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尔斯克大会战发动前的这两个月,元首出奇的不再折腾了,或许是对战局悲观,还是对国防军将领的失望,元首竟然谈起了恋爱。其热恋的对象竟然是摄影师布劳恩.爱娃,这期间两人形影不离,统帅部少了最高统帅的身影,让整个国防军高层如释重负,得以从容安排前线的防御工作,这是德国陆军最欢乐的时刻,元帅们不必每天都看元首的冷脸子,和那紧绷的神经。
两个月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在大明王朝20多万工程技术人员的全力协助下,德国军事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德国的坦克生产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的产量大幅增长。虎式坦克的月产量从58辆跃升至152辆,豹式坦克的月产量也由148辆提升到454辆。这意味着在这两个月里,有300辆虎式坦克和900辆豹式坦克能够及时送往库尔斯克突出部。不仅如此,德国还成功生产出了数量虽不多但威力巨大的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
如此一来,德军装备的新式坦克数量大幅增加,虎式坦克总数达到610辆,豹式坦克达到1100辆。这些坦克足以武装德军13个重坦营和22个中型坦克营。考虑到战场局势和战略需求,德军在兵力部署上有所侧重,大部分的重坦营都配备给了曼施坦因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因为该方向被视为防御的关键区域,承担着抵御苏军主力进攻的重任。而莫德尔指挥的中央集团军一部方向,只配备了两个重坦营以及200多辆豹式坦克,但即便如此,莫德尔所部的装甲力量依然不容小觑,足以对苏军的进攻构成强大的阻力。
同时,德国通过葡萄牙获得了大量的稀有金属和铝,这为军工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凭借这些资源,德国得以制造更多的穿甲弹和装甲钢,极大地增强了武器装备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大量的铝合金也为航空部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其能够制造更多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鉴于英美对德国展开的战略轰炸,德国深刻意识到研发战略轰炸机的必要性,新一代战机的研发已迫在眉睫。毕竟,盟军的轰炸已逐渐逼近柏林,元首甚至在谈情说爱时都不得不躲进地下室以保安全。
当得知大明王朝已经控制了中东和土耳其,元首的心情大好,这意味着小胡子心心念念的油田有了着落。虽然像巴库、伊朗、伊拉克这些油田没有落入德国手里,但落在大明王朝手里同样值得欣喜。因为这意味着大明王朝可以通过黑海,为驻扎在基辅和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德军提供充足的石油和补给,从而有效改善德军的作战环境。
德军之所以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受惨重失败,绝大部分原因在于补给距离过于遥远。而且德军的后勤部队远远没有实现机械化,大部分物资基本依靠骡马运输,这成为德军的一大短板。长达1500多公里的运输距离,使得德军的装备补给困难重重,严重限制了其远距离作战的能力。如今大明王朝控制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根据联军的战略规划,未来将有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往库尔斯克前线。
1669年9月19日,由于受到约瑟夫的训斥,朱可夫元帅不得不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动天王星行动,苏军开始进行大规模进攻。
凌晨四点半,苏军在进行为时一个小时的炮火纵深打击后,开始对库尔斯克驻守的德军进行全面的反攻。苏军此次投入了总计200万兵力,其中包括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以及草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下辖3个集团军,共计60万人,配备了3400多辆的t-34\/75坦克和t - 34\/85坦克以及SU - 100自行火炮。这些t - 34\/75\/85坦克,凭借其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成为苏军装甲力量的中流砥柱。SU - 100自行火炮则拥有出色的反坦克能力,为进攻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
沃罗涅日方面军在瓦图京大将的率领下,拥有5个集团军,兵力达55万人。该方面军装备了众多美国提供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m3“李\/格兰特”中型坦克和m4“谢尔曼”中型坦克,以及少量的IS - 2重型坦克,这种坦克装甲厚重,主炮威力巨大,对德军的防御工事和装甲部队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还配备了大量的伊尔 - 2攻击机,这种被苏军士兵称为“飞行坦克”的战机,在低空对地攻击方面表现卓越,能对德军阵地进行有效打击。
西南方面军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辖4个集团军,共45万人。其麾下的两个轻型装甲军装备了大量改进型的t - 70轻型坦克。此外美国提供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也装备两个近卫坦克军。t-70轻型坦克虽然其防护和火力相对较弱,但凭借出色的机动性,可执行侦察、骚扰以及侧翼包抄等任务。此外,方面军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米格 - 3战斗机,主要负责夺取局部制空权,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草原方面军在科涅夫元帅的带领下,有4个集团军,兵力40万人。该方面军除了装备常规的t - 34系列坦克外,还配备了一些新型的t - 44坦克,这种坦克在设计上融合了t - 34的优点,并在防护和火力上有所提升。为了增强苏军的火力配置,草原方面军还组建了以Kv1坦克为主力的坦克营。
空中力量方面,草原方面军将得到苏军第九航空师的协助,该师装备了大量的拉 - 5战斗机,其性能在与德军战机的对抗中不落下风,可有效保障己方空域安全。
对面的德军总计106万人,由莫德尔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的一部和曼施坦因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共同防守。莫德尔麾下的部队约38万人,希特勒认为莫德尔是一位防御大师,并不善于进攻,所以只配备了两个新式虎式坦克重坦营和200多辆豹式坦克。
莫德尔的任务是防御,防止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南部实行中央突破。莫德尔手里有大量的装甲掷弹兵和2000多辆二号、三号、四号坦克,凭借着地形优势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构筑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新出厂的虎式坦克犹如钢铁巨兽,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88毫米主炮让苏军坦克不敢小觑。豹式坦克则凭借出色的机动性和火力,随时准备对苏军的突破进行反击。同时,该方向还部署了大量的88毫米高射炮,这种火炮不仅对空射击效果显着,在平射时更是能对苏军坦克造成巨大威胁。
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兵力达68万人,拥有众多自行火炮和突击炮,以及配备了大量新式坦克。11个重坦营的520辆虎式坦克和大量豹式坦克构成了其装甲核心力量。“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更是凭借其装备的一门强大的88毫米火炮,能在远距离上对苏军坦克发动致命打击。此外,德军还部署了Fw - 190战斗机和JU -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Fw - 190战斗机机动性强,火力凶猛,可与苏军战机在空中展开激烈争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则以其精准的轰炸能力,对苏军的集结地和进攻部队进行打击。
苏军的进攻如排山倒海般展开,坦克集群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着德军防线隆隆推进。t - 34\/85坦克一马当先,其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德军的防线在苏军的猛烈攻击下,一时间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顽强地进行抵抗,88毫米高射炮不断发出怒吼,每一次射击都能给苏军坦克造成损伤。
空中战场同样激烈异常,苏军的伊尔 - 2攻击机和德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低空穿梭,对地面目标进行狂轰滥炸。米格 - 3战斗机和Fw - 190战斗机在空中相互追逐,不时有战机中弹起火,拖着黑烟坠落。战场上,双方的士兵们都在拼死战斗,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库尔斯克突出部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