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喝的酩酊大醉,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睡着了。张三丰和清明老道两人坐在藏书阁的屋顶看着夜空聊着天。
“师弟,你这个徒弟我看不透,十八岁先天境界。放眼整个武林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清明老道喝了口酒,感叹道:“不瞒师兄,这小子刚来的时候我看过他不说没有练武的资质吧,也是非常平庸的。不过他有一点是其他人比不了,你那七个徒弟都比不上。古往今来有几个孩童能读下去道家典籍,还一读就三年。我说不是光读过,读完的那种,是真正的读进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和道家思想。”
“是啊,别说其他人就是你我不也是做不到的吗?这几年里青书和芷若的武功能进步的如此快,也都是悟帆指点的好啊!”
张三丰又看下面的众人,悠悠叹息说:“江湖最近不太平,发生了很多事!像这样的日子估计不多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想那多干嘛”
清明老道微微点头,举起酒杯,与张三丰一饮而尽。此时,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张三丰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
“师弟,我有一种预感,江湖将有一场大变。而我们的弟子们,或许会被卷入其中。”张三丰语气凝重。
“嗯,师兄所言甚是。但吾等习武之人,遇变则应,随机而动。只要他们坚守正道,定能化险为夷。”清明老道倒是颇为坦然。
两人不再言语,默默注视着星空,心中各自盘算着未来的打算。楼下的师兄弟们沉醉在梦乡之中,全然不知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翌日,两名峨嵋弟子来到了武当山下。
年轻一点的姑娘对着旁边的英姿飒爽的美女“师姐终于到武当山了,休息一会我再上山吧!”
美女点了点头示意可以,两人下马来到了茶肆准备喝杯茶。
小二见到两个美女走进来后,年轻的美女大喊道:“小二,快上壶茶!”
“来了,你们的茶。”小二马上端上一壶茶“两位慢用!”小二放下茶水后,就准备离开。
大点的美女突然出声,喊住小二“小二慢着,我能问下你几个问题吗?”
“两位美女有什么问题,我知道一定告知。”
“好!”
“武当上,最近有发什么大事没有?”
“这位美女,你还别说真有一件大事”
年轻的美女连忙追问“什么事!”
小二赔着笑脸回道:“清明真人的唯一弟子悟帆真人,昨天进入了先天境界。听别的客人说,那个悟帆真人非常年轻。和这位美女差不多!”说着指了指年龄小点的峨眉弟子说道。
送走小二以后
“师姐,和我差不多大就先天了,太不可思议了!”
“如月,世上不乏天才,你也不错了。师姐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好了,休息好!赶快送完书信,回峨嵋与师父汇合!”
张三丰接过丁敏君递来的书信,看过后就派人喊来众人商量。
“你们几个决定要不要去,去那些人去师父我和你们师叔就不参与了。老五你们夫妻还是尽量不要出去离开武当山,我会让出去人打听无忌的下落的。”
张三丰说完就摇头离开了大殿,留下七个徒弟和王一帆商量具体情况。
身为大弟子的宋远桥率先开口“峨嵋派广发英雄帖,让各大派一起围攻明教总坛光明顶。一起商量一下哪些人留守武当,哪些人去赴约。”
俞莲舟沉声道:“这样吧,我和松溪、翠山留在武当山。师兄你带梨亭、声谷和悟帆下山一边去参加大会,一边打听无忌的下落。”
“我也要去!”
“还有我!”
刚刚赶来的宋青书和周芷若也都嚷嚷着要一起去。
宋远桥看着儿子和干女儿不悦道:“你们两个孩子去什么?”
王一帆连忙打圆场“大师兄,他们也不小了。正好和我们一起出去见见世面,毕竟孩子大了怎要出去闯闯。师兄你也不可能,护着他们一辈子吧!”
“唉!”宋远桥幽幽地叹了口气“你们还不谢过小师叔。”
两人高兴喊到“谢谢师叔!”
