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人群中有人说道:“佛祖真是心善啊,割肉喂鹰,那可是天下少有的大好人!”
“咱们的陛下也应该像佛祖那般,大开粮仓,免费把粮食分给我们这些百姓。”
又有人附和道:
“没错没错,今日我一定要回家,把家中良田卖了,捐给寺庙,去那里进修佛法,为下一世求得福报,投个好人家。”
李世民听着这些言论,眼皮狂跳,这便是李世民登基后,为何首先对老爹李渊时期的寺庙进行全面清查的原因。
他要求所有寺庙必须有自己亲自加盖的官印,否则便认定为邪教。
当时,这群和尚霸占着良田,整日只顾烧香拜佛,对世事不管不顾。
要知道,乱世初定,新朝刚立,若百姓都跑去当和尚,效仿那种清心寡欲的生活,大唐谈何繁荣昌盛?
而且早年间的那些寺庙,皆是乱世中活不下的人进入寺庙中出家为和尚。
其中混迹了不少土匪恶霸,等到大唐建立,这些恶人在寺庙中也开始为非作歹起来了。
自己那糊涂老爹李渊还说什么要给这些僧人优待,那些杀了人的恶人转眼溜达一圈儿便出家为僧。(举个例子,水浒传的鲁智深)
(不是说鲁智深是恶人,是的确有这个规定,恶人出家便不可抓拿)
若是官府来拿,不好意思,对方放下屠刀,便是善人,你们没有权利抓。
若是执意要抓,那好,他们就抬出唐王李渊的旨意。
如此一来,国中寺庙的僧人,大多成了奸淫贪乐之辈,赌博、吃肉喝酒、奸淫妇女等恶行屡见不鲜。
正因如此,李世民上位后,果断将那些作恶多端的僧人全部严惩,这也使得李世民对佛门好感全无。
要不是原着中的那番恐吓,告诉李世民“你要信我佛教,寿命随便加,此后还不会被前朝之人纠缠”,李世民又怎会对佛门毕恭毕敬?
不过现在李世民可不怕了,每天只是看一会儿便打了个哈欠,回到了自己得金銮殿中休息去了。
又是一日,李世民正打算离开,身旁小黄门匆匆赶来禀报。
只见萧瑀领着两个疥癞的僧人,恭恭敬敬地立于殿阶之下。
李世民目光扫去,开口问道:“萧瑀,你此番前来,所奏何事?”
此时,白墨的注意力全然被这两个和尚吸引。
只见萧瑀上前一步,将自己在大街上偶遇这两个疥癞和尚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李世民道来,着重强调了那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更是要价二千两。
李世民听后,不禁来了兴致,追问道:“那这袈裟究竟有何妙处,竟值这般高价?”
观音菩萨化身的疥癞和尚,当即开始吹嘘起来:“我这袈裟,可是大有来历。”
“穿上它,能免遭大鹏吞食之苦。”
“其材质取自冰蚕抽丝,由仙娥神女亲手纺织,上面闪耀着三天门外透来的元光,散发着五岳山前生就的宝气。”
“重垂镶嵌着西番莲,颗颗悬珠仿若星斗之象。”
“四角上镶嵌着夜明珠,攒顶间更有一颗祖母绿。”
“上边还缀着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以及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 ,集天地珍宝于一身 。”
白墨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好笑,忍不住腹诽:
“对,对极了,可这不妨碍它被妖怪抓走啊。”
“还说有定风珠,若真是如此,原着里的唐僧怎会像风中草芯一般,动不动就被风掳走,这观音菩萨可真能吹嘘。”
观音菩萨仍在滔滔不绝:
“这袈裟,穿上后能惊得诸天鬼神惧怕,光辉映照山川,令虎豹胆寒;投影于海岛,能惊动鱼龙。”
白墨心中又是一阵吐槽:
“防不防鬼神我不清楚,可穿上后能吸引妖怪,这倒是千真万确。”
李世民在金銮殿上,听闻这般说辞,既震惊又好奇,接着问:
“那和尚,你且说说,这九环杖又有何好处?”
观音菩萨面不改色,继续吹嘘:
“这九环锡杖,能永驻容颜,持杖而行,下山脚下自有祥云环绕,上可遨游天地之间,下能直入地府之中,且不染丝毫尘埃污秽,喜伴神僧上山去 。”
白墨在一旁,脸都憋得通红,心中感叹:
不愧是号称不打诳语、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这口才,若是放在前世,妥妥的销售冠军!
观音菩萨讲完后,看到李世民脸上露出吃惊之色,心中暗自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即,她瞧见了李世民身旁由白墨变成的书生,不禁眉头微微一蹙。
这书生竟一脸平静,毫无表情,实在有些反常。
于是,她开口问道:“陛下身边这位,莫不是不信贫僧所言?”
“嗯,我吗?”
“相信,相信,自然是相信的。”白墨强压着笑意回答道。
李世民微微侧身,向白墨传音道:
“国师,朕瞧这东西着实不错,要不朕买下来?”
白墨亦传音回应:“陛下,您不妨以人道气息稍作探查,看看面前之人究竟是谁。”
李世民一愣,旋即便依言探查了一番。
虽说观音菩萨修为已至大罗金仙巅峰,但在人道气息的巧妙遮掩下,她并未察觉到有人正在暗中探查自己。
不多时,李世民的传音再次响起:“国师,此人难不成竟是那南海观世音菩萨?”
此前,李世民便从白墨口中得知是观音在背后布局,却没想到她竟化身成和尚模样,亲自前来推销手中之物,看来应是为陈玄奘准备的。
白墨传音回道:“陛下,收下便是。”
“如今咱们已然引起天庭的注意,估摸再过些时日,天庭便会发兵而来。”
“虽说咱们本不打算让佛门获取丝毫功德,但他们对此并不知晓,当下也没必要与他们交恶。”
收到传音后,李世民便朝着观音菩萨所化的和尚说道:
“大法长老,实不相瞒。”
“朕如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眼下在那化生寺聚集了诸多僧人,正敷演经法。”
“其中有一位德行高深之人,法名玄奘。”
“朕有意买下你这两件宝物,赐予他使用。”
“你且实言,究竟要价几何?”
观音菩萨见李世民已然上钩,便与木叉合掌皈依,口宣佛号,躬身行礼后说道:
“既然这位高僧德行兼备,贫僧情愿将宝物相赠,分文不取。”
言罢,便潇洒地转身欲走。
李世民如同原着那般,假意拉扯挽留,又是要给钱,又是邀请观音留下来吃饭,却都被观音一一婉拒。
待观音离去后,李世民依照白墨的建议,唤来魏征,命他赍旨,宣玄奘入朝,将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交给陈玄奘使用。
陈玄奘穿戴整齐后,文武官员纷纷上前道贺称赞。
李世民在观音离开后,经白墨一番解释,知晓陈玄奘已是己方之人,见他此刻宛如“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一般,心中颇感脸上有光。
当即,李世民让陈玄奘身着这身衣物,返回化生寺继续讲解佛法,筹备水陆法会。
陈玄奘行走在大街上,长安城里,无论是行商坐贾、公子王孙,还是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相观看,啧啧称赞。
陈玄奘来到寺中,寺里的和尚们见状,纷纷跪地叩拜,直呼“地藏王菩萨来了”,而后各自归依,侍奉在陈玄奘左右。
玄奘登上佛殿,炷香礼佛,又对众人感述圣恩。
待一切完毕,众人各自回到禅座。
不知不觉间,红日西沉,玄奘便洗漱一番,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