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政务革新署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魏璎珞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她深知,在权力斗争激烈的宫廷中,平静往往只是短暂的假象。而这一次,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
#### 一封神秘信件
一天清晨,魏璎珞刚处理完一批奏折,便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纸粗糙,字迹潦草,但内容却让她心头一震:
> “贵妃娘娘台鉴:
> 君虽得圣眷,然树敌无数。近日有小人密谋陷害于你,请务必小心提防。若想保全自身与政务革新署,需速查内廷侍卫统领纳兰淳雪之过往。”
魏璎珞眉头微蹙,将信件反复看了几遍。虽然信中并未透露更多细节,但她敏锐地察觉到其中隐藏的信息非同寻常。
“纳兰淳雪……”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那位年轻俊朗、行事低调的侍卫统领。自从他接任以来,一直表现得忠诚可靠,从未引起任何怀疑。然而,这封信为何偏偏指向他?
魏璎珞决定暂时不动声色,先暗中调查一番。
---
#### 纳兰淳雪的秘密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魏璎珞秘密召见了张廷玉。作为朝中资历最深的大臣之一,他对每个人物的背景都了如指掌。
“大人可知纳兰淳雪的来历?”魏璎珞开门见山地问道。
张廷玉闻言略显惊讶:“娘娘为何突然问起此人?”
魏璎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递上了那封匿名信。张廷玉看完后神色凝重,沉思片刻才缓缓开口:“老夫确实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传闻,但从未敢轻易相信。”
“请讲。”魏璎珞目光坚定。
张廷玉叹了口气:“据传,纳兰淳雪并非普通的满洲贵族子弟,而是吴世璠旧部之后。当年吴世璠倒台时,其家族为求自保,将年幼的纳兰淳雪送入宫中充当侍卫,并改换身份以掩盖过去。”
魏璎珞听后心中一凛:“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他的出现绝非偶然。或许,有人故意安排他接近皇上,伺机报复。”
张廷玉点头附和:“娘娘所言极是。不过,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贸然行动恐怕会打草惊蛇。”
魏璎珞思索片刻,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按兵不动,暗中搜集相关线索。同时,加强对皇上的保护,以防万一。”
---
#### 宫中的异样
与此同时,皇宫内部也出现了些许异常。最近一段时间,乾隆帝的身体状况似乎有些不佳,经常感到头晕乏力。太医诊断后表示并无大碍,只需静养即可。但魏璎珞却隐约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皇上近来饮食如何?可曾服用什么特别的药物?”魏璎珞私下询问负责照顾乾隆帝的贴身太监李玉。
李玉回忆道:“回娘娘的话,皇上最近确实喝了一种新进贡的补药汤,说是有助于安神助眠。但这药是御膳房按照太医开的方子熬制的,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魏璎珞闻言顿时警觉起来:“立刻派人去查这批药材的来源,以及参与制作的所有人员!”
---
#### 药材背后的阴谋
经过连夜追查,魏璎珞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这批药材中混入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慢性毒药——“断魂散”。这种毒药初期症状轻微,容易被误认为普通疲劳,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身体机能逐渐衰竭,最终危及生命。
更令人震惊的是,负责采购药材的正是纳兰淳雪的手下!
魏璎珞立即将这一情况禀报给乾隆帝。听完她的汇报,乾隆帝勃然大怒:“好个胆大包天的逆贼!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行刺!”
魏璎珞连忙劝阻:“皇上息怒,此事还需谨慎处理。目前我们掌握的证据尚不足以彻底扳倒纳兰淳雪,若贸然行动,可能会让他狗急跳墙。”
乾隆帝冷静下来,点头道:“爱妃说得有理。那你有何计划?”
魏璎珞胸有成竹地答道:“我们可以设下一个圈套,引诱他露出马脚。届时再一举将其拿下,彻底铲除隐患。”
---
#### 设局诱敌
在魏璎珞的精心策划下,一场针对纳兰淳雪的布局悄然展开。她故意放出风声,声称自己已掌握了某些关键证据,并准备提交给乾隆帝审阅。与此同时,她还安排心腹密切监视纳兰淳雪的一举一动。
果然,没过多久,纳兰淳雪便按捺不住,试图潜入魏璎珞的寝宫盗取所谓的“证据”。然而,当他刚刚踏入房间时,埋伏已久的侍卫们便一拥而上,将他当场擒获。
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纳兰淳雪再也无法抵赖,只得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供述称,这一切都是受某位权臣指使,目的是通过暗杀乾隆帝来挑起朝廷内乱,从而达到颠覆改革的目的。
---
#### 幕后黑手
得知幕后主使者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时,整个朝堂为之震动。这位老臣表面上拥护改革,实际上却一直暗中阻挠,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乾隆帝震怒不已,当即下令将其革职查办,并牵连出一大批同党。经此一役,保守派势力遭受重创,政务革新署的地位更加稳固。
---
#### 风雨之后
风波平息后,魏璎珞站在乾清宫外,望着湛蓝的天空,长舒了一口气。这场危机虽然险象环生,但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只要方向正确,就值得坚持到底。”她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