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的钟繇发展并不算太快,因为之前洛阳让人霍霍的实在是太狠了,基础设施全部被打烂了。
到目前为止,钟繇在洛阳待了整一年时间,也不过是刚刚恢复了民生,建立了对兖州的边境堡垒。
这里得说,钟繇并未修建对弘农郡的边境堡垒,因为谁也没想到天下还能出现四皇和七王格局。
钟繇当时的假想敌也不过是李傕和郭汜这俩人,以及北部地区张燕的黑山军。
所以北部关隘重修了一下,西部的函谷关也稍微修整了一下,但没把精力完全放在那边。
因为钟繇主要还是在恢复洛阳当地的民生。
如今,民生差不多恢复到位了,在袁氏商会的科员帮助下,河南尹的每一个县都建立了商会,雇佣了当地百姓去种地。
到今年为止,百姓们刚刚好能吃得起饭。
预计到明年杂交小麦的正式大规模播种后,才能实现河南尹全境温饱。
没有农业基础,工业和兵力的发展就提不起速度来。
像是太史慈,到现在为止手上也就有一万五千脱产士兵,这已经是河南尹当地能养得起的脱产士兵的极限了。
刘璋来的有些猝不及防,当弘农郡全境丢失时,太史慈也才刚额外训练招募了五千兵马,合计两万人马。
同时,再次用混凝土和钢条加固了函谷关。
因为此刻太史慈的兵马想要应对西凉和益州的二十万大军,还是杯水车薪,只能依靠关隘和城墙固守。
没多久,马腾韩遂到位了。
此刻的几人那是雄心壮志,意图像当年的老秦一样,东出函谷关,统一天下!
士气高涨的西凉、益州联军在抵达的当天就派出了一万步卒猛攻函谷关。
这就是两方联军的可怕之处了,原本的西凉大军多为骑兵,对于野战的经验极其丰富,但对于攻城战实不擅长。
这帮人说白了大多数都是跟风的羌人,见风使舵,只要能一直连胜,他们就一直跟随。
若发现不太行了,他们掉头就跑。
但益州汉军不一样,他们是刘璋的部队,是职业军人,不会因为几次挫折就四散跑路,而且有充分的攻城经验。
带兵的大将为刘璋部将,张任。
这家伙挺强的,在刘备入川的时候,他带兵抵抗。
结果给庞统弄死了,还让刘备大军收到重创。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也是个忠义人,被刘备俘虏后坚持一臣不事二主,最后被刘备给砍了。
在他麾下,还有冷苞邓贤两个武将,此次也是一起出来负责了第一波函谷关的攻打。
而此刻负责驻守函谷关的,是徐晃。
对方能力不弱,他亦是不弱!
再加上有函谷关这座加固后的雄关,还有中型弓弩和火药的存在,防守变得更加简单。
七天时间里,函谷关前留下了六千亡魂!
正常像是刘表这样的人,此刻就已经放弃了,伤亡太惨痛了。
就哪怕是刘璋亲自带兵前来,可能此时也放弃了。
但来得是马腾韩遂,以及刘璋麾下几位武将。
他们现在的心态是什么呢?
一方面是沉没成本,都已经丢了这么多条人命了,这时候撤那他们就白死了。
另一方面是他们太想进步了!
只有拿下洛阳,让刘璋迁都洛阳,刘璋在法理上才能压刘协和其他几个伪帝一头。
说白了,现在的情况和给刘璋添件衣服差不了太多。
而且和天冷了添件衣服的距离,就只有这一道函谷关了!
于是西凉和益州武将哪怕是害怕那种犹如天雷炸响的东西,也仍旧都不惜手下性命。
他们也看出来了那种东西和弩箭一样,都是消耗品,他们就不信那么可怕的武器能一直源源不断的有。
只要给他耗没了,那这函谷关他们就能拿得下!
这种拼命,是袁耀麾下士兵从未见过的。
徐晃都恍惚了,对面好像真和个来攻打反派的正派一样,整的特别悲壮。
一支羌人和汉人混合的军队,居然能喊着为了大汉发起不要命的攻城战,简直见鬼。
终于,他们成功了,函谷关囤积的火药,或者说整个河南尹之前袁耀送来的火药,全都用光了。
敌军打了一个半月时间,丢了上万条亡魂在函谷关前,最终用尸体堆成阶梯登上函谷关,将函谷关给拿下了。
徐晃为此也丢了几百名士兵的姓名,不得不向后退到洛阳城内。
这一年时间里,洛阳被大致修复完成。
没办法,这座城太大了,当世又被毁的太彻底,哪怕是用混凝土重新修补加固,那也要花费相当恐怖的人力物力。
而钟繇来了以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让河南尹地区重现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巅峰。
只有人多起来,这城才好修。
在他刚到的时候河南尹仅剩下了四五十万人,吃饭都成问题,何况是修城了。
但好在多少还是修补了些,用来防守不太成问题。
钟繇第一时间实行坚壁清野战术,将附近所有县城的百姓居民全都迁入洛阳城内,物资一点都不给马腾韩遂留。
但终究还是时间太短了,只收了大半人口,至少还有上万人在附近县城的村子里。
而在攻破函谷关后,凉州和益州的士兵都杀红了眼,也压抑到了极限。
一天不打破函谷关,他们就一天不知道要再丢多少条命。
这种压抑的情绪,让整个联军的士气成了大问题。
而韩遂马腾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十分有心得,那就是放任他们去烧杀抢掠,不封刀!
抢到的钱粮是他们自己的,抢到的女人是他们自己的,当然男人也可以是他们的,只要他们好这口。
这一天的洛阳附近,天空都仿佛是血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