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陈默,本章内容根据绥化市网友'白夜'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2018年12月13日,我在市档案馆翻到一份被红色蜡印封存的病历档案,牛皮纸封面上潦草写着'绥化市第三人民医院特殊病例-1999.12.24',而真正让我寒毛直竖的,是档案袋背面用血渍般暗褐痕迹涂抹的四个字——看过必死。\"
窗外的雪粒子砸在档案室玻璃上发出细碎声响,我裹紧羽绒服,目光扫过阅览室里零星几个查资料的老者。手指触到蜡封时,某种黏腻的触感从指尖蔓延上来,像摸到冷藏柜里解冻的动物内脏。
档案里的黑白照片率先滑落。画面里穿着条纹病号服的女人四肢反折成蜘蛛形态趴在床头,脖颈180度扭转盯着镜头,嘴角撕裂到耳根。我猛地合上档案,隔壁座位的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痰液混着血丝溅在借阅登记簿上。
\"小伙子,这袋档案不能外借。\"管理员不知何时站在身后,镜片反光遮住眼睛。他枯瘦的手指按住档案袋,指甲缝里嵌着类似照片里床单花纹的暗红色碎屑,\"这是当年火灾幸存资料,看过的人......\"他顿了顿,喉咙里发出老旧风箱般的笑声:\"都说是诅咒呢。\"
我在医院实习的最后一周撞见了那个护士。
深夜值班室,监视器屏幕突然闪烁雪花,2号走廊尽头出现拖行痕迹。监控时间显示00:00,可我记得清楚——三分钟前电子钟刚报过凌晨三点。穿着80年代制服的护士背对镜头,脑后梳着两条麻花辫,右手握着生锈的止血钳,在地面划出尖锐的金属刮擦声。
\"那是林秀梅。\"护士长夺过我手里的值班记录本,圆珠笔在纸上戳出破洞,\"25年前平安夜,她在新生儿病房用产钳杀了六个婴儿,自己从住院部顶楼跳下来,脑袋正好插在旗杆上......\"
住院部七楼的消毒水味里混着腐肉气息。我攥着偷配的钥匙打开尘封的器械室,1999年的医用托盘静静躺在储物架底层,镊子与手术剪被某种粘稠液体焊死在绒布上。月光透过气窗照进来,我才发现整面墙的瓷砖缝隙都在渗出黑红色液体,顺着墙根汇聚成歪歪扭扭的\"救救我\"。
第二天急诊科送来个全身烧伤的男人,焦黑皮肤下裸露出鲜红肌肉纹理。他神志清醒得可怕,眼球在融化的眼皮下转动:\"我修了医院的旧锅炉......铁管里塞满婴儿骨头......他们让我别碰档案......\"心电监护仪突然爆出刺耳警报,男人喉管里喷出的不是血,而是大团缠绕着胎毛的脐带。
我在停尸间找到当年的值班表。平安夜那页用红笔圈着林秀梅的名字,旁边还有半个暗褐色指纹——和档案袋上的一模一样。冷柜第三层抽屉自动滑开,裹尸袋拉链崩裂,我看到二十具婴儿尸体整齐排列,每具心口都插着锈迹斑斑的产钳。
\"你知道医院为什么扩建到九层吗?\"院长办公室的檀香味盖不住他袖口的福尔马林气息,金丝眼镜后的瞳孔缩成针尖,\"地下三层停着1983年医疗事故的棺材,1999年新生儿死亡事件后,我们又往下挖了三层。\"他背后的书柜突然传来指甲抓挠声,泛黄的建筑图纸飘落在地,地下室平面图上用红笔画着巨大的符咒。
现在我坐在焚烧炉前打字,跳动的火舌里浮现出林秀梅扭曲的面孔。她递给我沾满胎脂的笔记本,1999年12月24日的记录刺痛眼睛:\"院长让我处理先天畸形的私生子,那些孩子的父亲是......\"后面的字迹被脓血浸透。热浪卷走纸页的刹那,我终于看懂档案袋血字的真意——不是看过必死,而是\"看穿必活\"。
锅炉房爆炸时,我抱着从地下室抢出的铁盒狂奔。三十份亲子鉴定报告在火光中飞舞,最上面那张写着院长与林秀梅的名字。警笛声从三个方向包抄而来,背后的废墟里,二十个血脚印正朝着市档案馆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