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遗爱也是侯爵,倒也不算辱没公主,那就让遗爱迎娶公主吧!”
李二摩挲着唇边的胡须,掰着手指头,心中盘算该把哪个公主嫁给房遗爱。
“长乐公主贞观七年下嫁无忌嫡长子长孙冲,襄城公主下嫁萧锐,南平公主与王敬直有婚约。”
“而遂安公主下嫁窦逵,豫章公主下嫁唐俭之子唐善识,眼下适合下嫁的公主只有高阳和城阳公主。”
“如晦去世后,朕甚是想念他,已经有把城阳公主下嫁如晦次子杜荷的打算。”
李二清了清嗓门,对房玄龄道。
“玄龄啊,朕打算把高阳公主下嫁给遗爱,高阳是朕的爱女,聪慧伶俐、性格活泼,就是骄傲了一些 ,与遗爱倒是一对良配。”
房玄龄听完顿感高兴,要说这高阳公主,确实是李二众多皇女中比较受宠的一位皇女。
以才思敏捷着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智慧,在宫廷及贵族圈子里小有名气,对她的才华较为认可。
就是性格较为直爽、大胆,有个性,独特的气质也与众不同,是一个有特点、有魅力的公主。
自家二郎这个臭小子能迎娶到到这样的一位公主,那还真是他走了狗屎运,房家祖坟冒青烟了。
房玄龄纳头便拜 ,谢过李二,这样一位好公主,可不能放跑了。
尚食局。
巳时已到,房遗爱将立政殿的时间留给了皇子皇女们,而他本人则是来到了尚食局。
他要亲自为长孙皇后熬制一锅不油腻,有营养的鸡汤补补身子。
一缕阳光刚刚洒进尚食局,房遗爱背靠阳光,面前已准备好一只肥美的老母鸡,以及人参、当归、枸杞等珍贵的补药。
房遗爱挽起衣袖,平日里养尊处优不沾阳春水的他,此刻看去倒是有些样式。
“你说郎君能做出鸡汤吗?他不会怕是水开都不知道吧,你说他做的鸡汤能喝吗?”
“说的是啊,你说他这是捣什么乱呢,没听说哪个勋贵公子哥会庖丁之术的啊!”
“唉,别管啦,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陛下怪罪下来也找不到咱们头上。”
尚食局身后的人,小声议论着,对于房遗爱下厨,对他们来说好像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一样。
要知道,这个时代庖丁属于下九流,但凡有点能耐的都会远离,谁会没事钻厨房,躲还来不及呢 。
别人的议论,房遗爱听不见,倒是跟着来的张宝藏听见了,但是他也不敢反驳啊。
就是他想为房遗爱说两句话,也说不上,在他看来,房遗爱此举也太胡闹了些。
原本他就是尚食局打杂的一个小伙计,平日里这里的大师傅们也都念叨着什么君子远庖厨之类的话。
由此看来,房遗爱此举无疑是非常下头的表现,其次他也不认为房遗爱会做出什么样的鸡汤来。
再说了,什么样的鸡汤不油腻?不油腻还叫鸡汤吗?
房遗爱动了,他先将老母鸡仔细地清洗干净,每一个缝隙都不放过。
接着,他烧了一锅热水,将鸡放入其中焯水,然后将鸡剁碎,再焯水。
焯水三遍之后,鸡身上的血水和杂质渐渐浮出水面,房遗爱用勺子小心翼翼地将浮沫撇去,动作轻柔而又熟练。
“咦,小郎君看上去好像懂一些庖丁之术啊,三焯母鸡去血水之法 ,可行。”
焯水后的鸡块被放入砂锅中,房遗爱又往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水要没过鸡身。
拿起一根人参,仔细端详后,用小刀将其切成薄片,放入锅中。
随后,他又取来当归和枸杞,依次放入锅中,对着烧火的伙计道。
“大火。”
富含油脂的松树木,很是易燃,不一会儿,汤锅中鸡汤翻滚,就见鸡汤肉眼可见的变白,像是牛奶一样。
“文火。”
房遗爱就是采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炖煮的方法熬制这锅鸡汤。
火焰在炉灶中跳跃,奶白的鸡汤在汤锅中“咕咚”,“咕咚”的冒着泡。
直到浓郁的鸡汤香气弥漫了整个尚食局,房遗爱揭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只见锅中的鸡汤色泽金黄,鸡肉已经炖得软烂,人参、当归和枸杞的味道也完全融入了汤中。
他用勺子轻轻舀起一勺汤,吹了吹,尝了一口,味道鲜美醇厚,却又不油腻,恰到好处。
尚食局的几位大厨全程围观,看着房遗爱熟练的手法和专注的神情,眼中满是震惊。
原本在他们的刻板的印象中,养尊处优平日里只知骑马射箭、吃喝玩乐的勋贵竟能如此细心地为皇后熬制鸡汤。
“小郎君,您这手法,怕是比我们这些在尚食局干了十几年的人还要熟练啊!”
一位大厨忍不住赞叹道,房遗爱抬起头,微微一笑。
“皇后娘娘待民如子,如今她卧病在床,我心里实在难受。”
“这锅鸡汤,是我的一片心意,你们都学会了吧,以后鸡汤就要这样熬制。”
几位大厨听了,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敬佩之色。他们知道,房遗爱这看似简单的一锅鸡汤,饱含着对皇后深深的敬爱和孝心。
鸡汤熬好后,房遗爱小心翼翼地将其装入食盒中,拎着往立政殿而去。
李世民处理完公事,刚好在立政殿门口碰见他房遗爱拎着食盒。
“遗爱,这食盒中是何物?”
“陛下,这是我亲手为皇后熬制的鸡汤。”
“遗爱,你有心了。”
李世民眉头舒展,眼睛一亮,这房二郎还懂庖丁之术呢?
李世民的到来,众皇子皇女都退出立政殿内殿,李二亲自将鸡汤端到长孙皇后的床前。
长孙皇后看着眼前的鸡汤,这鸡汤看着与以往不同,看上去很有食欲。
有了食欲,长孙皇后吃的也比以往多了许多,看着长孙皇后的吃相,李二是打心眼里的高兴。
长孙皇后喝了一口鸡汤,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鸡汤,真好喝。”
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
“观音婢,这鸡汤是遗爱这孩子亲自熬制的,朕打算给他封侯,让他迎娶高阳,你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