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将出口大葱基地安排给土根负责后,她自己也丝毫没有清闲下来。虽说把基地的重担交付给了可靠的土根,可她的心里依旧像有根弦紧紧绷着。毕竟,自己与贾晓臻的婚事已经迫在眉睫了,这桩人生大事让她既满心期待又隐隐有些焦虑。
夜幕如同一幅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着繁华的松江市。白日里的车水马龙并未因夜色而停歇,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华灯初上,整座城市瞬间被点亮,五彩斑斓的霓虹灯闪烁着,宛如繁星坠落人间,将城市的每一处角落都装点得如梦如幻。街边的店铺里传出悠扬的音乐声,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城市夜歌。
松江外贸所分给贾晓臻和阿丽的婚房内,弥漫着温馨而甜蜜的气息。昏黄的灯光柔和地洒在屋内,为这个小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家的温暖。阿丽穿着一件淡粉色的家居服,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落在脸颊旁,更衬得她面容娇俏。她嘴角噙着一抹幸福的笑意,在房间里忙碌地穿梭着,将刚刚买来的鲜花插进花瓶,精心摆放好。
贾晓臻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阿丽,眼中满是爱意。等阿丽忙完,他轻轻拍了拍身边的位置,阿丽快步走过去,挨着他坐下。阿丽靠在贾晓臻的肩膀上,感慨地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了。” 她的声音里满是喜悦与满足,这简单的婚房,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贾晓臻微微侧头,在阿丽的额头上落下一吻,笑着说:“是啊,还记得咱刚到松江时,咱们在大街上散步时说的凄凉话吗?‘看万家灯火,没有一盏灯属于自己。’” 回忆起往昔,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感慨。那时的他们,初入这座陌生的城市,面对高昂的房价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心中满是迷茫与无助。每到夜晚,看着街边亮起的万家灯火,心中总会涌起一阵酸涩,觉得自己就像无根的浮萍,在这座城市里漂泊不定。
阿丽坐直身子,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贾晓臻说:“怎么不记得,那时候虽然日子苦,可我们一直相互鼓励,相互陪伴。现在好了,我们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婚房,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着,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贾晓臻握住阿丽的手,轻轻捏了捏,坚定地说:“对,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等我们的婚礼办完,就正式开启我们的新生活,我一定会让你幸福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仿佛在向阿丽承诺着他们美好的未来。窗外,城市的霓虹灯依旧闪烁,而屋内,两人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温馨而甜蜜 。
阿丽和贾晓臻并肩坐在简陋的木制座椅上,阿丽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她整个人都沉浸在对未来婚礼的美好憧憬之中,兴奋地比划着,那灵动的双手仿佛在描绘着一幅绚丽的画卷。“晓臻,你知道吗?我无数次想象过我们的婚礼,就像在一个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草地上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微风拂过,花香四溢。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起,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欢声笑语不断。在他们的见证下,我们许下一生的承诺,这样简单又美好,多好啊。” 阿丽的声音充满了期待,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这场婚礼的向往。
阿丽兴致勃勃地描绘着心中理想的婚礼,眼中闪烁着光芒,双手在空中比划着,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晓臻,我真的好期待我们的婚礼,就找个洒满阳光的小院,邀请最亲近的亲朋好友,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见证我们的幸福,简简单单就好。”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贾晓臻静静地听着,脸上始终挂着微笑,那微笑里满是对阿丽的宠溺。然而,当阿丽的话语落下,他的眼中却悄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轻轻地握住阿丽的手,那双手宽厚而温暖,传递着他的爱意与担忧。“我知道你是为我考虑,我也觉得这样很棒,谢谢你,阿丽,只要你开心,我都愿意。” 贾晓臻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他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可是,我担心你老家的长辈们。你也知道,你们鲁西南的传统习俗根深蒂固,他们对婚礼的仪式极为看重。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说我们想要简单办婚礼的想法。”
说着,贾晓臻微微低下头,手指轻轻摩挲着阿丽的手背,似乎在寻找着勇气。“阿丽,你知道吗?我一直都想给你一场完美的婚礼,可现实却有些无奈。我们现在年轻,在这座城市里努力扎根,没有多余的资金来置办家具和承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他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愧疚与心疼,“委屈你了,阿丽。”
