑圣的人正是王越,而卧龙先生则是当年的陈留王刘协。
本作中,由于曹操没有在琅琊郡进行大屠杀,所以诸葛亮一家没有南下逃难,而是在琅琊郡出仕,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现在都在徐州刺史府工作。
当初王越带着刘协,先后拜访了袁绍、吕布、曹操三大军阀,希望得到他们的庇佑,但是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王越只能带着刘协一路南下,最后在荆州落脚。
王越拜访了刘表,刘表同意让刘协留在荆州,并且将隆中之地送给刘协,让刘协隐居用。
刘表知道现在不能让刘协在荆州的消息传出去,等到自己将来有能力问鼎中原的时候,再把刘协推出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少年刘协就这样在隆中隐居了下来,对外称自己为“卧龙”,然后拜了水镜先生司马徽当老师,与庞统、孟公威、崔州平、石广元成了挚友,过的是逍遥自在,好不快活。
文化方面有司马徽,武艺方面有剑圣王越,刘协在几年时间里,成为了文武全才,他也时刻关心着中原的局势。
当初曹操被杀一事,就有刘协的谋划在内,他原本还想收服虎豹骑的,可惜被人抢先了一步。
后来,天门的杨牧劳找到了刘协,经过一番长谈,两人达成了合作关系。
杨牧劳愿意给刘协提供钱粮兵马,刘协得到天下以后要将天门定为大汉的国教。
隆中附近的百姓,都是天门的人,刘表一踏入隆中,刘协就知道了,包括刘表的来意,刘协也是心知肚明。
王越将刘表请进了院中,不一会儿,一位身着蓝色布衣,头戴逍遥巾的年轻男子走了出来,这便是昔日的陈留王刘协。
经过几年的漂泊,刘协已经是一米八的大高个了,容貌资伟。
“镇南将军拜访草庐,有何事啊?”
刘协请刘表进了草堂,烧了一壶茶,问道。
“臣拜见陈留王,今日贸然到访,实有一件天大的事情告知。官渡之战已经分出了胜负,袁绍大败,吕布已经彻底掌握了中原之地,听闻他有意让您的兄长复出,继承大汉天子之位。”
刘表拱手说道。
“哦,这样吗?看来我这位兄长,不久之后就会重新成为天子了。我这个做弟弟的,要为他祝贺了。”
刘协倒了一杯茶,面不改色说道。
“臣认为能继承大汉天子的只有殿下你,至于王爷的兄长,早就在十年前死于西凉军之手了。吕布手中的弘农王,都不知道是不是本人?臣有意让殿下在荆州成为大汉天子,不知道殿下意下如何?”
刘表的态度越发的恭敬。
“哈哈哈。”
刘协突然发笑,然后一脸阴沉地看着刘表,道:“刘将军真是下的好一步棋啊,这个时候北方战事未定,吕布和袁绍还没有分出胜负。你扶持我继位大汉天子,然后你再挟天子以令诸侯,进兵中原,将来好让你的儿子掌控大汉江山吗?
刘协的话是字字诛心,把刘表的想法看透了。
刘表没有想到,才几年不见,刘协居然成长得如此快,把自己的心思都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