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已经进入严寒的冬季,不宜再进行户外工作,李小苗打算铺路一事暂停,等到来年开春再继续。
这还得等几个月的时间,如何安排丁大他们,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鉴于他们犯人身份,到底该如何处置,还得朱县令发话点头才行。
主仆两人坐着马车去安和县衙,马车里被香菱放了两床柔软的锦被,里面又塞了汤婆子,很是暖和。
听明她的来意,朱绪知道不能把这些人再推给李小苗,脸上露出难色。
“县衙若是不方便安置,我这里倒是有个法子,就是不知大人敢不敢尝试。”
朱绪想听她能有什么好办法,“噢?说来听听?”
“我要说的方法叫做假释,这些人按理要坐监满三年五年不等,才能刑满释放。
念及他们不是大奸大恶之人,这段时间每日勤勤恳恳的出工,又进行了几个月普法教育,全都表现良好。
再者他们之所以选择抢劫,也是受到水灾所迫,人为因素占主导,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
只要保证他们接下来勉强吃上饭,就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危害。所以我打算给他们结一笔工钱,好好回家过个年。”
她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对于朱绪这个古人来说,无异于虎狼之词,所以边说边观察对方的神色。
果然见他面露惊诧的望着自己,无语,还真被她“荒谬”言论吓到了。
“当然,大人若不放心,可以让他们家人担保赎人,居家期间,活动范围只局限本村,派几名衙役看守。
或者每几日让他们去县衙报道,这样也能得知这些人的行迹。若是出现逃逸,连坐家人。”
朱绪紧拧的眉头才松开,不再抵触李小苗的提议,觉得是个不错的办法。
这样一来,县衙的压力能得到缓解,犯人也能跟家人团聚,调动犯人主动变好的积极性。
一举两得。
“可以,但是必须让家属和里长同时担保才能归家。”
把里长扯进来,李小苗也能理解。
古代奉行“皇权不下县”的封建管理制度,村落属于自治,里长是基层百姓的管理者。
为了表示出他作为县令的态度,又让壮班衙役四人一班轮值留村驻守。
第二日小刘村,吃过早食,犯人们齐聚二房门前的院子等着上工,只有几名衙役看守。
“吁吁吁!”
一早李小苗派了三辆牛车接这些犯人的家属,李大飞这辆走在最前面。马车还没停稳,立即有人从车上跳下来,飞奔朝着人群而来。
“爹!”
丁大衣衫单薄,正跟同村人挤在一起取暖闲聊,猛然听到儿子的声音身子抖了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以前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的人,把家底霍霍完,换成了身上白嫩的膘肉。
经过几个月的劳改,风吹日晒下,一张脸黝黑黝黑的,如同杨树皮,仔细看与脖颈处形成一黑一白明显的反差。
略显臃肿的身材,缩水了两个号,俨然是身材匀称的肌肉男。
“爹!”
这些时日,父母两人都进了牢,家里冷冷清清的,丁牛很想念他们。
他在村里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孤立和欺负,把抢劫面料的过错,全都怪在父母身上。
“要不是你父母,我爹(哥)怎么会被撺掇着干坏事?”
他想辩解,可还没开口,又被其他人纷纷指责,真的吵起来,他们唾沫星子都能把自己淹了。
只能捏紧拳头默默走开。
“胆小鬼!”
“懦夫!”
这样还不解气,捡起地上的石头就朝他身上砸。
被砸的还有他家房子,一到天黑,他紧闭门窗,躺在床上能听到木门被被砸的“砰砰”响。
就连来这里的一路,都要忍受村里人的白眼。
他压下心里的委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以为自己认错了人,茫然的望着人群又唤了一声。
丁大这才喜的双手不停互搓,他平时几乎不管家里的任何事,对这个儿子也鲜少投入精力,父子很少亲近。
好在车上的其他人纷纷大呼小叫的去寻他们的爹或者哥,没人注意这边的尴尬。
“娘呢?”
“你怎么来了?”
父子俩同时问出最关心的问题,丁牛没有朝便宜爹递一个眼神,而是拿眼搜寻人群,入眼都是清一色的老爷们,不见她娘于氏的身影。
“你娘她,她估计还在县衙大牢里。”丁大不敢看儿子火热的眼神,低着头小声道。
虽然砸石头铺路的活苦了些,可干一段时间就习惯了,每餐都能吃饱,还能顿顿有肉,住的还是青砖瓦房,可比坐牢舒服。
这时听到儿子提起自家婆娘,他就想到潮湿阴暗的大牢,因为长年不见光,里面散发着臭气和重重的霉味,只有地沟的老鼠会偶尔光顾。
他们一群人也在牢里呆过几天,自是知道里面的日子不好过。
他也只是替自家婆娘心疼一秒钟,很快就好奇问:“这东家少爷咋把你们送过来了?”
他们把自己看做李小苗雇佣的长工,称呼李大飞就作东家少爷。
“说是家人来接的人可以回家过年。”再详细的他也不知道了。
丁大欢喜,外面再好,都没有自己家住的自在,想到过年又苦着脸,没钱过什么年?
回家接着喝能照亮人的野草汤?丁大的脸更难看了。
身旁的丁牛同样苦着脸,他只见到爹爹,娘能不能也跟着回家过年?
其余人见到家里人,则是一副欢喜的模样,听说不用回牢里去,还能回家过年,更是乐的咧到耳根。
毕竟五十来人的群体,朱绪不放心,亲自跑来警告一番。
“你们戴罪之身,本来应该遭受拘禁。念你们表现尚可,就允尔等归家,无事不得出村惹事招摇,有特殊情况需得跟里长报备。”
得了确实的消息,底下的人望着朱县令眼里冒着星星。
还有更让他们开心的事情。
郑南跟郑云两人刚从银号兑了一筐铜钱回来,足足有五六十两,摆放在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