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废土世界中,位于湖心岛北面760㎞外的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此刻已然被一片紧张的备战氛围所笼罩。
基地内士兵们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各项防御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与检查,整个基地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故事追溯到1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片区域的相对平静。
联邦政府派遣的3名特使以及一队负责护卫的精锐部队,在距离莫维奇前哨站基地仅仅30㎞的地方遭遇了不测,全部被杀。
当人们发现这一幕时,现场一片惨烈,特使与护卫队成员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周围的土地。
令人震惊的是现场还躺着数十名身着莫维奇前哨站基地守备队衣服的士兵尸体。
这一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联邦政府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对联邦权威的公然挑衅。
联邦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严令莫维奇前哨站基地全力配合调查队,彻查此事,以给联邦政府以及死去的特使和护卫队一个交代。
莫维奇前哨站基地的二统领尼古拉斯·凯瑞恩却通过电报的方式,果断回绝了联邦政府让调查队进入基地调查的要求。
电报中,他言辞坚决地声称,特使遇难一事与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毫无关系,这分明是有人蓄意策划,故意陷害莫维奇前哨站基地,企图破坏基地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
同时尼古拉斯·凯瑞恩也表示,对于遇难的特使及护卫队,他本人以及莫维奇前哨站基地都深表同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地就该无端接受联邦政府的调查。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联邦政府坚信莫维奇前哨站基地脱不了干系,而莫维奇前哨站基地则坚决否认,并指责联邦政府别有用心。
这场谈判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场,双方的矛盾就此公开化,且不断升级。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之际,一则更为惊人的消息在这片区域迅速传开。
传言称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暗中包庇反抗军,甚至还有莫维奇前哨站基地的高层慷慨出资帮助反抗军发展壮大。
作为回报,反抗军则为莫维奇前哨站基地处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其中包括攻击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敌对势力的运输线,抢夺资源点等行为。
这些传言越传越离谱,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推波助澜,将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莫维奇前哨站基地虽多次出来辟谣,试图澄清事实,但却如同杯水车薪,根本阻止不了事情朝着越来越糟糕的方向发展。
谣言如同肆虐的野火,迅速蔓延,让莫维奇前哨站基地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在莫维奇前哨站基地内部,不少高层都认为这是联邦政府故意找的借口,其真正目的是想借此机会吞并莫维奇前哨站基地。
毕竟莫维奇前哨站基地一直以来都在从事利润丰厚的军火贸易生意。
尤其是他们所生产的老式t45型动力装甲,在废土世界中异常火爆,深受众多势力的青睐。
许多势力都依赖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提供的武器装备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凭借着军火贸易,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成功拉拢了不少周边的基地,势力范围不断扩大,隐隐有一种要独立建国的趋势。
对于联邦政府而言,这种情况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倘若真的让莫维奇前哨站基地在联邦政府的管辖范围内成功独立建国,那联邦政府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届时恐怕再也没有任何一家势力会听从联邦政府的指挥,联邦政府也将名存实亡。
这是联邦政府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底线。
于是联邦政府决定借此次特使遇难事件,对莫维奇前哨站基地进行一次严厉的警告与敲打。
一方面是为了给莫维奇前哨站基地一个下马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杀鸡儆猴,让其他有独立想法的基地望而却步。
令联邦政府没想到的是,莫维奇前哨站基地的反应竟然如此强烈。
他们不但没有妥协,反而直接打出了独立建国的牌子,公然拒绝了联邦政府派遣调查队的建议,彻底与联邦政府撕破了脸。
双方的关系瞬间剑拔弩张,犹如紧绷到极致的弓弦,一触即发。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周围的区域,一时间废土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那些小型基地、据点,如同惊弓之鸟,被这紧张的局势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他们心里清楚,无论是莫维奇前哨站基地还是联邦政府,他们都得罪不起。
在他们看来,这两大势力之间的争斗,就如同“神仙打架”,而他们这些弱小的“凡人”一旦掺和进去,必定会“遭殃”,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此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持中立,祈祷这场风暴能够尽快平息,不要波及到自己。
在这片饱经核战沧桑的世界版图中,联邦政府的总部坐落于瓦尔基里次大陆——一座宛如庞然大物般的巨大海岛。
这座海岛地理位置独特,犹如一颗镶嵌在海洋中的一颗珍珠。
瓦尔基里次大陆呈现出狭长的形状,东西方向延展长达1200㎞,而南北宽度仅为330㎞。
回溯往昔,在核战爆发之前,这里便是联邦政府秘密筹备并精心打造的防核爆工程之一。
当那场毁灭性的核战无情降临,大地满目疮痍,而瓦尔基里次大陆凭借其坚固的防御设施与完善的应急体系,被迅速启用。
自此承载起联邦政府运转的重任,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联邦政府在这乱世中的重要依托。
瓦尔基里次大陆与主大陆之间相隔35㎞的海路。
这看似不算遥远的距离,却在如今复杂的局势下,成为了联邦政府行动的一大阻碍。
尤其是当面对远数千公里之外的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所引发的棘手问题时,联邦政府总部深感鞭长莫及。
无奈之下,联邦政府只能寄希望于投靠自己的势力代为出手。
在众多效忠于联邦政府的势力中,离莫维奇前哨站基地最近的大型基地,便是匹兹堡军事基地。
莫维奇前哨站基地,这座拥有29万人口的据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已然具备了不弱的军事实力。
其完善的军事体系与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使其在周边区域颇具威慑力。
匹兹堡军事基地同样不容小觑,它坐拥32万人口,之前便是联邦政府重要军事据点,在核战爆发前驻扎了大量的精英士兵。
匹兹堡军事基地凭借丰富的资源与强大的军事建设,在联邦政府的诸多势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场由联邦政府代理人——匹兹堡军事基地,与莫维奇前哨站基地之间的战争,已然如乌云般在天际聚集。
一旦这场战争的烽火点燃,其产生的影响必将极其深远。
它不仅关乎两个基地的存亡兴衰,更可能牵动整个区域的势力格局,给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带来新一轮的动荡与变革。
周边的小型基地与势力,都在忐忑不安地注视着这场风暴的酝酿,不知这场即将来临的冲突,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