“此次前往光明顶,路途遥远,途中恐有危险,你们要小心。”宋远桥嘱咐道。
“知道啦,爹。”宋青书拉着周芷若的手,兴奋地说。
王一帆看着两人,心中暗自感叹,年轻真好。
数日后,一行人来到光明顶脚下。这里已经聚集了各路江湖人士,气氛紧张。
“看,那是昆仑派的何太冲。”殷梨亭指着前方说道。
“还有崆峒派的崆峒五老。”莫声谷接着说。
宋远桥带着众人上前与其他门派寒暄一番。
不一会峨嵋派和少林寺的人都赶来了,各派一起商量进攻路线。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小心思怎么可能商量出一个好结果。
灭绝师太见此情形,沉声道:“六大门派各自带领一队人马,从六个方向一起围攻上去。”
说完摊开地图,各派决定好各自的路线后各自回去准备了。
灭绝师太正准备回去之时,王一帆拉着宋远桥喊住了她
“师太等下,我们两派换下进攻路线吧!”
灭绝师太面露疑惑的问“不知为何突然要和我们更换路线?”
宋远桥是听了王一帆的建议来找灭绝师太更换路线,他哪知道问什么。现在话都说出口了,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前面两条路我们武当派的山势平坦,而峨嵋那边的山石陡峭,蜿蜒崎岖并不好走。你派多以女子为主,我和师弟们商量一下觉得我们两派换下比较好。”
“如此贫尼就谢过宋大侠好意!”
灭绝师太沉思片刻后,山路平坦更不易被埋伏便答应下来。
宋远桥和王一帆也回到武当派的队伍里,一个时辰后走在路上的宋远桥不解的问王一帆“师弟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和峨嵋派更换路线啊!”
“师兄你想啊,平坦大路直通光明顶。明教总坛所在,怎么能不重兵把守。现在这条路虽然有一段非常难走,但不会有太多兵力。”
王一帆心里说着,按原着中金庸老先生写的。走到一半的位置应该就能碰到张无忌那小子,虽然最后会去追青翼蝠王韦一笑,最后被布袋和尚用布袋捉去山顶。这家伙也因祸得福九阳真经大成,还炼成了乾坤大挪移。他感叹道猪脚的机缘是他这种普通人不能比的。
“系统检测到宿主在心里装逼,警告?会遭雷劈的。你现在有本系统,那个主角能有你好运。本系统就没见你这样的,如此厚颜无耻!”
王一帆听到系统的提示音,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他在心中默默怼道:“你懂什么,我这叫实事求是。”
这时,前方探路的弟子回报,发现了魔教的踪迹。
王一帆精神一振,赶忙带着众人上前查看。
只见一群魔教教众正守卫在一处山谷入口,看起来戒备森严。
王一帆心中暗喜,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这里果然是薄弱环节。
他转头对宋远桥说道:“师兄,看样子我们找对地方了,准备动手吧!”
宋远桥点了点头,带领着武当弟子们冲了上去。
魔教弟子看到武当众人,立马就向山上退去。
突然路边的草丛里的有点动静,莫声谷飞身提剑刺去。
“砰!”一名少年拉着一个少女出来,少年浑身颤抖看着武当众人。少年刚想出声,远处的山上出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天鹰教的鹰野王。
“武当派一向很少过问武林之事,今日为什么要来趟这趟浑水。”看到武当派前面的少女面色大变“阿璃,你怎么会在这里!”
少女大喊“不准你叫我名字,你不配。早晚有一天我会杀了你,为母亲报仇。”
“哼!既然如此,我现在就杀了你!”
一道身影以极快的速度抓走了殷璃,几个闪身就飞出很远了“哈哈哈哈哈……野王既然你要杀,不如让她给我吸血解我寒毒。嘻嘻……”
张无忌以飞快的速度追了过去,鹰野王也带人追了过去。
王一帆对着宋远桥出声说“师兄,你有没有看到那个少年。”
“怎么了?师弟那个少年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王一帆笑着对众人说:“怎么,你们都没发现他和五师兄很像吗?”
