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缪尔喝得酩酊大醉,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那个比常人长三倍的鼻子,以及背上巨大的驼峰,让人过目难忘。
“您是……上周在纪念馆展厅里的那位……?”
“呵呵,你还记得我啊?”
缪尔愣了一下,随即捂着额头大笑起来。
想起那个因为驼背而无法站立,像陀螺一样原地打转的老头,他就觉得滑稽可笑。
“噗,哈哈,啊,不好意思,我想起那天的事情了……您怎么来这里了?
如果您是想从剧院方面得到什么好处,那就太迟了,预选赛的举办地已经确定了。”
老人摇了摇头。
“不,我只是想向你确认一些事情。”
“嗯?确认什么?”
伊戈尔露出尖锐的牙齿,阴恻恻一笑,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
缪尔认出那是几个月前出版的一期杂志。
老人翻开杂志,指着其中一段评论念了起来。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位曾经的大师如今已经过气,出现在剧院节上只会让主办方感到尴尬,他那垂死挣扎的样子真是令人不忍直视。
如果要给他在剧院节上表演的三部作品打分,我会分别给38分、33分和21分,不多也不少。
这……是你写的吧?”
缪尔察觉到老人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里是一条昏暗无人的小巷。
他意识到危险,酒瞬间醒了大半。
“这,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你有什么意见吗?”
“不,怎么会呢?呵呵,我反而很佩服,‘你们’的眼光真是犀利啊。”
“你们”?他说的是评论家吗?
这时,缪尔突然听到一阵“咔哒咔哒”的声音,像是牙齿碰撞的声音。
他环顾四周,发现老人正慢慢地向他靠近,他连忙后退了一步。
“哈,哈哈,您,您谬赞了。我的评论,只是……”
“我不是说你的评论,我说的是你的眼睛。”
“咔哒咔哒”的声音再次响起。
缪尔意识到,那声音是从老人身上发出来的。
但很奇怪,他一边说话,一边发出牙齿碰撞的声音?
缪尔突然感到一阵本能的不安,下意识想要远离老人。
但下一刻他却发现自己动不了了,仿佛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
低头一看,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无数条像章鱼触手一样的柔软触须不知什么时候缠绕在了他的身上,顺着看过去,那些触须就是从老人的脚下延伸出来的。
“怪、怪物!”
缪尔想要尖叫,但触须已经爬上了他的身体,捂住了他的嘴巴。
“唔唔!”
他拼命挣扎,但触须却紧紧地缠绕着他,不肯松开。
这时,“咔哒咔哒”的声音再次响起。
老人已经走到缪尔面前,几乎贴在了他的脸上。
“继承了基尔库斯之眼的人啊,也让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吧。”
老人摘下了墨镜。
缪尔惊恐地瞪大了双眼。
他终于明白牙齿碰撞的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了。
老人的眼眶里,
原本应该是眼睛的地方,竟然长着两张嘴巴。
“咔哒咔哒”的声音,正是从那两张嘴巴里发出的,因激动而牙齿打颤碰撞发出来的。
老人笑了,眼眶里的两张嘴巴也咧开了嘴,露出了尖锐的牙齿。
这也是缪尔看到的最后一幕。
“啊啊啊啊啊!”
伊戈尔眼眶里的两张嘴巴像青蛙的舌头一样弹射了出来,鲜红的口腔内侧露了出来,一口咬住了缪尔的双眼。
咔嚓,咔嚓……
一阵咀嚼声响起。
牙齿撕裂了他的皮肤,咬碎了他的骨头,咀嚼着他的血肉。
伊戈尔把缪尔的尸体扔在了地上。
基尔库斯观察世界的放大镜又少了一个。
伊戈尔的身体里,现在有几百双基尔库斯之眼。
这是他十年来追杀那些拥有基尔库斯之眼的人,夺取他们的眼睛的结果。
识别拥有基尔库斯之眼的人原本是不可能的。
他们并没有什么外貌特征。
他们虽然对德沃鲁特免疫,但他也不可能去和几十亿人握手,一一确认。
当然,在他们周围,会发生一种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诅咒瘟疫。
诅咒瘟疫其实是一种“附身”现象。
沉睡的混沌寄宿在人体内,导致德沃鲁特在体内扩散。
通常情况下,迎接神明需要举行仪式。
对基尔库斯来说,仪式指的就是表演。
而能够与基尔库斯产生共鸣的行为,也就是“笑”,可以与他沟通。
这些都是学习神学的人都知道的常识。
但即使人们在观看精彩的表演时集体大笑,也不会爆发诅咒瘟疫。
考虑到基尔库斯那与其他魔神不同,无比强大的力量,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迎接他,至少需要几十万名观众。
更何况,健康的欢笑和感动,反而会削弱这个世界与深渊之间的联系。
这也是为什么基尔库斯会被称为“无害的魔神”。
