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脸上逐渐浮现出惊喜之色,紧接着便毫不客气地大口咀嚼吞咽起来,不一会儿功夫,碗中的食物便被一扫而空。
此时,大学士孔育德率先放下碗筷,擦了擦嘴角,满脸期待地向周仁帝询问道:“陛下,此等珍馐美味,微臣实乃生平首次尝之。不知其名为何?味道绝佳不说,食后更觉腹中充实无比。”
周仁帝哈哈一笑,指着桌上的食物解释道:“此二者,其一名曰土豆泥,乃以土豆制成;另一则为煮玉米,顾名思义,乃是由新鲜玉米煮熟所得。
这土豆与玉米,不仅产量极高,且用途广泛。既可作为主食供百姓果腹充饥,又可化作菜肴增添饭桌风味。有此二物,必能有效缓解我国粮食短缺之困境,使黎民百姓不再受饥饿之苦矣!”
只见那位气宇轩昂、身着华丽官服的大学士孔育德微微躬身,满脸好奇地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周仁帝发问道:“启奏陛下,此等新奇之粮食究竟是如何寻得的呢?微臣实在是对此深感惊奇啊!”
周仁帝闻言,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朗声道:“哈哈,乃是老九派人专程给朕送过来的,且数量颇为可观,足可当作优良种子播撒于田地之间啦。”
孔育德听闻此言,赶忙拱手作揖,恭声说道:“陛下圣明!九殿下此举实乃大善之举,不仅造福了黎民百姓,更为陛下您分担了忧愁呀。”
周仁帝听后更是开怀大笑起来,连连点头称赞道:“所言极是!老九着实不错,其心中既有朕这个父皇,亦有天下苍生百姓呐。”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吏部尚书魏无忌突然上前一步,抱拳施礼道:“陛下,依臣之见,此次九殿下造福万民之功甚伟,理应给予丰厚赏赐才是。如此一来,方能彰显陛下对有功之臣的厚爱与褒奖之意。”
魏无忌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皆面面相觑,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
要知道,就在数日之前,这位吏部尚书大人还曾与九殿下周宁针锋相对,如今却态度陡转,竟然主动替周宁请求赏赐,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何事?众人皆是满心疑惑,摸不着头脑。
就连高坐于龙椅之上的周仁帝都不禁愣住了,他暗自思忖着:“这魏无忌今日到底是何意?竟未如往常那般站出来反对,反而极力主张要赏赐周宁,实在是令人费解……”
户部尚书郑为国脑筋一转,瞬间就领悟到了魏无忌话中的深意——他这是打算对九皇子周宁实施“捧杀”之计啊!
显然,魏无忌已然洞悉此刻周宁在周仁帝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深知原先的策略已难以奏效,故而不得不另辟蹊径。
郑为国赶忙拱手向周仁帝进言道:“启禀陛下,如今有了这两种新粮食,百姓们再也不必忍饥挨饿,定能饱食终日。
他们必然会对陛下您感恩戴德,而这一切皆归功于九殿下的功绩呀,理应重重赏赐九殿下才是。”
周仁帝目光扫过眼前的两人,见他俩均异口同声地为周宁美言,不禁微微颔首,然后开口问道:“既如此,那诸位爱卿以为朕当如何赏赐镇北侯周宁方才妥当呢?”
这时,魏无忌向前一步,躬身施礼后说道:“陛下,依微臣之见,以九殿下尊贵的身份,此次赏赐若只是寻常金银珠宝恐难彰显其功勋卓着。
况且九殿下本就战功赫赫,理应为王爷方可匹配其荣耀。故微臣斗胆提议,应将九殿下册封为镇北王。”
郑为国听着魏无忌这番言辞,心中暗自冷笑一声:好一个狡猾的魏无忌,看来他对此番谋划早已成竹在胸。周宁现今虽贵为镇北侯,但实际权力已然凌驾于一般王爷之上。倘若真让他摇身一变成为掌控一方兵权的王爷,只怕周仁帝夜夜都会被噩梦惊扰,难以安枕入眠喽!
大学士孔育德立刻说道:“陛下,老臣觉得魏大人说的有道理。”
其他尚书也表示同意,只有刑部尚书崔清平没有说话,他心中已经明白了魏无忌的想法,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反对。
周仁帝没有想那么多,他认为这些人是看到自己器重周宁,魏无忌没有了办法才选择妥协,这是一种示弱的信号。
周仁帝面带微笑,目光扫过朝堂下的诸位大臣,缓缓开口道:“既然各位爱卿皆对此事表示支持,那便如此决定吧。”
站在一旁的魏无忌听闻此言,当即向前一步,躬身行礼,高声说道:“陛下圣明!此决策必能福泽百姓,彰显我朝之昌盛。”
魏无忌话音刚落,其余大臣们亦纷纷附和道:“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一时间,朝堂之上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周仁帝微微点头,然后转头看向身旁的太监德喜,吩咐道:“德喜,速去拟旨。镇北侯周宁此次进献新奇农作物,实乃大功一件,其心系民生之举令人称赞。特赐封为镇北王,以彰其功。”
德喜得令后,赶忙应诺一声,迅速取来笔墨纸砚,按照周仁帝所言开始书写圣旨。不多时,一份字迹工整、措辞严谨的圣旨便已完成。
只见德喜小心翼翼地将圣旨平铺于桌上,接着从怀中掏出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的玉玺,稳稳当当地盖在了圣旨之上。
周仁帝看着眼前的一切,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对众臣说道:“各位爱卿,朕已然准备妥当。待尔等离宫之时,可各自带些土豆与玉米回家,让家人也尝尝这新鲜之物。”
听到皇帝这番话,诸位大臣急忙齐声回道:“谢主隆恩!皇上洪恩浩荡,微臣感激涕零。”众人脸上皆是难掩兴奋之色。
此时的周仁帝心情格外舒畅,今日魏无忌的主动示弱更是让他龙颜大悦。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大臣退下。
于是,一众大臣怀揣着对新封镇北王的羡慕以及对皇帝恩赐的感恩之情,有序地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