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这是吴安的所有信息。”
水静王府,水溶的长史官送来信封,今日朝会,庆元帝提到此人和其功劳,居然被太上皇赐了三等子,而且还将贾家女儿送给他当妾室。
接过信封,挥手示意长史离开,而后看信。
“吴安,广宁县人,幼时以打猎为生……与甄家有摩擦。原来如此!”
现在看来不是皇帝和太上皇对此人有多恩宠,而是为了恶心甄老太妃和贾家,他派人去打听此人倒是多此一举了,“可惜了,先看看你走到哪一步吧。”
一个无袭承的子爵爵位,和秀才的功名,还不值得他过多关注,至于甄家和皇帝的龌龊,他只当个旁观者好好看戏就行了。
贾府!
“太太,这是王家老爷送来的手令,人安排在外巷屋里。”周瑞家的低声说道。
“去告诉他们,不要伤着你们姑娘。处理干净那小子,别留下麻烦。”王夫人阴翳的眼神,此刻看起来无比的凶神恶煞,让人不寒而栗。
周瑞家的点头,见王夫人的表情,她也非常害怕,“是,太太!”
而后离开,来到外巷,推门而入,将王夫人的话原原本本带给这十人。
“太太吩咐的,你们都记好了吗?”
“嗯!”
双方合定,周瑞家的离开后,这十人趁着天黑,摸悄南下。
皇宫!
戴荃将太上皇原本赐婚的事情,又改成赐妾告知庆元帝。
“你说父皇此举是否是在提醒贾家?”庆元帝闭目思索,按照的预测,自己将贾元春赐给别人当侍女,太上皇应该会为了他忠实的追随者找回面子,也就是赐婚什么的。
如今只是赐妾,那么应该是有问题,戴荃低身:“陛下,老奴觉得应该是废太子的的原因。”
庆元帝闻言,突然就想明白了,废太子造反时,贾家临阵倒戈,这事他不信太上皇会忍下去,虽然贾代善两兄弟交权病逝,又恩赐贾赦袭爵,当时他还以为太上皇就如此放过对方。
“原来如此。退下吧!”
“是!”
想明白之后,庆元帝也懒得理太极宫那边了,至于吴安此人,目前还只是个秀才,后面看他是否能进考顺利了。
贾元春被他安排出去了,也算是替自己的皇后解决了一个麻烦,毕竟甄家老太妃时常在太上皇耳边吹枕边风,让他纳了贾元春,可是他明知对方不怀好意,这些年来一直找不到机会处理掉贾元春,如今给了吴安,对方还和甄家有仇,到时候说不定还是自己除去甄家的帮手。
……
船只飘在江上,贾元春一双玉足撅着,整个人侧躺在卧榻上,睡也睡不着,心中有事,担忧未来。
清晨!
元春倚着窗沿,指尖无意识地拢着袖口的绣边,眼望江水滚滚,雾气氤氲,水天一色,竟叫人辨不清方向。
她静立许久,才低低吸了口气,掀帘缓步回舱。
船身微微晃动,屋内檀香未散,张监管坐在桌前,喝茶静神,见她进来,抬头笑道:“外面风大,贾姑娘不好好歇着,来找咱家,有事吗?”
贾元春垂目福了一礼,手仍拢着衣袖,迟疑片刻,方言:“原不应打扰张公公的,只是……元春想了解一下未来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索性便来求公公解惑,叨扰之处,还请公公见谅。”
张监管点头,见她说话动作还是小心翼翼的,显然出了宫里,一时半会还不适应。
端起茶盏慢饮,半晌,才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道:“贾姑娘如今出了宫,所有行为可以自然些,不用小心翼翼的,何况你出身荣国府,说不得以后要大富大贵。”
贾元春微微一颤,攥紧衣角的指尖才稍稍松了一下。
张监管抬手拨弄了拨炉上茶盖,轻描淡写道:“皇上的恩旨已下,姑娘自此便是吴大人屋里人,纵然先前是公府贵女,如今却须认清自己的去处。”
贾元春眼睫轻颤,指尖微凉,心下却明白,他这话是叫自己放下往日身份,不可再提宫里,也莫要再以贾家千金自居。她嘴唇轻抿,未再开口。
“这是你想知道的,拿去看看吧。”张监管从袖中取出一只封口整齐的信封,轻轻搁在桌上,推向贾元春。
他也不好继续说得罪人的话,毕竟吴安此人日后要是飞黄腾达起来,作为他的女人,定然也是贵人,自己一个宫中阉人,做事须得谨慎。
贾元春垂目望去,信封上并无字迹,她抬眸看了张监管一眼,见他端起茶盏,不再言语,便微微一福,伸手取了信封,“元春就不打扰张公公休息了!”
“嗯,去吧!”张监管点头。
小心揣入袖中,转身缓步退下。
缓缓退出屋舱后,来到外面心里瞬间感觉轻松多了,看了看手里的信封,有种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自己的未来。
回到客房,关好房门,她立刻取出信封,指尖一紧,将封口拆开,取出几张信纸摊在桌上,细细阅读。
纸上字迹端正,言语简练,开篇便言及吴玄安身世,广宁县人,幼时以打猎为生,后凭己力挣得不扉身家,又得学业秀才功名,后因救灾、筑城有功,名声渐显,连皇上亦有所闻,故而赐荣。
再往下看,则是吴玄安所创橡皮筋、灰泥之事,以及在广宁县的行事风格,什么待工人宽厚,做事稳妥,且最难得是,从无纳妾之举,未有淫念之事。
贾元春看完最后一字,指尖不觉松开,轻轻吐出一口气。她手执信纸,怔怔望着烛火,半晌,方将信纸折好,重新收起。
虽说自己乃被赐予之人,已是身不由己,但好歹,这位未来的主子,尚算是个可安生之人。
广宁县,恢复之后,与以往也大为不同,各处建筑用起了泥瓦,原来因为水泥的大量生产,吴玄安建议重建的房屋等,全部用水泥来修建。
百姓们看到修建好的房屋结实耐用,各自纷纷响应。除了一部分有钱人家还继续用以往的奢靡木雕建筑外,大部分穷人都选择水泥建造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