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尔斯克那弥漫着硝烟与死亡气息的第二道防线,德军凭借着对战场形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自身装备特点的深入了解,创造性地发明了一套独特的“三三制战法”。他们深知虎式坦克虽然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正面装甲,但侧面装甲相对薄弱,且故障率频发。于是,德军以三辆虎式坦克为一组,让它们互成犄角之势,彼此配合,协同作战。同时,配备装甲掷弹兵紧紧护卫在坦克侧翼,形成一道严密的防御网,以这种方式精心设伏,等待着苏军坦克的到来。
503重坦营作为德军装甲部队的精锐,将“三三制战法”运用得炉火纯青。1669年8月,卡尔·布罗曼调入503重坦营。彼时,整个战场局势犹如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各方势力在这片土地上激烈交锋,战火纷飞,局势瞬息万变。
1669年11月,第二道防线的战斗愈发残酷,苏军的攻势如汹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在这危急时刻,卡尔·布罗曼临危受命,带领503重坦营1连投入战斗。战场上,枪林弹雨交织,苏军的坦克如钢铁洪流般滚滚而来。然而,布罗曼凭借着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冷静地指挥着战友们。他巧妙地运用“三三制战法”,带领着虎式坦克小组,在枪林弹雨与钢铁洪流的对抗间,一次次精准地打击敌人,顽强地抵挡住苏军的进攻,并率领着战友们一次次突破敌人防线。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卡尔·布罗曼和他的战友们仿佛不知疲倦的战神。直至他重伤退出战场这段时间,他们共计击毁66辆坦克、44门火炮和15辆卡车,如此辉煌的战绩令人惊叹。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生死之间的较量;每一次击毁敌军装备,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勇气。
到了第二年4月29日,因其杰出表现,卡尔·布罗曼被授予骑士勋章。这枚勋章,是对他在战场上英勇表现的最高赞誉。在503重坦营中,他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传奇人物,他的英勇事迹也在营队中被广泛传颂,激励着每一位战士为了胜利而勇往直前。
而在503重坦营中,以汉斯和弗里茨等为代表的炮手们,同样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虎式坦克的强大性能,在战场上书写了一段段传奇。
汉斯,在一次战斗中,与他所在的坦克小组遭遇了苏军一支规模不小的坦克分队。当时,苏军坦克呈扇形展开,试图突破德军防线。汉斯所在的虎式坦克位于小组的核心位置,他通过蔡司光学瞄准镜,冷静地观察着苏军坦克的一举一动。当苏军坦克进入有效射程后,汉斯果断下令开火。他的第一炮便精准命中一辆苏军t - 34坦克的炮塔,瞬间引发剧烈爆炸。紧接着,他迅速转动炮塔,锁定另一辆试图迂回的坦克,又是一声巨响,那辆坦克的履带被炸断,瘫倒在地。在这场战斗中,汉斯所在的小组凭借默契的配合,一共击毁了8辆苏军坦克,而汉斯个人就贡献了5辆的战绩。
弗里茨,作为503重坦营的后起之秀,也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在一次遭遇战中,面对苏军坦克的突然袭击,弗里茨所在的小组迅速组成防御阵型。弗里茨全神贯注地盯着瞄准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目标。他凭借着精准的射击,在复杂的战场上接连击中苏军坦克。最终,他们小组在这次战斗中击毁了6辆苏军坦克,弗里茨个人斩获3辆的佳绩。
503重装甲营最着名的一次战斗,当属面对苏军63集团军300辆t34坦克正面突击的那场防御战。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清晨,苏军63集团军如排山倒海般向德军防线发起进攻,300辆t34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气势汹汹地朝着503装甲营的阵地冲来。503装甲营的40多辆虎式坦克严阵以待,在指挥官的沉着指挥下,迅速按照“三三制战法”展开防御。
战斗打响后,虎式坦克的88毫米主炮怒吼不断,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射向苏军坦克。卡尔、汉斯、弗里茨等炮手们,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精准地打击着目标。战场上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苏军坦克不断被击中起火。在这场持续2天的激烈战斗中,503装甲营的虎式坦克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壁垒,死死挡住了苏军的进攻。最终,他们成功击毁了苏军近百辆坦克,而自己仅仅损失了一辆虎式坦克,另外还有七辆虎式坦克被击伤。
幸运的是,这些被击伤的虎式坦克得到了及时修理。原来,大明王朝凭借着其技术与情报优势,提前获知虎式坦克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因而特意叮嘱德军派出强大的军械修理部门参战,并且为德军提供了吊车。这些吊车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能够迅速将沉重的炮塔吊下来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虎式坦克的修复效率。
如此出色的战绩,让503装甲营一时间名声大噪,其威名迅速在战场上传播开来。此后,苏军官兵对虎式坦克更是“谈虎色变”,只要听到503重坦营的名号,便心生畏惧。
这一系列战斗成果,让元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重型坦克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愈发着迷于重坦的强悍。在元首的大力推动下,德国军备部加大了虎式坦克的生产力度,力求制造更多的虎式投入战场。同时,基于虎式坦克的成功经验,德国军备部还将性能更为强大的虎王坦克列入生产计划,期待着这款新型坦克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创造更多的辉煌。
在整个第二道防线作战期间,德军凭借着“三三制战法”、虎式坦克等精良装备以及正确的战术指导,成功消耗掉了苏军五千四百多辆坦克,三十多万军队,而自身坦克损耗才不到600辆,而其中大部分又是早该淘汰的一号二号坦克和缴获法国坦克。珍贵的虎式坦克真正被击毁的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坦克因为固守防线的缘故,不会落入敌手,因而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和维修,从而再度重返战场。并且维修人员通过修理这些战损的虎式坦克,进一步了解的虎王的缺陷和急需改进的地方,从而为虎式坦克升级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600辆坦克对5400辆坦克这一悬殊的战损比充分证明了,在拥有足够燃料保障和运用正确战术的前提下,武器质量在战争中往往比单纯的数量更为重要,它能够在关键战役中扭转战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只要虎式坦克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足以对德苏战局产生绝对性的影响,610辆虎式坦克或许少一点,但是达到1000辆虎式坦克的规模以后,这些虎式坦克将会以王者的姿态,横扫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