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簇火苗变为霞红色和灿黄色,我将目光投向另一簇火苗。
吸收周围环境的法则之力,暗元素挥手发出,瞬间,一阵阴风吹过,那簇火苗煽动了几下,随即便熄灭了。
沙沙——不知什么声音在耳边响起,地面上开始震动起来,几秒钟过后,震动平息,眼前的一切就像原来一样。
我微微皱眉,想了想,去往其他三座神庙。
第一和第三两座神庙并没有什么变化,然而第四座神庙却有了些许不同。
只见其土地变成了幽蓝色,坐落在土地之上的建筑群的排列似乎也有了些许不同。
不过没管那么多,我看向手中的字条,其不知什么时候又变成了一片空白。
我沉默了,目前来看,这四座神庙之间应该是有关联的。
看着其上面颜色重新变得没有规律的火焰,我撇了撇嘴。
又费了一番功夫,将其变为“一二一三”的排列,却发现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我便一直留在这里摆动火苗,总有一种直觉,下一步的突破口还在这里。
偶然间,我将火苗的组成变为幽蓝色(火一),灿黄色(火二),幽蓝色(火三),以及霞红色(火四)的时候,中央的石坛再一次起了反应。
只见一个人小球出现在其上,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飘在半空中,弄了弄手中的球体,猜想其大致与第三座遗迹有所关联。
不过没有着急去检验那个,我将目光再次投向四簇火苗。
回想起第一次误打误撞开启石坛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极其确信的想法——颜色占比大的火苗应该与土地的颜色有关。
有了这个猜想,我便已经有了下一步的思路,第三遗迹的事情先搁在一边,我又回到了第二所祭坛。
依照刚刚的规律反推,我用暗之法则将熄灭的火苗点燃,然后排列好,这一次我选择将灿黄色的火苗熄灭。
震动再一次发生,有了经验,我直接便赶了过去。
建筑群的运动轨迹清晰可见,不过看见其丝滑的轨迹,不禁有些疑惑,明明没有固定的轨道,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向进行位移。
不过正如我所猜测的那样,这一次的土地变为了灿黄色。
将火苗排列好,我来到石坛旁边等待。
一道光芒笼罩了石坛,紧接着,一根毛笔便出现在那里。
球体与毛笔——这两件东西貌似并没有什么关联,要非要解释的话,倒可以用毛笔为球体上色,只不过没有颜料罢了……
刚想到这,毛笔上便出现了三个按钮,分别对应红黄蓝三种颜色。
只要按下按钮,毛笔尖便会显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眉毛微挑,心说这次算是碰巧了。
紧接着,我便赶到了第三所神庙的所在地。
看了看神庙,我又看了看手中的球,其凹痕倒是一一对应,只不过不知道有什么用……
这时瞟一眼纸条,只见其上面浮现出四个大字——『区块对应』。
而也就在这时,我手一个没抓稳,球体从手中脱落,眼疾手快之下,我将球体接住,不过却不小心将其表面转动,随后,神庙竟传来了卡卡的响声……
只见神庙竟然与球体一样,一部分区块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旋转。
我紧紧地握住球体,表情凝重,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感觉自己的视野模糊了些许,像是眼前上了一层薄雾。
这座神庙绝不是通过随便摆弄就能够解开的谜题,我对此十分肯定,然而又看了看手中的毛笔,我稍加思考,将其点了上去。
不出所料,被点到的区域对应着被上了颜色,然而,遗迹一共有八个区块,分配的方式有太多太多。
“区块对应,区块对应……”我口中不停的嘀咕着,不禁升起一些奇怪的想法。
重新来到第二所遗迹,我再一次按照之前的行动将其复刻,加快着来到了第四所遗迹。
没错,这东西的轨迹想必有着必然的联系,我紧紧地盯视着不同建筑的运动起始点与终点。
反复观看,直至发现其有着一种循环。
从第一次见到的样貌开始,我将球体归位,恢复到最开始的状态。
为其底部点上颜色,我将观察到的规律施用在球体上。
上右,左上,下右,后顺旋,右上,右下,下左……
接连旋转了数十步,最终,球体定格在了一个模板。
回头望了一眼第四所遗迹,我重新回到了球形建筑前。
其上方的纹路闪烁光辉,亮起神秘的韵文,而就在其几何中心的水平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孔——我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观察到。