阿丽听着贾晓臻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她反握住贾晓臻的手,用力地摇了摇头,“晓臻,你别这么说,我不在乎那些。婚礼只是一个形式,重要的是我们能在一起。钱可以慢慢赚,只要我们相互扶持,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暖,仿佛在向贾晓臻传递着无尽的力量。
贾晓臻看着阿丽,心中满是感动,他将阿丽轻轻拥入怀中,“阿丽,有你真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 他在阿丽的发间落下一吻,像是在许下一生的承诺。
窗外,城市的喧嚣依旧,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行人匆匆。而屋内,这对恋人紧紧相拥,他们的爱情在这一刻愈发坚定,共同面对未来的未知与挑战 。
屋内的灯光昏黄而柔和,宛如一层薄纱轻轻地笼罩着阿丽和贾晓臻。阿丽听着贾晓臻的话,原本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庞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她微微皱了皱眉头,那眉头间的褶皱里藏着一丝无奈与纠结,就像被一团乱麻缠绕,难以解开。
她下意识地咬了咬下唇,眼神中流露出些许迷茫,脑海里开始浮现出老家那些熟悉的面孔和传统婚礼的盛大场景。她想起小时候参加过的婚礼,长辈们忙碌的身影,各种繁琐却又庄重的仪式,以及那热闹非凡的氛围。那些传统的婚俗,在鲁西南这片土地上传承了数百年,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而此刻,她和贾晓臻追求的简单婚礼,与传统之间仿佛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她深知,要打破传统并非易事,可她也不想放弃自己对婚礼的憧憬,不想让繁琐的仪式成为他们爱情的枷锁。
她轻轻地靠在贾晓臻的肩膀上,感受着他的体温和有力的心跳,那是她在这纷繁世界里最坚实的依靠。贾晓臻的手臂也下意识地收紧,将她搂得更紧,仿佛这样就能给她力量,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凝重的气息。时钟的滴答声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提醒着他们,时间在流逝,而这个难题却亟待解决。他们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婚礼的选择,更是传统与现代观念的激烈碰撞。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未来,以及家人之间的关系。
阿丽的思绪在脑海中不断翻滚,她知道,要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终于,她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看着贾晓臻说道:“这样吧,我回老家一趟,我去对我爸妈说。” 她的声音虽然轻柔,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贾晓臻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他轻轻地抚了抚阿丽的头发,说道:“阿丽,你真的决定了吗?你老家的长辈们……”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阿丽明白他的意思。
阿丽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会很难,但总要试一试。我爸妈虽然重视传统,但他们也希望我能幸福。我会好好和他们沟通的。”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爱情的坚守。
窗外,城市的夜晚依旧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人们匆匆而过,各自怀揣着梦想与烦恼。而屋内的这对恋人,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勇敢地面对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他们的爱情,也将在这场考验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在千里之外的鲁西南老家,夜色深沉如墨,整个村庄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棉被包裹着,陷入了沉睡,万籁俱寂,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衬出夜的静谧。
阿丽家的堂屋里,灯光昏黄而黯淡,宛如一位迟暮却仍努力坚守的老人,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努力地驱散着黑暗,却又显得力不从心。堂屋的墙壁上,糊着几张旧报纸,边角已经翘起,在这昏黄灯光的映照下,更添几分陈旧与落寞。
阿丽父亲独自坐在那张有些年头的木椅上,木椅的表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却也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无力地垂在腿边,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疲惫。他的身影被灯光拉得长长的,在地上投下一个孤独而又略显落寞的影子,与这寂静的夜晚相得益彰。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落在墙上阿丽小时候的照片上。照片里的阿丽扎着两个俏皮的小辫子,辫子随着她的动作欢快地跳跃着,发梢上还沾着些许田间的草屑。她的笑容灿烂得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那是一种未经雕琢的纯真,眼睛里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天真无邪。
看着这张照片,阿丽父亲的心中五味杂陈,各种情绪如打翻了调味瓶一般,在心底肆意蔓延。自打女儿来信说到她准备与贾晓臻一同走进婚姻殿堂以来,这个朴实憨厚的鲁西南老人便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