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成功挫败了纳兰淳雪的阴谋,魏璎珞却并未因此放松警惕。她深知,宫廷斗争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棋局,每一步都可能暗藏杀机。而这一次,新的挑战已然悄然降临。
---
#### 改革的阻力
政务革新署的推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保守派势力依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地方上,许多官员阳奉阴违,表面上支持改革,实际上却拖延执行甚至公然抵制。这种情况让魏璎珞忧心忡忡。
“娘娘,最近收到几份奏折,反映江南地区的赋税改革推行不力。”张廷玉拿着厚厚一叠文书,神色凝重地说道,“当地士绅联合起来,以‘民怨沸腾’为由,要求暂缓实施新政策。”
魏璎珞接过奏折仔细翻阅,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所谓的‘民怨’,恐怕不过是他们自己的不满罢了。”她冷笑道,“这些人世代享受特权,如今改革触及他们的利益,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张廷玉点头附和:“娘娘所言极是。不过,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毕竟江南乃朝廷财赋重地,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魏璎珞沉思片刻,果断下令:“传旨给江南巡抚,命他即刻彻查此事,并严惩带头闹事之人。同时,派遣钦差大臣前往督阵,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
#### 钦差人选
为了挑选合适的钦差人选,魏璎珞召开了紧急会议。朝中众臣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有人提议派老成持重的张廷玉,也有人推荐年轻有为的傅恒。
然而,魏璎珞最终选择了一个人——明玉。
“明玉?”听到这个名字,众人皆是一愣。明玉虽是魏璎珞的心腹,但资历尚浅,从未单独承担过如此重要的任务。
面对质疑的目光,魏璎珞淡然一笑:“明玉聪明果敢,且对改革理念理解透彻。更重要的是,她与我心意相通,能够准确贯彻我的意图。我相信,她一定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乾隆帝听后微微颔首:“爱妃眼光独到,朕也认为明玉堪当此任。”
于是,明玉被正式任命为钦差大臣,带着圣旨和一队精锐侍卫奔赴江南。
---
#### 江南风云
抵达江南后,明玉迅速展开调查。她发现,当地的士绅阶层不仅勾结官府阻挠改革,还利用舆论煽动百姓情绪,试图制造混乱。
“这些人真是狡猾至极!”明玉愤愤地说道,“他们明明是既得利益者,却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混淆视听!”
随行的幕僚建议道:“大人不如先稳住局面,再逐步瓦解他们的联盟。否则贸然行动,恐会激起更大的反弹。”
明玉沉吟片刻,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她公开宣布朝廷的改革决心不可动摇,并承诺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另一方面,她秘密搜集证据,准备一举揭穿士绅们的真面目。
---
#### 关键证人
就在明玉全力追查之际,一个意外的线索浮出水面。一位曾经参与士绅密谋的小吏因害怕受到牵连,主动向明玉投案自首。
“大人饶命!”小吏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小人只是奉命行事,不敢违背主人的命令啊!”
明玉冷冷地看着他:“你若想活命,就如实交代所有事情。否则,本官定将你送交刑部,按律治罪!”
小吏吓得连连磕头,随即供出了士绅集团的核心成员名单,以及他们策划的一系列阴谋。其中包括伪造民情书信、贿赂地方官员,甚至企图策动叛乱等恶劣行径。
掌握了确凿证据后,明玉立刻展开雷霆行动。她带领侍卫突袭士绅聚会的庄园,当场抓获数十名主谋,并缴获大量犯罪证据。
---
#### 胜利归来
消息传回京城时,整个朝堂为之震动。乾隆帝龙颜大悦,亲自设宴款待凯旋归来的明玉,并称赞她为“国之栋梁”。
魏璎珞看着明玉意气风发的模样,心中倍感欣慰。她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仅属于明玉,更属于所有支持改革的人。
然而,魏璎珞也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依旧漫长而艰险,但她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改革的火焰已经点燃,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它熄灭。”魏璎珞站在宫墙上,眺望着远方的天空,目光坚定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