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天气依旧闷热,天空中的云彩愁云密布。贡院前的气氛愈发紧张,书生们随着消息的传来,聚集在榜单的旁边。
几个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气氛异常嘈杂。吴玄安站在人群的后面,冷静地等待着榜单的揭晓。
忽然间,一声洪亮的叫声划破了空气,“桂榜揭晓!”
“头名解元,广宁县吴安。”
叫声一落,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下来。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写着吴安名字的榜单上,空气仿佛凝滞了。
旁边的学子立刻传来低声的议论声:“吴安?广宁县的那个秀才?他竟然高中解元了?”
“真是他!当初水泥发明的事我们都知道,听说他能发明水泥,用来铺路,广宁县世外桃源的模样都出自他的杰作。”
另一个士子也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吴玄安的名字在众人之间迅速传开。这个原本在乡下小有名气的学子,经过这次乡试,彻底走进了仕林圈子,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街道热闹非凡,商铺两旁的行人络绎不绝。
“吴解元,真是了不起!”一位老学子走过来,拱手道。
吴玄安微微一笑:“多谢夸赞。”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谦逊,桂榜题名在他意料之中,但心中还是挺爽的。
这时,身旁的元春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自豪:“郎君,恭喜!”
吴玄安看了她一眼,笑着:“回家再恭喜!”
元春:“嗯!”
两人并肩走在街头,街道两边的行人纷纷侧目,低声议论着解元吴玄安的名字。
“广宁县的解元!”有人在远处指指点点。
“是他!”
一个穿着书生装的年轻人低声说道,显然认出了吴玄安,“传闻他说过,他研究的水泥,能让路面更耐久,这才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另一人笑道:“是的,竟然有如此才智,能发明这种利民之物的文人,看来将来不仅仅是学问好,奇思妙想也很厉害。”
言语间充满了敬佩和赞叹。
吴玄安微微一笑,默默地走着。就在这时,一名老者带着几分惺惺作态,走到他们面前:“解元,恭喜恭喜。”
“谢老先生。”吴玄安恭敬地回道。
“能考中解元,真不简单,想来你定是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老者的言辞十分客气,但眼中闪烁着某种复杂的光芒。
“过奖了。”吴玄安微笑答道,他已猜到这人可能是某个想借机结交的官员或是豪门中的人脉。
他并未表现得过于热情,只是维持着礼貌的微笑。
晚上,吴玄安和元春回到他们暂时居住的两进院,坐在窗前,眺望着外面灯火通明的街道,心中若有所思,“这名声太露,也不是件好事!”
元春看着他,温柔开口:“郎君,今天高兴吗?”
“有些疲惫了。”吴玄安摇了摇头,“今天这一路走来,大家的眼光,既有仰慕,也有觊觎,恐怕并不安稳。”
元春坐到他旁边,轻声道:“但无论如何,郎君得解元之位,自然有人关照。”
吴玄安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深情:“是啊,要不借元春你家的名头挡一挡?”
“贾家名声不好,我不愿郎君用这个。”元春低下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怎这么说,算是胳膊肘往外拐了。
“哈哈哈,我也只是一说。”
元春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容,她明白的。
远在京城,皇宫御书房内!
庆元帝端坐在龙椅上,手中捧着吴玄安的考卷。卷面整洁,字迹清晰,文辞间气吞山河,理透古今,几乎每一段落都显露出不凡的才情。
皇帝仔细翻阅了几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轻轻点头。
“这解元之名,倒也担得。”庆元帝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满意。
吴玄安所展现出的才华,确实不负他的期待。这份考卷中,不仅仅是学问上的造诣,更是他对时事的敏锐洞察与远见。
无论是古文诗词的底蕴,还是论述策问的深度,都让他心生赞叹。
他放下卷子,轻轻拍了拍手中的案桌,身旁的戴荃见状,恭敬地站着,等候皇帝的吩咐。
庆元帝思虑几句:“此子有才,可惜了,还要等三年才能赐官!”
戴荃心领神会,知道庆元帝是想立刻给吴安此人官位,让他成为左膀右臂。
贾家大堂内,几位清客围坐在桌旁,香茶轻扬,气氛和悦。
贾政与他们闲聊几句,脸上不时露出笑意。
此时,话题渐渐转向了家中的事情,几位清客面露笑容,恭贺贾政:“政公,听说您的那位女婿吴安,竟是中了金陵桂榜第一的头名解元,真是喜事呀!不仅有才,且门第亦高,真可谓是上门好女婿。”
贾政闻言,心中大喜,脸上也忍不住绽开笑容,顿时有些得意,“哈哈哈,哪里哪里!”
只是一想到元春只是妾室,他心中就有些遗憾!
几位清客继续恭维:“政公能得这样一位好女婿,真是福气,岂止是解元,且将来若是能顺利赴京,定能成大器,不知多么光宗耀祖。”
贾政听得心花怒放,连连点头:“那都是陛下皇恩浩荡,我等须得安谨才是。”
“元春从小聪慧,能得如此良人,也算是我的一大喜事,只是家中逆子不思进取,哎!”一想到贾宝玉,他心中就来气,“吴安年纪轻轻,虽然出身寒微,但一成名便是小三元、子爵、解元名头,恨不是吾子啊!”
贾母院中!
“你们老爷什么事这么高兴?”贾母问鸳鸯。
三春、薛宝钗都在,却不见林黛玉身影,按照正常情况,贾母高乐都会带着女儿一起的。
“回太太,听二老爷那里说,大小姐和吴姑……姑爷在金陵,吴姑爷得了金陵桂榜的头名解元,正高兴呢。”鸳鸯。
王夫人心中一凝,神情有些不自然,贾母看了看她,“老二家的,身子不爽利就回去歇着吧,我这里不用你伺候,有鸳鸯她们几个丫鬟呢!”
王夫人起身点头:“那儿媳就不打扰老太太了。”
贾母点头:“去吧!”
她对这个儿媳有些看不明白了,明明刚刚是一个好消息,怎么入她耳里的表情却是这副嘴脸。
她显然还不知道王夫人派人截杀吴玄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