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力强盛,文化璀璨,在世界上已颇具影响力,然而林羽深知,当下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虽有部分外国使者、学者等来大唐交流学习,大唐也有一些文化输出,但还未形成系统且全面的文化传播格局,若能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大唐的独特风采,定能让大唐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提升大唐的国际形象与地位。
林羽进宫面见李世民,奏道:“陛下,如今我大唐虽昌盛繁荣,然国际文化交流尚显不足,未能尽展我大唐之文化魅力于四海。若能加大力度推动,使各国皆晓我大唐之辉煌,必能让大唐威名远扬,更添光彩。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扬我大唐之国威,传我大唐之文化啊。”
李世民听后,深表认同,说道:“林羽,你所言极是,国际文化交流关乎大唐之国际声誉与影响力,朕允你着手此事,望你能让大唐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林羽领命后,先是从文化使者派遣入手。精心选拔一批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且精通多国语言与文化的官员、学者、艺术家等组成文化使团,派往周边以及远方的重要国家,如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天竺等。这些文化使者身负重任,他们要带去大唐的经典书籍、精美书画、独特的工艺品等文化瑰宝,在异国他乡举办文化展览活动,向当地民众展示大唐的文学、书法、绘画、陶瓷、丝绸等各方面的卓越成就,让他们亲身领略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文化使者们还要深入当地的学府、宫廷、民间等各个层面,开展文化讲座、学术交流、艺术表演等活动。比如,在天竺的学府中讲解大唐的天文历法、医学知识,展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妙;在阿拉伯帝国的宫廷里演奏大唐的宫廷乐曲,表演独具特色的舞蹈,传播大唐的音乐舞蹈文化;在东罗马帝国的民间与当地的艺术家、工匠交流技艺,分享大唐的建筑、雕塑等工艺美学,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在吸引外国文化来唐交流方面,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边境的驿站、往来的商队等渠道,向周边国家散发介绍大唐文化盛景的宣传册、画册等资料,展示大唐的风土人情、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文化场所,吸引外国的文人墨客、艺术家、学者等慕名前来。并且,为来唐交流的外国友人提供周到的接待与便利的交流条件,安排他们参观长安的大雁塔、大明宫等标志性建筑,感受大唐雄浑壮阔的气魄;组织与大唐各界精英的交流研讨活动,让他们能深入了解大唐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脉络。
此外,利用大唐的航海优势,开辟更多的海上文化交流航线,加强与远方岛国以及沿海国家的文化往来。在船上配备专业的文化传播人员,携带各类文化展示品,沿途停靠港口时举办小型的文化展示与交流活动,传播大唐文化,收集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带回大唐,丰富大唐的文化宝库,实现文化的双向互动与交流。
然而,在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文化使者对所去国家的文化禁忌、风俗习惯了解不够深入,在交流过程中偶尔出现一些失礼行为,引发不必要的误解;一些外国友人来唐后,因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原因,在交流互动上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交流效果;还有些国家出于自身政治、文化等因素考虑,对大唐文化的输入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限制了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
林羽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对于文化使者的问题,加强行前培训,邀请熟悉各国情况的专家学者,详细讲解所去国家的文化习俗、禁忌、礼仪等知识,进行模拟交流场景演练,让使者们提前熟悉并掌握应对之法,避免出现失礼行为,确保交流活动顺利开展。
针对外国友人来唐交流的困难,选拔培养更多精通外语的翻译人才,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同时鼓励大唐的各界人士主动学习外语,提高与外国友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交流活动中,安排熟悉双方文化的人员进行引导和协调,通过举办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大唐文化,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
对于部分国家的抵触情绪,派遣专业的外交谈判团队,了解对方的顾虑与诉求,以大唐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对世界文化的积极贡献为切入点,耐心沟通协商,展示大唐文化交流的善意与共赢目的,逐步消除对方的抵触心理,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向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举措的逐步落实,大唐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互动越发频繁。大唐的文化在海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各国对大唐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大唐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愈发光辉璀璨,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彰显出无比繁荣昌盛的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