将球体塞了进去,小孔闭合,紧接着一阵铿锵声响起,整个第三遗迹开始自己旋转了起来。
各个区块高速转动,直至整个模型扩大一圈,中心的一颗宝石露了出来。
这一刻,眼前模糊了,我以为是自己的原因,还用手去擦了擦眼角。
异样感并未消失,那是由环境带来的变化。
能见度已经变得很低,远处的东西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见一丝丝轮廓。
看了一眼手中的字条,得到的确是空白一片。
那是暗之法则,我肯定是那带来的干扰,看了所谓的试炼就在这里,恐怕没等我探寻到最后,眼前就将变得漆黑一片——那种黑不禁隔绝了视觉,也切断了精神力,是绝对的不可视。
眼下,我将那块晶体取出,下一刻,遗迹重新闭合,如同从未发生变化。
想了想,我觉得尝试将其放在石坛上。
等待了几秒钟,并没有任何反应,第四遗迹周围看上去也没有能放进这块晶体的地方。
将注意力放在了第一所遗迹上,那里似乎会有所发现。
第一所遗迹只有三簇火苗,我原以为只需要将其变成不同颜色就可以了,谁知等我做完这一切之后,火苗的颜色竟然复原了,重新变成统一的幽蓝色。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无意识之间,视线透过晶体,却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表面上,那三根柱子靠着铁链与遗迹连接,可透过晶体去观察却是另一番景象,这倒是与光之试炼中手镯的作用有些相像了。
顺着那“线条”行进,最终,发现其竟然与第四座遗迹的建筑相连,这样倒是好像多了。
将火焰的颜色与建筑颜色相对应,第一座遗迹缓缓打开。
此时,眼前的模糊程度已经极高,基本上看不见任何东西了,但是凭借对暗之法则的感知,居然能够简单的判断出看不见的事物。
进入第一所遗迹当中,我原以为会遇见机关之类的东西,没想到的是,叶恬居然坐在里面,而然,也并没有其他的东西。
叶恬伸出手,像是朝我索要某种东西,我摸遍全身,也不记得自己得到过什么,突然才想起手中依旧拿着的晶体。
我将其举起,露出疑惑的表情,只见叶恬点了点头,我的耳尖动了动,刚想走过去,却被一组无形的屏障拦下。
叶恬露出一副看好戏的态度,脑袋拄着胳膊,微笑地看着我。
我不禁在心中吐槽两句,不过很快便明白了叶恬的意图。
那是由暗之法则所组成的屏障,想要过去就只有两个方法。
第一:通过感知找到能够行进的通路走下去。
第二:凭借对暗之法则的了解程度对屏障进行破坏。
我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前者。
就像感知光的法则一样,我用同样的方法去解析暗之规则。
与此同时,咒蛮教给我的一些技巧复现在脑海之中。
我侧过脸颊,用耳朵去倾听,感受到了暗之法则给予的一些反馈。
想要凭借触觉来破解迷宫是不可能的,如果对暗之法则没有一定的了解,叶恬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一片同样性能的屏障,只是保证不同平常的穿越难度不同,就可以防止这样的作弊。
脑海当中,暗之法则对我的反馈像声波一样注入脑海,借此,我的步伐没有停止过。
伴随着离叶恬的距离越来越近,声波的反馈也越来越微弱,直至最后,只能感知到暗之法则的存在。
我沉默了,我当然明白那意味着什么——眼前的屏障是完全相同的组成,在这里,第一条路走不通。
看了看向我挑起眉毛的叶恬,我微微攥紧拳头,随后又轻轻放开。
用蛮力是绝对不可能攻破这层屏障的,我必须用自己的理解将其解构。
我尝试趴在上面去听,用手去触摸,用精神力去感知,毫无疑问,我感受不到任何的东西。
那是一种升华的境界,于我如无物。
我就此陶醉在那个感觉当中,不知何时,已经酣睡过去。
再次睁开眼睛时,已经是趴在了地上,之前的屏障此时不知为何已经消失,有的只是叶恬略带欣慰的笑容。
看着他伸出的手,我将晶体放在他的手掌上,谁知他竟突然拉住我的手,将我拽了起来。
“加油,以这样的身份回来,不要拾起原来的自己了。”留下这句鼓励的话,叶恬走开了。
我沉默在原地,心中不知是怎样一种滋味。
不断地抬手放下,那种模糊的感觉触碰着我的记忆,我想抓住曾经的一切,却发自内心地有些抵触和抗拒。
我是我,他是他……
不断在心中盘问自己,这是“接续”还是“替代”。
愣了足足几分钟后,我缓缓挪动脚步,机械似地向着下一座神殿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