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所有的朝臣离开太和殿后,楚纲颤抖的手在黄绢上落下朱批。
传旨太监在出宫的路上,刚好遇到了平王。
“殿下,陛下有旨!”宫道上的大臣立刻跪下。
此刻,楚留心里极为忐忑,若不是有其他大臣在,他一定会先问一嘴圣旨的内容。
他跪下之时,只希望不是坏消息。
圣旨展开,传旨的太监尖细的嗓音传来。
\"敕令平王楚留为和谈主使官,即日启程赴安城议和,极力修复与乌旦国的关系……\"
楚留跪接圣旨时,脸色瞬间惨白,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
今早在太和殿上,他主张与乌旦国和谈,就是为了将这件事安在他大哥的头上,毕竟若是和谈失败,他那位恭王大哥恐怕是难逃一死。
可是,他没想到这块烫手山芋竟然落到了他的掌中。
“平王殿下?”见他迟迟没有起身,那太监便提醒了他一声。
“有劳公公,本殿定然不辱圣命。”他从愣神中缓过来,扬起一抹难看的笑容。
“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先回去向陛下复命。”
“公公慢走。”他目送着太监离开,几位大臣匆忙行礼后便从他身边走过,生怕被选中去和谈。
楚留展开那份圣旨,上面的墨迹未干。
三日后,平王作为和谈主使官,仪仗从皇宫正门出发,宣城的百姓还以为又有公主去和亲了呢。
可惜,五日不到,平王一行人行至宣城郊外时遭遇\"山匪\"。
当浑身是血的侍卫爬回宣城报信时,楚纲震怒。
\"逆子!\"楚纲摔碎龙案上的砚台。
在他看来,楚留的失踪就是临阵脱逃!
\"传旨!封恭王楚霖为征北大将军,统兵十万驰援安城!\"
立在太和殿下首的沈承心里一跳,恭王是什么德行,怎么可能有能力统御将士!
\"陛下!恭王从未...\"
\"朕意已决!\"楚纲赤红着眼看向沈承,“让沈沉知配合他行事。”
楚纲当然清楚自己的儿子们都不成气候,但他也担心沈家权势过大威胁自己,毕竟,沈家已经是文官之首,若是再将兵权也交给沈家,大虞恐怕不姓楚了!
让沈沉知辅助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是。”在这个危急时刻,沈承不能多言,否则皇帝会将矛头对准沈家。
“对了,沈爱卿,有一件事,孤觉得你去做最合适。”
沈承微微抬眸,瞥见了楚纲脸上一闪而过的喜色,以及怅惘。
几乎一刹那,他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臣遵旨。”他接过楚纲手上的圣旨——这是自庆城破后下的第三道旨意。
傍晚时分,皇帝的第二道圣旨来到了恭王府,宣旨的人正是沈承。
“儿臣领旨,定然荡平敌人,收复城池,谢父皇隆恩。”
楚霖双手接过圣旨,心中是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现在已经是大虞唯一成年的皇子,现在又有了兵权,他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
“有劳丞相大人跑一趟。”他从地上起身,语气里没有了往日的客气。
但沈承也不在意,“圣命如此,殿下客气。”他没做停留,直接告退。
看着他从容的身影,楚霖难得的好心情中染上了恼怒。——等他登基那日,便是沈家的死期!
“殿下,您的表弟求见。”楚霖的贴身侍卫孙林在他耳旁低语。
楚霖脸上的不悦与凶狠消失,“让他到老地方等着。”
宣城郊外密林中,楚霖掀开斗篷,语气不满道:\"这个敏感时期,你怎么还要见我。\"
楚霖对面站着的,是乌旦的叶护阿史那涉图,他把玩着手中镶着宝石的短刃:“怕什么?我可是听说,恭王殿下已经是大虞的征北大将军了。”阿史那涉图玩味一笑。
“说吧,你来找我什么事?”楚霖将视线从涉图的脸上移开,沉闷地开口。
“庆城的布防图呢?”涉图收起脸上的玩笑,但眼中依旧不屑。
“你!”楚霖气急,抬手指着涉图。
涉图拍开他的手,“恭王殿下,你这是要过河拆桥啊!”
“哼!过河拆桥?这话本应该本殿说吧。”楚霖的语气更加不善。
可涉图也不是吃素的,“殿下怕是忘了你的七弟了?!”
楚霖瞳孔猛缩,胸口起伏不定。
没错,是他让乌旦的人杀了自己的七弟,再嫁祸给土匪。
若是以后事发,外人也只会怀疑是乌旦人狼子野心,这才杀害了前往安城和谈的平王——他的七弟。
只是当时,他并没料到乌旦国会以此事来要挟他!
“你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他以为自己是玩鹰的人,没成想最后却被鹰啄了眼睛。
“殿下,何必计较一些细枝末节呢,咱们的合作还得继续,你说呢?”
如果不是楚霖清楚眼前之人的德行,他恐怕也会被他那善解人意的花言巧语哄骗。
“安城的城防图不在我手上。”
涉图眼中的杀意一闪而过。
“不过,等我率兵前往安城时,就能拿到了。”
楚霖的话音落下,涉图眼里的情绪和缓,“那,殿下,咱们合作愉快?”
楚霖不知道他与乌旦国合作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此刻,他只能点点头。
二十三日后,楚霖率领着十万将士来到了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