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常茂不同,朱元璋再次收敛起暴怒的情绪,反而是倒了杯茶,细细品着,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熟悉朱元璋的人都会明白,他骂人是第一阶段的生气,平静则是第二阶段,倘若到了第三阶段嬉笑,那这个人肯定就没救了。
“冯胜,你说,为什么你在军营中,却派了蓝玉和常茂去接受纳哈出的投降。朕觉得你老成持重,所以才没多问,结果你竟然让他们两个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该当何罪?”
冯胜也不多废话,直接跪倒磕头。
“启禀皇上,此事确实是臣有失职的地方。但是当时蓝玉离纳哈出大营最近,臣也想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没想到却造成了这等结果,臣有罪,还请皇上怪罪!”
朱元璋冷哼一声。
“光会认罪有什么用?仗打得好,人也得做得好才行。你在辽东统兵的这段时间,朕收到了不少关于你的奏报检举,有人说你私藏好马,没有上报,可有此事?”
冯胜心头咯噔一下,他想到了帖木儿送来的十匹汗血宝马,自己确实没有向朱元璋汇报,但是这件事情太小,知道的人也没有那么多,没想到朱元璋在军中也有探子,他只好认栽。
“启禀皇上,确有此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冯胜最起码还算有点担当,自己干了的事情就绝不逃避。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朱元璋的情报网,他推脱说谎也没用,朱元璋肯定是手里有充足的证据才会向他发难。
“朕再问你,你可有派人去向纳哈出的妻子发难,以谋求奇珍异宝?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人家王子才死了第二天,就要去强娶人家女儿,结果导致人家宁死不降,然后还损失了三千骑兵!”
“这……”
“回答我!”
朱元璋一声怒吼,直接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到了。冯胜此时也是骑虎难下,他这些事情确实都有,都是当兵多年留下的坏习惯。有些是他指使,有些则是手下人擅自做主。他本以为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很好,不会被发现,却没想到朱元璋早就了如指掌了。
“启禀皇上,确有此事!”
见冯胜坦白,朱元璋也忍不住冷笑。
“你跟了朕这么多年,结果还是一身的臭毛病!你知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如徐达?就是因为你总是犯这些低级错误!朕能接受三万大军战死疆场,但是绝对不能接受三千骑兵为你一己私欲而牺牲!朕本来任命你为大将军,就是希望你能靠着自己的经验,可以稳住大局!但是朕没想到,你年轻时候不听指挥,自作主张,老了却依旧没长进!”
冯胜只能把头埋低,毕竟朱元璋说的也是实话,他带兵打仗,每次都得有点小毛病。虽然说将领没有十全十美的,但是他的这些毛病,每次都会变成朱元璋针对他的理由。更何况他头上一直有一座大山——徐达!哪怕徐达现在已经不在了,仍旧是他们所有人的楷模。他自己也纳闷,怎么会出现徐达这么完美的将领?可能真就是天既生我冯胜,又何苦再何生徐达?徐达的存在,足以让每一个将领自卑了。
此时,常茂看着落魄了的冯胜,也打算把锅往他身上甩。
“皇上,我作证,您刚才说的这些事情都有!而且招降纳哈出一事,本来我们就是都在一起的,蓝玉将军还向他征求过意见,说自己资历尚浅,恐怕不能承担这种重任。但是冯胜怕自己功高盖主,更怕皇上猜疑,所以才让蓝玉将军前去招降纳哈出!”
只能说,雪中送炭的从来不会多,而落井下石的也从来不会少,常茂的一席话无疑是把冯胜推上了风口浪尖。朱元璋昂起了头颅,看着冯胜。
“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冯胜心中有千万不甘,他明白朱元璋一直都对自己有所猜忌,更明白朱元璋这是给后人扫清道路,也明白自己确实是功高震主,封无可封。所以万千不甘只能汇聚成一句话。
“罪臣冯胜,甘愿领罪,请皇上责罚!”
“念在你带兵征战多年,资历颇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朕一向是赏罚分明。绝对不会冤枉你。既然如此,你就先回去反省吧,朕以后再安排你的事情。至于大将军的职位,就先让给蓝玉吧!”
冯胜点了点头。
“罪臣知道自己有过失,接到皇上的密旨之后,便将大将军印信交给了蓝玉。”
“行了,那你的处罚,容朕想想,不过这次跟你出征的这些士兵,他们因为你,军功也全部作废,你年纪也大了,也没必要接着带兵了。”
只能说这一切都在冯胜的预料之中,他也只能木然点头,然后跪拜谢恩。
“罪臣冯胜,叩谢皇上开恩。”
朱元璋不再理他,而是将目光投向常茂。
“至于你,常茂!你的罪行,朕断然不会轻饶!先打四十廷杖!然后去锦衣卫的诏狱关三天。等你出来了,就回家去,朕已经给你爹说完你的罪状了,子不教父之过,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回去一定会好好地教育你!”
