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大笑道,“四海归一乃天下大势,宋廷还是放弃幻想,趁早归降吧!”杨康的笑声在建康行宫中回荡,透着十足的霸气与自信。
李明听后,心里“咯噔”一下,却仍强装镇定,再次叩首说道:“陛下,大宋虽历经磨难,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若大金执意进逼,恐也会损兵折将,徒增伤亡。和亲乃是两利之举,既能止息战火,又可让两国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我大宋陛下愿以清德郡主赵玲珑嫁陛下,此后岁岁纳贡,永为大金藩属,还望陛下三思。”李明言辞恳切,额头紧贴地面,不敢直视杨康的眼睛。
杨康却不为所动,他靠在椅背上,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李明,冷声道:“和亲?不过是你们拖延时间、妄图喘息的手段罢了。朕南征北战,为的就是统一天下,岂能因这点小恩小惠就停下脚步?”
杨康的语气强硬,毫无商量的余地,“回去告诉你们陛下,只有举国归降,才可保他皇室尊严,否则……”
杨康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休怪朕铁蹄无情,踏平大宋每一寸土地!”
李明听闻,心中一沉,却仍不甘心就此放弃。李明缓缓抬起头,鼓起勇气直视杨康的眼睛。
李明鼓起勇气说道:“陛下,一统天下固然是宏图伟业,但战争带来的只有无尽的伤痛与损失。即便大金铁骑勇猛无敌,可每一场战斗都意味着无数鲜活生命的消逝,无数家庭的破碎。”
李明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悲怆,“如今大宋百姓深陷战火,流离失所,若陛下能网开一面,接受和亲,以和平之策定乾坤,陛下之名必将在青史中留下仁义的光辉,为后世传颂。”
杨康微微皱眉,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却很快恢复了冷硬。他站起身来,负手踱步,沉声道:“朕征战四方,为的是结束乱世,让天下归一,百姓真正安居乐业。你们大宋腐朽已久,偏安一隅,无力承担这天下大任。”
杨康停下脚步,看向李明,语气稍缓,“朕并非不通情理,若你们陛下真心归降,朕可许他富贵尊荣,保他宗室安稳。但若是还心存侥幸,负隅顽抗……”
此时,营帐外一阵风吹过,军旗烈烈作响,似是在为杨康的话助威。
李明咬了咬牙,再次叩首:“陛下之言,外臣定当如实转达。但还望陛下能再给大宋些许时日,容我等君臣商议。”
杨康沉默片刻,挥了挥手:“准你回去,二十日后,朕要听到你们的答复。若再拖延,休怪朕即刻挥军南下!”
赵玲珑听闻被封为清德郡主,要接入皇宫成为皇帝女儿,先是愣住,随即眼中闪过惊喜,嘴角上扬,难掩激动:“真的吗?我竟能成为陛下的女儿!”
赵玲珑在房里来回踱步,双手紧握,想着家族将因自己而荣耀,幸福的泪水模糊了双眼。赵玲珑只是一个普通宗室女,没有想到人生还有这种转折。
赵父得知女儿被封为清德郡主,即将接入皇宫成为皇帝女儿,先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赵父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中满是忧虑与不安。作为一名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臣子,他太清楚在这风雨飘摇之际,皇帝这一举动背后的深意。
“这哪里是什么荣耀,分明是把玲珑往火坑里推啊!”赵父喃喃自语,心急如焚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赵父深知,朝廷如今屡战屡败,局势岌岌可危,皇帝此时认下女儿,无疑是想拿赵玲珑当作与金国求和的筹码。
想到女儿即将面临的未知命运,赵父的心揪成一团。他想去皇宫求见皇帝,恳请收回成命,可又明白这是朝堂既定的决策,岂是他一个人能改变的。
“堂堂大宋,竟要用一个弱女子的幸福去换取片刻安宁,真是荒唐至极!”赵父一拳砸在书桌上,眼眶泛红,满心都是对朝廷无能的愤怒和对女儿的心疼 。
就在这个时候,赵父接到入宫的旨意,心情沉重,脚步虚浮地踏入皇宫。见到赵官家,他强压内心的悲愤,跪地行礼。
赵官家亲自扶起赵父,和声说道:“爱卿,朕深知你心中不满,可这实在是无奈之举。”赵父眼眶泛红,忍不住道:“陛下,小女无辜,怎能被当作求和的筹码?”
赵官家长叹一声,满脸疲惫:“朕又何尝忍心?但如今大宋危在旦夕,若不如此,江山社稷、万千百姓又当如何?”
官家目光恳切,紧紧盯着赵父,“爱卿,朕将玲珑视如己出,怎会让她受苦?此番和亲,只为换取喘息之机,待我大宋重振旗鼓,定接她回来。”
赵父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皇帝所言属实,可作为父亲,又怎能轻易割舍女儿。
犹豫再三,他哽咽道:“陛下既有此心,臣不敢不从,只望陛下莫忘今日之言,保玲珑平安。”
官家重重点头,握住赵父的手:“朕必不负爱卿,不负玲珑。”
到了送赵玲珑入宫的那天,赵府一片寂静,压抑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赵父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看着女儿精心梳妆,他的心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赵玲珑却依旧沉浸在即将成为皇家公主的喜悦中,她身着华丽的衣衫,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笑容,对父亲说道:“父亲,您看我这身装扮如何?日后我在宫中,定会常给您写信,让您知晓我的近况。”
赵父强扯出一丝笑容,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半晌才道:“玲珑,到了宫中,万事要小心谨慎,莫要任性。”
说罢,赵父从怀中掏出一个温润的玉佩,递给女儿,“这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带着它,就像父母在你身边。”
赵玲珑接过玉佩,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她紧紧抱住父亲:“女儿记下了,父亲您也要保重自己。”
马车缓缓启动,赵父站在府前,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地涌出。
直到马车消失在视线尽头,他仍伫立原地,满心祈祷女儿在宫中一切安好,也期盼着大宋能如官家所言,有朝一日重振旗鼓,将女儿平安接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