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王府书房内,檀香袅袅。
李彻正襟危坐,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神色淡然。
这玉扳指是从倭国使馆搜来的,李彻挺喜欢,索性就留下了。
对面,郑国公常磐却面如黑炭般,只是默默坐在那里低头不语。
郑国公府势力虽大,但却比其他开国公爵差上不少,毕竟常无敌死得太早了。
常磐当初敢威逼贺从龙,但到了李彻面前,却是万万不敢造次的。
但自家宝贝女儿在奉国,家中蠢妇每日都念叨,他不得不找上奉王府来。
常凝雪是自己跑过去的,说到底也怪不得奉王,这让常磐心中无比纠结。
“郑国公今日前来,可是为了常将军之事?”李彻率先打破沉默。
李彻本来想把常凝雪一起带回京,好好谈谈这件事。
但高丽战事刚停,奉军中的伤员很多,主战部队清闲了下来,反倒是医护营最为忙碌。
常雪凝身为医护营主将,忙得根本走不开。
常磐开口回道:“正是,小女年幼无知,竟做出如此荒唐之事,臣惶恐至极,还望殿下海涵。”
李彻轻笑一声:“国公言重了,雪凝姑娘巾帼不让须眉,本王欣赏还来不及,何来怪罪之说?只是……”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常磐:“雪凝姑娘如今在我奉军中,担当统领医护营的重任。国公此番前来,是想让她辞官回府?”
听到李彻的话,常磐只觉得荒谬。
自家女儿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就那两招花拳绣腿,顶多能对付几个地痞流氓。
没想到竟是真在奉军中混成了将军!
要是其他军队也就算了,那可是奉军啊!
常磐见过奉军的战报,也在贺从龙入帝都时见过奉军的真容。
以他看来,大庆其他军队许久未经战事,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在这种情况下,奉军即便不是大庆最强的军队,也绝对能排进前三!
由此可见,自家女儿还真在奉军中闯出了些名堂,甚至已经和奉王牢牢绑定在一起。
常磐面色复杂,摇头道:“小女既已投身军旅,自当为国效力。”
“只是……只是小女年龄已不小了,正是谈婚论嫁之时,殿下……”
李彻明白,他在隐晦地指出太子的婚约。
此事虽然没有闹得沸沸扬扬,但其中牵扯的利害关系很复杂。
太子或许不在意一个国公嫡女的未婚妻,但若是常凝雪被李彻截胡了,对太子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对郑国公府来说,便是彻彻底底地得罪了太子,并和李彻绑定在一起。
“国公的意思是……”
常磐深吸一口气,似是下定了决心:“臣斗胆,恳请殿下迎娶小女!”
李彻手中的玉扳指停了下来,他抬眸,眼神深邃:“国公,本王的确欣赏雪凝姑娘,只是如今奉国尚未安稳,四面强敌环伺,本王暂无娶妻之意。”
常磐脸色一变,他没想到李彻会拒绝得如此干脆。
这桩婚事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与奉王联姻是郑国公府唯一的出路。
太子最近行事越来越荒唐,就连常磐这个武夫都能看出,太子这条船并不牢靠。
“殿下。”常磐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小女如今声名受损,若再无合适的归宿,恐怕……”
李彻打断他:“国公不必担忧,雪凝姑娘在本王帐下,本王自会护她周全。”
“至于婚事,强扭的瓜不甜,本王以为,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书房内气氛凝重,两人一时无言。
常磐心中焦急,他有些搞不清李彻的意思。
若是李彻迎娶常雪凝,无疑是在向太子示威,这对于李彻来说并非明智之举。
他是怕了太子?
不可能啊,说太子怕李彻他还会信几分,现在朝堂谁不知道奉王是何等胆大包天。
若不是因为此事,那就只能是一个原因了。
利益不对等!
常磐恍然,终于想通了此中关键。
若是李彻刚刚封王之时,自己就把女儿嫁过去,那绝对是雪中送炭。
可如今是什么情况,关外奉军屡战屡胜,朝中奉王党如日中天,数不清的人挤破头巴结他。
所有武勋几乎都站在奉王那边,又不缺郑国公府一个。
反过来看,现在将女儿嫁给奉王,郑国公府又能给奉国带来多大助力?
许久,常磐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妥协:
“既如此,臣也不强求。只是……小女如今这般境地,臣实在放心不下,不知奉王可否……可否……”
他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开口。
李彻看出他的窘迫,开口道:“国公但说无妨。”
常磐咬了咬牙:“臣恳请奉王,纳小女为侧妃!”
此言一出,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侧妃,虽然不是正妻,但也算是有了名分,总比无名无分地留在奉国要好。
而且常磐能看出来,李彻一时半会儿不想立正妃,未来自家女儿未必没有上位的机会。
这已经是常磐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李彻沉默片刻,他知道常磐已经退无可退,而自己若是再拒绝,恐怕会彻底得罪这位国公。
思虑再三,他缓缓开口:“也罢,既然如此,本王便答应了。只是,此事还需雪凝姑娘同意才行。”
常磐松了口气,起身拱手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雪凝自不会拒绝。”
李彻当然也知道常雪凝不会拒绝,笑着开口道:“好,此事便说定了。”
常磐只觉得心头一颗大石头落下,心情放松不少。
李彻那张俊俏的脸,在他眼中竟也变得顺眼许多。
仔细想想,以奉王如今的权势,奉国未来必将是大庆数一数二的藩国,将雪凝嫁过去也不算吃亏。
若是奉王再努力一些......那个位置也不是不能想想。
若是李彻能成功夺嫡,自家女儿作为第一个入宫的王妃,辈分超然。
日后即便不能被立后,也必然是尊崇的贵妃。
想到这里,常磐顿时面色和蔼了不少:“我见殿下入京后遇到不少麻烦......可需臣出手相帮?”
李彻顿了顿,开口道:“倒还真有一件事,需要郑国公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