常茂一听便慌了神,忍不住哭着求饶。但是他求饶绝对不是因为廷杖和关押在诏狱,而是因为,家里有一个凶悍的老爹在等他。这常遇春的一双铁拳铁掌,收拾他可不在话下。
“皇上!求您开恩啊!我宁愿在锦衣卫的诏狱里呆十天,不!二十天!求您不要送我回家去见我父亲啊!他一定会打死我啊!皇上开恩啊皇上……”
朱元璋被他吵得心烦意乱,直接一摆手。
“都下去吧!朕要清静清静!”
锦衣卫便拖着常茂下去打廷杖了,毕竟是鄂国公常遇春的儿子,下手肯定不会太狠。但是也得让他吃点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说了他要清静,所以只能带远一点再打廷杖了。而冯胜,则返回到了自己的府上,等着朱元璋发落了……
处理完一切,朱元璋也有些疲惫地揉着眼睛,他也是凡人,每天处理这么多事情,见这么多人也会觉得累,更别说还要换上几副面孔。而这时候,一双手就搭在了他的肩膀上,为他按着肩膀解乏。
朱元璋也没睁眼,就开口说道。
“刚才的那些,你都看明白了吗?”
朱标嗯了一声。
“儿臣不适宜在这种场合,毕竟冯胜是当朝老将,资历颇深,而且还有不少部下。只有父皇处置他,才合情合理。至于常茂,他是我的小舅子,就算王法无情,他也必然会希望我为他说几句话,我若开口就是和父皇对着干,光顾着亲情不顾国法和皇家威严。我若不开口,那他势必记恨在心,跟我有所隔阂,甚至以后还会影响我和常家的关系。”
朱元璋转了转脖子。
“标儿,你果然是长大了,不是个孩子了。一般人都看不出来的深意,你却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正因为这样,咱才让你躲在后面不出面。咱是觉得,坏人都让爹来当,你就当你的好人便是。他们要记恨就记恨咱,你还得以德服人呐!”
“那父皇想要如何处置冯胜呢?”
朱标身为穿越者,当然知道冯胜最终的结果。冯胜从这一战过后,便只能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屯田练兵什么的,已经没有机会再指挥大军了。而上一世朱标死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孙,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直接降罪于他,把他杀了。朱标对自己这一世还是很有信心的,自然不希望朱元璋再大开杀戒,在晚年屠戮功臣。倘若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刀鞘,那朱标也愿意在马皇后去世后,再次封印起这把屠刀。
“咱还没想好,总之,大军是不能让他再带了,他也到了该去养老的时候了。不行就赏赐到凤阳居住,定期上朝朝拜,颐养天年吧!倘若日后再有什么差事,派他去办也不是不行。”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朱标直接问道。
“父皇,您是不是担心,冯胜的功劳太大,而他又是老五的岳父。倘若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很容易对我不利?”
朱元璋直接睁大了眼睛看着朱标,他也没想到自己更深层次的含义也被他发觉了。果然朱标就好像马皇后一样,总是能读懂他的心。他也只能无奈叹气。
“对啊……咱当初让你们娶那些开国大臣的女儿,或者是把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那是因为咱大明刚刚开国,根基还不稳,这时候无论哪个人要是作乱,都是沉重的打击。最好的拉拢方式,就是跟他们做儿女亲家。但是这一举动问题很大啊!倘若他们的实力太强,跟皇子强强联合,就容易影响皇位的继承。”
“不,爹,最起码我和青儿是自由恋爱,我俩是真心的!”
朱元璋也有些哭笑不得。
“好好好!就算你俩是真心的。那其他人呢?你就看老二,他对那个王保保的妹妹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难道那个邓氏就比人家漂亮么?那王保保的妹妹可是号称蒙古第一美女啊,姿色会差?主要不还是因为邓氏是邓愈的女儿嘛,而且还是汉人,人家是蒙古人,王保保又死了。然后老四的老丈人是徐达,老五的老丈人是冯胜。他们这些人如果实力太强了,真要扶持哪个皇子,朕也觉得棘手啊!所以还不如趁现在就打压打压他们,省得他们再动什么歪心思。”
不得不说,朱元璋已经把帝王心思玩得明明白白了,所有妄图在他眼皮底下勾勾搭搭,研究造反的人,都好像三四岁的孩童一般天真。不过朱标听到这话也笑了。
“所以不只是他们,您其实也在打压常家吧!”
“这你都看出来了?”
朱标叹了口气,说道
“爹,想看不出来很难啊!你和我娘把我生得这么聪明,我也没办法啊!”
“你这小子,还真不谦虚。不过你说的没错,我确实也在略微打压常家。一方面是让常遇春赋闲,另一方面则是常茂难堪大用。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给你娶了侧妃。说实在的,咱是怕你驾驭不了他们,毕竟这还有个蓝玉呢。自古外戚强的时候,干政的事情也干了不少,现在常遇春是对咱一心一意的,但是常茂呢?未必吧,咱看了这么多史书之后才觉得,皇帝的权力,一定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那才叫权力。”
朱标:“听爹一席话,胜读二十年书啊!难怪人家都叫你最有心机的皇帝。”
朱元璋:“谁说的?咱想认识认识?”
朱标:“没事,就是一些闲聊的网友,这时候大概还没出生呢……”
朱元璋:“把他家里人的信息告诉咱也行,咱想跟他爹娘谈谈!”
朱标:“谈一下跟九族有关的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