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在香港订购的 4 艘内河新兵舰也已经到位,他分别将它们命名为江大、江清、江巩、江固,寓意 “大清巩固”。为了增强士兵的实战能力,李准又在香港购置了一艘被搁浅废弃的英国邮船,并将其改造成运输练兵船。此船排水量 50 吨,长 150 多米,设备完整,可容纳上千士兵,并改名为 “广海”。李准规定所有水师学员都必须在此船练习,合格后才能分配到各船上担任三等水手以上的工作职位。
水师学堂由丹麦教官训练的 80 名电报员,经过为期半年的强化培训后,也分期分批分配到内河外海电台。这些电台分布在北江西江交汇的三会县马口港、东江入海口的东莞委威远炮台、香山县前三、外省徐闻、琼州等地,保证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有事都可以第一时间相互通报,这在当时的清政府军队通讯中是最先进的。
在李准的严格督促下,广东水师的训练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学员们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可以应对任何挑战。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外国列强对广东水师不敢小看,对李准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话说,美国海军远渡重洋,自太平洋西岸浩浩荡荡而来。原本心怀叵测,企图趁乱打劫,从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捞取好处。谁料想,那领头的日本人却临阵退缩,灰溜溜地开溜了。不过,美国人倒也机灵,迅速改变策略,转而申中国海军,美其名曰相互交流。彼时,美国海军在明面上尚未跻身世界顶尖行列,故而姿态相对谦逊低调,可即便如此,其整体实力相较于清朝海军,依旧是强大许多。
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合并之后,理论上成为清朝海军的主体力量。然而,历经风雨沧桑,北洋水师如今已名存实亡,自北洋水师衰败之后,清朝实际上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海军力量。美国人对此心知肚明,此番前来,多少存了些想要看看清朝海军笑话的心思,而清朝方面又何尝不知自身的处境呢?
于是,清朝政府经过一番商议,决定邀请美国海军在福建靠港停泊,并派遣海军司令萨镇冰出面接待。可这萨镇冰,虽名为南洋北洋合并后的海军司令,实则手下并无成建制的完整军队,仿若一位光杆司令,空有头衔却无实权。无奈之下,他只得传令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总领接待事宜,大大小小一切事务皆由其统筹经办。
李准接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率领林国祥、吴敬荣、王雪岑等一众海军将领,乘坐伏波号火速赶赴福建厦门。林国祥年逾古稀,胡须花白且修长,一头银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可身体却依旧硬朗健壮,精神矍铄,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吴敬荣正值壮年,英姿勃发,气宇轩昂,浑身散发着一股蓬勃的朝气与活力。这二人皆有海外经历,分别在英国与美国待过相当长的时间,故而英语极为流利。尤其是吴敬荣,十岁时便以童子军身份留学美国,对美国海军的情况了如指掌,内心深处甚至对其有着一份特殊的崇拜之情。相较之下,李准与王仁棠则是土生土长的清朝人,未曾有过留洋英美之经历,英语水平与林、吴二人相比,着实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厦门海员俱乐部,一场盛大而隆重的欢迎仪式暨招待会盛大举行。与会人员涵盖了美国海军军官、清朝水师军官以及部分朝廷官员。萨镇冰身着整齐的官服,身姿挺拔,代表清政府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在大厅中回荡,彰显出清朝作为东道主的热情好客。紧接着,美军司令起身致辞。然而,其言辞之间却难掩对清海军的轻视与傲慢,每一个字仿佛都带着一丝不屑,令在场的清朝官员们听了心中颇为不是滋味。
双方领导人讲话完毕,冷餐酒会正式拉开帷幕。酒会上,饮品丰富多样,既有德国人精心酿造的青岛啤酒,那浓郁的麦芽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也有美国新式葡萄酒,色泽艳丽,口感独特。吴敬荣在一旁轻声向李准介绍道:“欧洲传统葡萄酒酿造工艺复杂,需将葡萄液体放入橡木桶中历经漫长岁月的发酵,耗时极长。而美国人独辟蹊径,想出了一个简易之法,便是将橡木制作成特殊形状,以此充分增加表面积,如此一来,在这样的橡木桶中发酵,时间便可节省一半之多,虽说口感略有下降,但对于一般人而言,实难品出其中差异。” 酒会上的食品亦是琳琅满目,既有美国人日常喜爱的炸土豆条,那金黄酥脆的外表令人垂涎欲滴;还有比萨饼,各种丰富的馅料与浓郁的芝士相互交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以及清爽可口的蔬菜沙拉,色彩缤纷,营养丰富。当然,也少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东北煎饺,馅料饱满,外皮煎得金黄酥脆;广东叉烧包,软糯的外皮包裹着香甜可口的叉烧肉,一口咬下去,满是浓郁的肉香与麦香;还有各色新鲜水果,果香四溢,为这一场国际交流的酒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美国军官们对中国美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纷纷品尝,赞不绝口。双方人员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频频举杯,互敬美酒,一时间,气氛热烈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大厅之中。
酒足饭饱之后,舞会的音乐缓缓响起。舞女们大多是从香港临时聘请而来,她们身姿婀娜,舞步轻盈,擅长跳交谊舞。美国军官们在舞池中如鱼得水,尽情释放着自己的热情。他们许久未曾有如此放松的时刻,此刻面对这些美丽动人的舞女,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与疲惫。他们紧紧地拥抱着伴舞女子,舞步翩翩,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喜悦的光芒,似乎生怕一松手,这美好的瞬间便会消逝不见。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海风轻拂。按照行程安排,众人先登上美国军舰进行参观。美方此次仅带来一艘巡洋舰,但其规模与装备却令清朝官员们大为惊叹。只见该舰船身修长,长达 110 米,宽大 25 米,长宽比例相较于清军战舰超出两倍有余。其排水量高达 2000 吨,船身巍峨耸立,高达 10 米,吃水深度为 3 米。舰上配备双锅炉,动力强劲,航行速度可达 25 海里每小时。船面甲板上,火炮林立,伸缩大炮前后各布置 2 门,左右两侧各安置 3 门,威风凛凛,气势逼人。船舱内还设有无坐力炮 10 门,机关枪 30 挺,其强大的火力配置是清军船只的 3 倍之多。舰上水兵共计 180 人,采用两班倒轮流值班制度。然而,清朝官员们在参观过程中却发现,值班士兵的状态较为随意,军容军纪略显松散,甚至个别军官还在值班室中悠然自得地饮酒作乐。
清朝官员和水师军官们目睹这一切,不禁目瞪口呆。有些人心中暗自思忖:“幸好此前未曾与洋鬼子真刀真枪地打起来,就凭我清军舰船的实力,恐怕真不是对手啊。” 他们对美军士兵的漫不经心感到颇为困惑,心中满是不解。而在李准眼中,这看似散漫的表象背后,实则隐藏着一种深意。他深知,这既是一种迷惑对手的假象,又是美国人骨子里傲慢的体现。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便是想向清朝展示,即便他们如此 “松懈”,亦能轻松将清军击败,无需太过较真。
李准看透美军的傲慢与伪装,可清朝海军实力悬殊。面对这样强大又心怀叵测的对手,李准接下来会如何应对?是继续加强水师训练,还是寻求新的发展策略?美国海军此次访问后,又会对清朝海军有怎样新的盘算?
广东水师在这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能否实现逆袭,守护好海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