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猛最近惶惶不可终日,自从萨云峰没有如约归来,他就预感到大事不好了。
他先后派出几批人去打探消息,一个个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萨猛坐立不宁,他不明白自己那么周密的计划,怎么就失败了呢?
缺失了那么多的军粮,大军是如何按照原定日期到达临州的呢?
难道,他们一路是用秕谷熬粥,勉强填饱了肚子?
最奇怪的是,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失误,巴戎连一封问责的书信都没有,也不曾向他求援。
那些粮食的亏空,他是如何弥补的呢?
尤其是巴戎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取得了重大胜利,还强迫敌国签了停战协议。
这简直是断了他的财路。
就因为两国边境不宁,朝廷才会拨下大量的钱财维持安稳。
只要他稍稍动点儿手段,就能够从中捞不少油水儿。
这些年,敌军屡败屡战,锲而不舍的与宁古塔纠缠不休,就是他运作的结果。
只要他把自己所得利益拿出来三成送给敌军,他们就很乐意跟狗皮膏药似的贴上来。
一将功成万古枯,他们这些高级将领得到了足够的甜头儿,死几个士兵算什么?
萨猛自然知道巴戎熟读兵书战策,临州城守备周涛又是个血性汉子,作战勇猛。
但是他还能比夜云州更厉害?
他估计着这场硬战没有一年半载的,是分不出胜负的。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慢慢掌控上京的所有力量。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巴戎不仅打了胜仗,还立下了攻城略地的功劳。
萨猛说什么也想不出来,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他正困惑的时候,敌军秘密送来一封问责的书信。
敌军将领对他大为不满,指责他背信弃义,没有及时通风报信。
连巴戎造出了火炮并应用到战场上这么重要的消息,他都没有提前告知。
害的他们一时大意,才被巴戎打了个措手不及。
萨猛拿着书信,久久回不过神来。
火炮?
那是什么东西?
他不但没有见过,而且连听都没有听过。
军中有这样的武器,为什么他这个副都统毫不知情呢?
难道,巴戎已经察觉到他暗中通敌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萨猛惊出了一身冷汗。
那,巴戎得胜回来,岂不是要问他个二罪归一?
如此一来,他的官职保不住了,就是全家老小的性命也保不住了。
通敌和谋逆,这都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一经发现,那是要祸灭九族的.
巴戎既然对他起了防范之心,就说明他根本信不过自己了。
在他落难的时候,不会伸出援手了。
或许,他还是巴戎加官进爵的踏脚石。
萨猛越想越有这个可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他要先下手为强,只要杀掉巴戎,他贪墨军需和通敌的罪行就没有人知道了。
不是他心狠,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萨猛一边为自己开脱,一边找来儿子商议对策。
萨云峰也赞成铲除巴戎,以免后患无穷。
这件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所以他交给萨云峰去办。
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