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到了九月底,李秀兰和张桂芬还有奶奶都已经准备好了,好在这次从去广城,市里就有火车经过,所以万东提前在市里买好了火车票,和他们一块出发。
原本家玉也要一起去见见世面,但是前几天她才生了病,这个时候就不适合出门奔波,冯四喜在家里照顾孩子顺便看着家里的厂。
汪厂长和钟厂长也都准备好了,两人这次都是信心满满地带着自己的货去的,汪厂长现在主动安排人去学习外地的技术带回来改进厂里的产品,还更换了包装,看起来也似模似样的。
“老钟,不错啊,你们这个茶叶换了新包装啦,我看这个就不错,比之前那个亮眼多了,听说那些外国人都喜欢一些花里胡哨的颜色,你这肯定能入他们的眼。”汪厂长一见到他,就调侃起来。
“这都多亏了李厂长的帮忙,我打算这次去一定要卖出去,对了,老汪,你的英语学得怎么样啦?”
“嗨,那东西还真难学,我学了这么久,就学了几个英语单词,比如面包,蛋糕的单词,其他的没学会,不过我这次带的是我们厂英语最好的小刘,小刘是大专毕业的,分配到我们厂厂办上班,这不,我抓了这么一个,总算是没那么头疼了。”
“你这倒是好了,我们厂里英语水平好的没几个,所以这次我就多带了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到时候帮咱们一起搬搬货,这说外语的事,我只能指望李厂长了,那天去她家,他们家那个外语氛围确实好,全家老少都在学。”
汪厂长没想到李秀兰学英语这事是花了大功夫的,之前她提醒过他们,但是这一把年纪了,学起来是真的费劲,所以他干脆偷懒找个会英语的人跟着去交流。
“李厂长,那我也要指望你了,我们这次就是跟着你去见世面的,成不成的我也不指望,只要回来的时候有吹牛的机会就行啦,我听说那外国人都喜欢吃面包,所以人家那做面包的功夫和咱们这做米饭和面条是一样的,手到擒来,所以这次只是准备了一些零食,还有我们本地的糖果,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入了外国人的眼。”
“我也只能试一试了,到时候咱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忙。”
火车摇摇晃晃地开了两天,总算是到了广城,这一次只有他们几个,而且已经有坐长途火车的经验,相对要熟悉一些,奶奶也没有觉得疲惫,精神奕奕的。
到了火车站,他们把所有的东西搬下来,刚出站,就看到了门口有一块牌子上写了李秀兰的名字,一问之下才知道,是余老板安排在这里等待的人。
他们来了几个人,也跟着一起拉东西,还带了推车来,可以说是方便了很多。
“我们老板说了,你们住在这个招待所,这里距离交易会比较近,今天来了很多工厂的老板,我们老板去和别人打听情况去了,说让我一定要招待好各位,你们要是有什么要求直接跟我说,我就住在附近。”
“好,谢谢你。”
余老板很快也过来了,见到李秀兰,他还在激动。
“李厂长,你们终于来啦,欢迎欢迎,今晚我在附近的饭店已经订好了位置,你们一定都要过去,然后明天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事先确定好的几个摆摊位置,还请李厂长多多指教。”
“余老板,你将我们安排得这么周到,我们都觉得不好意思,这里我们都不熟,只能指望余老板多多帮忙,这次来参会的企业多吗?”
“多,比四月份的那一次还要多,已经有好几个工厂因为赚外汇赚了很多钱,加上今年交易会扩建,所以入驻企业更多,产品也是五花八门,我之前申请也申请不上,时代真的变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那咱们到时候混进去看看,要是能找到相信我们的外国人,或许看了我们的货也能有机会。”
“说实话,我心里还有点没信心,今年来的人多,而且那些外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会优先选择那些能有参展资格的企业。”
“事在人为,就像现在,我们不是已经站在了交易会的门口,谁说站在门口就赚不到钱的。”
“说得也是,反正来都来了,要是能卖出去,那咱们就赚了,没赚大不了就是亏损点路费罢了。”余老板也笑了起来。
晚上,大伙在一起吃饭,余老板专门定了个包厢,这个饭店的风格比起在长岁县的那些还要高档,据说这里还经常会有外国人来吃饭,也有不少本地的商人在这里谈生意。
大家现在都只是一些小企业,和那些外贸出口的企业相差甚远,所以相互之间也没有摆架子,而是交谈甚欢。
“来来来,咱们干一杯,预祝我们这次的计划顺利成功,大家都大赚一笔!”饭局结束,余老板举起了杯子,众人干了最后一杯这才回去休息。
“李厂长,还是你的人脉广,就连在这里都有熟人,帮咱们省了很多事,这次我们带队的人就是你了,我们都听你的安排,我们的人你也随意安排。”
“多谢两位厂长的信任,我主动带着大伙来,那咱们就一起赚外汇,做出口,只要做好了,明年一定会有更多人来。”李秀兰这会儿也不再低调。
翌日,睡了一觉醒来,除了在招待所看东西的人,李秀兰一行和余老板去了他一开始寻找的几个摆摊点,将那些来交易的外国人常住的招待所都了解清楚,又结合余老板以前在本地的经验,知道哪些地方在交易会期间管理会相对宽松,而且人流量也大。
最后他们锁定了两个位置最好的地方,让人从今天开始就将那两个位置占起来,避免也有其他人有同样的想法。
“到时候咱们也试试看能不能混进去,里面才是外国人最多的地方,到时候拉点人过来看我们的产品。”
“这也行啊,不过要是去和外国人说话,那就只能找几个英语好的人,不然我们和他们交流起来也困难,我的小弟们都不太会说英语,这是个麻烦事啊。”
余老板有点担心和外国人打交道语言不通的问题。
“别担心,我们在家里也练了几个月的英语,不过具体还是要看实践了,妈,奶奶,到时候你们的任务就比较重了。”
“我们一定会尽力。”两人尽管也有点紧张,但是还是点了点头,她们在车上也和汪厂长带来的年轻孩子们用英文交流过,最后发现两人的口语比他还要厉害,关键是她们敢于说出口,所以学得快。
“李厂长,你这是有备而来啊,连家里人都学会了说英语,专业,太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