殷梨亭忙道:“难道那个少年是无忌?那我们快追啊!青翼蝠王是魔教四大法王之一,实力深不可测无忌会有危险的。”
莫声谷拍了拍殷梨亭“六哥啊!你没有看到无忌现在的功夫比你我都只高不低了吗?”
“好了,我们赶快前往光明顶,如果无忌有危险我们也好见机行事。”
周芷若问道“小师叔,明教为什么被叫成魔教啊?”
王一帆解释道:“首先来说明教这个组织一直以来行事就非常诡异,它的总部地处西域,与中原武林并没有什么明面上的来往,即使是同在昆仑山的昆仑派对于明教也没有什么了解,甚至较重的光明左右使和四大护教法王,在江湖上都没有什么人认识。教中一些人的确实也非常古怪,比如青翼蝠王韦一笑,经常要杀人吸血,这样的残忍手段,无疑是给明教蒙上一层邪魔外道的阴影,一向讲究光明磊落的正派人士,对于这样一个神秘的组织,天然的就带有几分偏见。
其次,明教在此之前确实是有人做了很多恶事,这里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金毛狮王谢逊,由于谢逊后来与张翠山、殷素素夫妻结拜,成为了男主角张无忌的义父,然后在周芷若和赵敏的问题上,表现的也非常精明,同时又是被成昆灭门的受害者,所以很多人就忘记了谢逊曾犯下的那些罪恶。
谢逊一直要找成昆报仇,为了逼出成昆,他想了一个最让人所不齿的办法,那就是滥杀无辜。他设计击杀了在武林中德高望重的空见神僧,与中原第一大派少林寺成为了死敌。
然后又杀掉了灭绝师太的亲哥哥金瓜锤方平,与峨眉派结怨。
为了抢夺七伤拳谱,击伤了崆峒五老,得罪了崆峒派。
在王盘山争夺屠龙刀的时候,更是用狮吼功震残了无数中原武林人士,这些人里面就包括昆仑派的蒋涛和高则成。
得到屠龙刀以后,谢逊又挟持了武当派的张翠山和天鹰教的殷素素,后来张翠山为了这件事在武当山上自杀,连一向不理会世俗偏见的张三丰对这张翠山之死也有点耿耿于怀,从此对明教起了厌恶之心,当常遇春要带着张无忌去找胡青牛看病的时候,张三丰明确的表示,绝对不允许张无忌加入明教。
可以说谢逊凭借着一己之力,得罪了中原武林六大派中的五派。
再次,杨逍当初也不是善类,他一直居住在光明顶,和昆仑派比较近,按照书中的描写,他曾与昆仑派的很多高手都有过交手,并且基本上每一次都占上风,当然像这样的摩擦到不能够说是杨逍不对,以昆仑掌门何太冲夫妇的人品来看,也不见的就是杨逍没有理。
但是杨逍在与峨眉派的矛盾里,却要负有主要责任,他这一生最大的劣迹应该就是在对待纪晓芙这件事情上,尽管最后纪晓芙原谅了杨逍,并且将女儿取名为杨不悔,当灭绝师太提到杨逍气死了孤鸿子的时候,纪晓芙还感到有些骄傲,可这些也无法改变当初杨逍胁迫纪晓芙的事实,这件事在江湖传开以后,杨逍的行为无疑狠狠的得罪了峨眉和武当两派。
最后说说六大派中唯一一个没有明确被谢逊和杨逍得罪的门派,也就是华山派,其实华山派对明教的恨意一点也不比其他五个门派少,产生这种恨意的主要原因就是华山掌门鲜于通,鲜于通与明教的蝶谷医仙胡青牛有着一段恩怨,他在害死自己师兄白垣之后,嫁祸明教,由于华山派其他成员都被蒙在鼓里,所以一直将明教视为仇敌,华山派参加围剿明教,主要原因也是为了这笔“血债”。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六大派之所以称明教为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