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受箓弟子修行的《玄元内参妙录》最多只能修到钟明目前的地步。
再往后的东西是没有的。
原本钟明是需要回一趟茅山祖庭取得下一步的修行功法的。
但他目前的地位又举足轻重,有太多的事需要处理,根本走不开。
正好家乐和秋生浪子回头,勤修苦练之下,已经达到了受箓标准。
四目和九叔就联袂回了一趟茅山,顺便帮钟明代领了性功法门,并通过彭浦送了过来。
当初,左真人成道之后,深感世上法门太多,初修之人很容易眼花缭乱,便有心整理出一个集大成的功法。
于是经过上百载摸索,参考《钟吕传道集》、《悟真篇》、《参同契》、《太乙金华宗旨》等道门经典。
最终整理出了现在被上清派奉为圭臬的丹道法门:《玄修大道歌·丹道全法次第》。
其中详细讲述了内丹修行的种种关隘,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功法之一。
钟明闭关斋戒七日,然后沐浴更衣,静坐焚香,这才打开这本书开始研读。
歌曰:
混沌凿开开牝窍,窍生真息息如龙。
龙翻坎水水擒虎,虎啸离宫宫锁汞。
汞入铅炉炉煅雪,雪化金波波涌汹。
汹漩斗柄柄斡运,运过三关关透彤。
彤云结鼎鼎凝液,液灌昆仑仑种松。
松涛撼月月生白,白现性光光摄瞳。
瞳照黄庭庭起火,火烧阴符符锻铜。
铜壶滴尽尽阳现,现出金身身脱笼。
笼破笑骑骑鹏背,背负乾坤坤转蓬!
丹道法门在命功时还比较好解释,一旦涉及性功,就开始晦涩起来。
简单来说,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修行就是外采天地精华,内炼生命本源。
而性光,则是沟通天人的媒介。
钟明此时三关尽通,窍窍光明,坎中真阳已满,正该行抽添之功,调坎填离,也就是所谓的“练气化神”。
取坎卦(?)中阳爻,以肾水制离火妄动;定离卦(?)中阴爻,使心神汞性不散。
正所谓: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
用坎卦中间的“实线”,点化离卦中间的“虚线”,这就是所谓的调坎填离。
修行的时间和方向也有讲究。
需要子时面北趺坐,清除杂念,存想百会穴化白莲承露。
然后以调息法引动任督二脉,渐渐调整呼吸间隔,将每次呼吸的时间延长至半刻钟。
半刻为一座,如此一座,就能引腹中真阳气贯髓海,性光当如露珠点点,现于百会穴。
除此之外,还需要外药「霞光丹」辅助。
这种丹药极其珍贵,十分稀少。
配方是:辰时荷花露三钱、雷击枣木芯二两、昆仑玉髓粉五分。
材料虽然难找,但以钟明的财力,还是可以买得到的。
难的是炼制——它需要在夏至午时炼制。
一年,也就只有两个小时的炼制时间。
这就导致霞光丹的产量低到令人发指。
价格都不用想了,再多的钱,也没地方买去。
即使是茅山这种千载大派,也挥霍不起,钟明这样的,每年都只可以领到一枚。
性光修行还极为凶险,有颇多禁忌。
忌见血光、忌食五辛、忌动嗔念。否则光色转赤则入魔道。
钟明花了半个月时间精研法门之后,才开始修行,又用了半个月时间才熟悉调息,等到法门熟稔之后,便开始准备破关。
于是取出霞光丹含在嘴里,慢慢进入定中。
有条不紊的将各种法门依次调用,呼吸渐渐放缓,一身真阳归入窍穴,之前因气息自动流转而“车道拥堵”的任督二脉陷入寂静。
此时他呼吸若有若无,脉象几乎不动,若有不知情的外人看来,定会以为钟明已经死去。
这时,他喉头微动,将霞光丹吞下。
丹药入腹,即化如光如霞一点微光,沉入丹田。
好似镜湖中被投入一颗石子,又好若惊蛰时分春雷乍响,“嗵”的一声,一点真阳被涟漪带起,如云如雾向上升腾。
一身纯阳之火随之而动,洋洋洒洒,行周天运转功夫,护持这云雾前行。
行过三关,云雾渐渐透出彤霞光芒,忽而一动,已然不知所踪。
这要是不知道法门,或者心性不坚定的,肯定会心生慌乱,到时念头一动,就要坏了修行。
钟明两世为人,绝非一般少年,心性颇为成熟,故而不摇不动,仍旧静坐持功。
耐心等待。
他子时开始打坐,本拟一刻钟就能功成,却不想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一直毫无动静。
那点彤霞好像真的飞去不见了一样。
等候不知多久。
钟明始终谨守心神。
静室之中,忽而光影变换,窗棂上的百页窗中,透出一线阳光,斑斑点点落下。
外面天已经亮了,太阳正在升起。
钟明仍旧不为所动。
随着太阳升起,落在屋内的光斑随之变动。
因为钟明面北而坐,一点光斑便落在他的后脑。
一股暖意传来。
钟明虽然是闭目,但仍然看到眼前光霞晃动,恍若没了信号的电视,闪着雪花。
回光初现,如云中掣电,一闪即逝。
他也不去刻意捕捉,只当自己是个看客。
不知过去多久,纷纷扰扰的雪花隐去不见,只留一点米粒初光,经百会穴,由外而来,仿佛早晨的雨露一般,落入泥丸紫府。
这一点米粒之光,就是性光,也称元神真性。
钟明轻轻呼出口气,依旧绵长悠远。
成了。
下来只需要好生护持,渐渐将之修成皎皎月轮一般,纯澈无瑕,就算能着手凝丹了。
虽然性光圆融之后,只是月白色的“初禅光”,后面还有金黄色“真阳光”,绛紫色“紫极光”等等,还有阴神、阳神等法门。
但茅山道法一贯讲究实用。
怎么修行能最快长生,咱就先修啥。
其他的等长生之后再说。
钟明这口气还没出完,泥丸之中,突然有一点灰色芒光闪烁而出,迅疾无比的撞向米粒大小的性光。
心魔。
泥丸乃是玄修身上最玄妙的一处所在,是无形的神炁之宫,所以外气不可能进来,一旦有变动,就是心魔自生。
就像那句佛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钟明立即运转玄功,性光一抖,照落下去。他此时性命未交,胸中纵然有剑,也难以入宫除魔。
被性光照到,那灰光所代表的事物当即映入钟明心中。
珠江边那个被杀的老头。
钟明轻轻一叹:“倭寇家奴,死不足惜。”
起袖一扫,灰光当即被性光挡在外圈,再也撞不进来。
怎么还在?
钟明眉锋一挑。
一点冷意浸透心田。
他这边杀心一起,泥丸中便迸出一点火星。
这火星炙热滚烫,依旧被挡在性光外,只是映照的性光微微泛红。
光色转赤,即入魔道。
钟明一惊,连忙掐子午诀,默诵《清静经》,平复心绪。
等心绪平定下来,再看去,泥丸中的灰光和火星仍在,与性光一起转动,好像三颗星辰。
这该怎么办?
钟明有些傻眼,我心境有这么脆弱吗?
正踌躇间,他忽而灵光一闪,想起了石少坚。
这货做的孽不比自己多?
为啥他就跟没事人一样?
难不成有个好爹真就这么重要?
钟明沉思片刻,便长身而起,一振道袍,推门而出。
他要问问石少坚是不是有什么法门,能够斩掉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