即使举行了迎接他的仪式,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但只要满足两个条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那就是基尔库斯之眼和怪物马戏团。
基尔库斯之眼是基尔库斯观察世界的窗口。
如果在拥有基尔库斯之眼的人面前进行表演,仪式的效果会增强几十倍。
而怪物马戏团,则会激发基尔库斯内心最阴暗的欲望:嘲笑、轻蔑、鄙视。
这会让基尔库斯获得比普通表演数百倍的满足感。
也就是说,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爆发诅咒瘟疫的概率会增加几万倍。
当然,表演也不一定是怪物马戏团的表演。
只要是在公开场合被人嘲笑,引起观众的鄙视和轻蔑的笑声,就能建立与基尔库斯沟通。
但是,追踪诅咒瘟疫的源头来寻找基尔库斯之眼也并非易事。
你不知道它会在何时何地爆发,即使你找到了爆发地点,也很难确定谁拥有基尔库斯之眼。
而且,当你找到目标时,他可能已经死于诅咒瘟疫了。
伊戈尔花了数年时间追踪,才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双基尔库斯之眼。
但从十多年前开始,他就不用再四处打探消息了。
因为他可以直接获取信息。
《克里斯蒂安指南》。
这本与《马戏周刊》齐名的专业演出评论杂志,每天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成百上千的读者来信。
他们会根据这些来信,给世界各地的演出打分,并刊登在杂志上。
十多年前,伊戈尔联系上了《克里斯蒂安指南》的一个编辑。
他用满足对方愿望的代价,换取了内部信息。
他得到的第一个基尔库斯之眼的拥有者,正是《克里斯蒂安指南》的忠实读者。
他让编辑帮他寻找那些对同一场演出打出相同分数的人。
通常情况下,即使拥有基尔库斯之眼的人看了同一场演出,也不会给出同样的分数。
比如,一个每天都过着奢华生活的国王,可能会觉得一场50分的演出很无聊。
而一个生活在偏远地区,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男孩,可能会觉得这场演出很精彩。
但自从有了《克里斯蒂安指南》,人们就有了“分数”这个评判标准。
至少,那些订阅《克里斯蒂安指南》并向其投稿的人,会用分数来表达他们的评价。
基尔库斯的代言人们,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他们会给同一场演出打出相同的分数。
当然,拥有基尔库斯之眼的人同时观看同一场演出的情况并不常见。
但时间和地点相近的情况却很多。
这对伊戈尔来说已经足够了。
只要有一两个分数相同,或者有几个分数相似,他就会亲自去确认。
就这样,十多年来,他猎杀了数百双基尔库斯之眼。
比如刚才被他杀死的缪尔,就不是通过常规途径找到的。
缪尔是《马戏周刊》的评论员,《马戏周刊》更注重的是精彩的描述和主观的感受,而不是客观的评价。
也就是说,他们不收集分数。
但缪尔在几个月前犯了一个错误,他在评论中提到了自己给演出打的分数。
伊戈尔通过他在《克里斯蒂安指南》的朋友查阅了资料,发现缪尔给出的三个分数都和他之前的猎物相同。
伊戈尔本来可以在十天前就杀死缪尔。
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推迟了行动。
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而缪尔完美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伊戈尔从缪尔的尸体上找到了一张纸。
上面记录着缪尔在这次剧院节上看过的所有演出的分数。
伊戈尔对缪尔在评论中使用的比喻和辞藻毫无兴趣,他只关心一件事,
那就是找到下一个猎物的线索。
“咳咳,呸!”
伊戈尔吐出一口浓痰,把它放在手心上,然后双手一阵揉搓操控德沃鲁特。
不一会,那团痰液像黏土一样蠕动着,血肉和骨骼交织生长,变成了一只生物。
那只生物像刚出生的小鸟一样,笨拙地站起身来,在伊戈尔的手上蹭来蹭去,撒娇卖萌。
“嘎!”
它看起来与其说像一只鸟,不如说像一堆屠宰场剩下的内脏被拼凑成了鸟的形状。
但它确实在转动着凸出的眼球,脖子和翅膀也在笨拙地挥动着。
“去吧,把这份资料送过去。”
“嘎!”
怪鸟叼起伊戈尔递给它的资料,朝着《克里斯蒂安指南》的总部飞去。
估计很多看过这次剧院节的读者都会写观后感寄过去,希望自己的评论能被刊登出来,或者能抽到忠实读者奖,或者能被选中参加评论员的培训。
伊戈尔重新戴上墨镜,阴恻恻地笑了。
“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你都很有用啊。”
他抬头看着月亮,露出了笑容。
在月光下,他那长而弯曲的鼻子,看起来就像鸟喙一样。
就像一只乌鸦。
(ps:你们好像有些等不及了啊……那我就加快一下进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