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船刚回到堂屋,还没有歇一口气,夫人桂花匆匆带领三个小孩起来,三个小孩然后一字排开跪在他面前。李铁船仔细一看,右边男孩约14岁,面色微黑,中等个子,眼神中透着一丝质朴与坚毅;中间男孩约7岁,长得白白胖胖,脸蛋圆润可爱;左侧是个小女孩,年约3岁,脸蛋红扑扑的,犹如熟透的苹果,眼睛里闪烁着纯真与懵懂。
三人齐声喊道:“拜见父亲大人,给父亲大人请安!” 李铁船顿时愣住了,他离家时夫人只怀了一胎,且按年龄算只有 7 谁,那这个半大小孩和小女孩又是谁呢?他满心疑惑,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夫人,眼神中充满了询问与不解。夫人王桂花轻声说道:“二娃过来给父亲大人磕头请安。” 只见右侧半大男孩双手掌分开,与头同时快速触地磕头,同时大声说道:“不孝之子李二娃向父亲大人磕头请安。” 说毕磕了三次头仍跪在地上,身姿挺拔,态度恭敬。
李铁船懵了,他明明只有一个儿子,为何突然多出一大一小一双儿女?
王桂花指向大男孩,轻声说话:“准儿五岁那年,到河边玩耍,不慎掉入水里。是当时挑柴禾的二娃发现后,及时拉上来才没有出大事故。他是李家一个吃百家饭的孤儿,我见其可怜,就自作主张私自收养了他,他今年 14 岁,原本想等他长大后为四叔子养老送终,不料小叔子前年却不幸去世。还请老公见谅。大男孩没有说话,只是碰碰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完毕仍然跪着不敢站立起来。
桂花又看向小女孩说:“她是四叔的女儿,四叔死后,他老婆改嫁了,不得已我只好收养她。莲香给父亲大人请安。”
小女孩有些胆怯地望着陌生的父亲,眼睛里闪烁着一丝紧张,但仍然勇敢地趴下,用奶声奶气地说:“不孝养女李莲香向父亲大人请安。” 啪啪啪又是三声。
中间小男孩不等母亲发话,主动跪下大声说:“不孝儿子李准向父亲大人请安。” 砰砰砰三响。
李铁船刚开始还严肃板着脸,到三个孩子磕头时,鼻子忍不住 “呼呼” 想起来,眼泪水也不受控制地顺流而下。他呜咽说道:“孩子们,都起来吧,都起来。” 三个孩子目光转向母亲,王桂花用手抹眼泪,激动地说:“我的儿子,起来吧。” 待孩子们陆续起来,李铁船忙双手张开,将三个孩子紧紧搂住,他的手臂微微颤抖,仿佛要用这个拥抱将多年的思念和父爱都传递给孩子们,那是一种深沉而浓烈的情感,在这一刻,如洪水般决堤而出。
李铁船对大男孩说:“既然夫人做主,我就认了。不过二娃名字不太雅观,我给你改个名字,叫李一山,将来做个像山一样高大的男人?”男孩立即再次跪下,大声说:“儿子李一山,谢谢父亲赐名,谢谢母亲收养。”
王夫人慈爱地拉起小女孩小手说:“她叫莲香,今年4岁,是小叔子独女,现收为养女。中间这胖小子就不介绍了,你懂的。”
李铁船离开邻水老家上北京求学8年,从未见过儿子,同样小准子出生 7 年年未见过父亲,原以为父子二人会因生疏而难以相认,不想王夫人的这一安排,让两爷子的心灵神奇地相通了。在这充满波折与温情的重逢中,亲情的纽带紧紧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开启了新的家庭篇章,也为未来的日子注入了更多的期待与希望。
李铁船三年的丁忧期开始了,这 3 年里官员没有工资,其官位也由候补官员补上。官员 3 年丁忧期满,需到北京吏部候补,待有空缺时经其他官员保荐才能正式上任。官员丁忧期,除少部分读书写作无所事事外,大多数会选择到本地塾学堂授课获取报酬。
李铁船也不例外,他在自己院东又修了 5 间平房做学堂,亲自教授本家族稍大些的孩子学习。他站在学堂门口,看着孩子们陆续走进教室,眼神中充满期待。由于家族孩子太多,小李准等小孩岁数太小,只得另请老师来学堂授课。
李铁船在教学之余,走遍了山村和水沟方圆 50 里的所有地方。这里山不算高,坡度也不大,但参天的树木漫山遍野,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各种昆虫漫天飞舞,是鸡鸭十分喜爱的食物。他从北京带回了大量种类繁多的书籍,其中就有不少关于农业养殖、蚕桑纺织、鸡鸭鱼方面的技术。
他首先将后山的竹林围起来,亲自拿着工具,测量、砍伐竹子,搭建简易茅草棚避雨。他从邻近村子精心挑选体格健壮、体型庞大的鸡鸭作种鸡种鸭,把农村的烂苞谷、烂红苕等粮食细心地当作饲料,建起了一个有 300 只鸡的中型鸡棚。又不辞辛劳地将活水沟的水引过来,在低洼处开挖了面积大约 10 亩、一米深度的大水塘。每天,他亲自用水桶将鸡棚的粪便冲入水塘,然后在水塘里放入许多草鱼、鲫鱼、鲤鱼等小鱼苗,水面又养了不少鸭子和大鹅。看着鸡鸭鱼在自己打造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一来,鸡鸭鱼粪便不但没有臭味,反而相互成了食物链条,彼此共处共生、相互成长,初步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生态系统。从此,小李准家里鸡鸭鱼不断,极大地改变了全家的生活质量,同时卖出的鸡鸭鱼及蛋类也赚取了不少银子。
华蓥山每户人家房前屋后都有大片竹林。这漫山遍野的竹子除少量细小的凉竹子,大多数是毛竹。长短粗细一致的凉竹一般用来编织凉席,在炎热的夏天,摆放在两根长条木凳上,人睡在上面,上下通气,特别舒服,几乎一人一床。大的毛竹皮常用来编织日常生活竹器,手艺好的还可换点小钱,其余的因为家家都有也不值钱,只能晒干做柴烧。李铁船仔细研读古代造纸术后,常常在书房里挑灯夜战,查阅资料,研究竹子的特性。他发现两年的嫩竹,削过青青的表皮后,里面粉碎后完全可以用来造纸。于是他花高价从重庆请来造纸师傅,利用家族企业的煤矿、石灰、碱水等所有原料,亲自监督造纸过程,终于造出了质量上乘的纸张,大部分销往重庆等地。
李准家里有了一定积蓄后,父亲李铁船又不满足于眼前的小利益。他发现山里有不少黑色的石头,有的坚硬无比可以用来锻打锄头镰刀等农具,有的酥脆可以燃烧,但并没有人成规模开采。他在北京求学时,知道北方有外国人大力开办煤炭与铁矿,特别是湖北总督张之洞正筹办湖北钢铁厂,需要大量煤矿铁矿。他带上几人,四处奔波,跋山涉水,多处开挖,发现华蓥山煤铁矿非常丰富,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他能开发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