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瑾之散衙回到魏国公府,就被请到了荣寿堂。
一想到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在赵楚两家人的手里,魏瑾之心里对老夫人有气、有怨,也有恨。
这六年里,魏瑾之无数次想问老夫人为何要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为何要害魏国公府到如此地步?
每次看到老夫人,魏瑾之的情绪都会有些失控,但好在他能忍住,没有让自己露出异样。
魏瑾之深吸几口气,稳了稳心神,这才踏进荣寿堂。
“二哥。”魏念慈见到魏瑾之,立马起身向他打招呼。
魏瑾之见魏念慈来了,朝她轻点了下头,然后向老夫人请安。
看到二儿子,老夫人满脸笑容,与看到魏国公一脸冰冷完全不同。
“母亲,您叫儿子来,可是有什么吩咐?”这几年,魏瑾之除了每日请安,平日里很少来荣寿堂。一是因为他太忙,二是因为他不想面对老夫人。
“我有事要问你。”魏国公之前说的那番话,老夫人不太相信,所以特意把魏瑾之叫来询问。
“您问。”
“老四想把雪姐儿说给舟哥儿,老大不同意,说他小儿子入了皇上的眼,皇上日后要给他小儿子赐婚,还说是你跟他说的,可有此事?”
魏瑾之听到这话,眉头皱了下,随即神色认真道:“的确有此事,也是我告诉大哥的。”
“这……怎么可能?”老夫人一脸震惊,“老大的小儿子怎么会入皇上的眼?他不过考中了小三元,又不是大三元?”
听到老夫人说魏云舟不过是考中小三元这番轻视的话,魏瑾之的脸色微微变冷。
坐在魏瑾之对面的魏念慈见他脸色冷了几分,身上散发出来的威严吓得她心头一紧。她赶紧低下头,装作喝茶。
“母亲,什么叫不过考中小三元?”魏瑾之刚回魏国公府的时候就发现老夫人对魏国公和他的孩子非常嫌弃。如果不是他聪明,大哥早就和他反目成仇,“母亲,您是觉得小三元很好考中吗?”
老夫人察觉到魏瑾之的语气有些不悦,刚想说什么,就听到二儿子说:“您可知,大齐建国以来,有多少人考中小三元?咸京城又有多少人考中小三元?”
魏瑾之没有等老夫人回答,继续说道:“大齐建国以来,整个咸京城考中小三元不过数十人。这二十年来,咸京城没有出一个小三元,在舟哥儿考中小三元之前,长年县一百多年间,一个小三元都没有出现过,您还觉得考中小三元很简单吗?”
老夫人是真的没想到咸京城竟然这么少的人考中小三元,更不知道咸京城二十年里没有一个人考中小三元。
“您这么看不起您的孙子考中小三元,为何?”魏瑾之还不知道魏国公已经与老夫人大吵了一架,但听到老夫人方才那番话,他就知道在他回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舟哥儿不是您的孙子吗?”
老夫人不明白自己哪里惹怒了二儿子。二儿子的语气这么严厉,让老夫人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但她不敢说什么。如果换做是魏国公,早就大骂了。
“之前,舟哥儿考中县案首,您不屑一顾,说舟哥儿是运气好。之后,舟哥儿考中府案首,您还是不以为意,儿子以为您是不想让舟哥儿骄傲,故意做出这副模样。”魏瑾之沉声道,“没想到舟哥儿如今连中小三元,您却一副看不上的模样,仿佛谁都能考中小三元。您是不喜欢舟哥儿孙子,还是不喜欢大哥,连带着大哥的儿子们和女儿们,您都不喜欢?”
老夫人偏心魏瑾之,但魏瑾之并不喜欢。自从回到魏国公府,他每日里都很忙,忙差事,忙寻找两个亲生儿子的下落,还要忙着修复他和大哥之间的感情。
他和大哥的感情本来很好,就因为老夫人的偏心,让大哥对他这个弟弟越来越不满,但好在大哥是个讲道理的人,他说的话,大哥能听得进去,这才免于他们兄弟阋墙。
“考中小三元的应该是你的儿子。”老夫人心里替魏瑾之委屈。
老夫人殊不知他这句话狠狠地刺痛了魏瑾之的心。如果是他的亲生儿子,绝不会连简单的府试都考不过。不过,考中小三元就不一定了。
魏瑾之压下涌上心头的愤怒,语气平静地说道:“母亲,舟哥儿是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本事考中小三元,而不是因为他是谁的儿子。还有,安哥儿他们连府试都没有考过,您为何觉得他们应当考中小三元,就因为是我的儿子吗?我当年都没有连中小三元,你为何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儿子就能考中?”
“我这不是替你委屈么。”
魏瑾之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告诉老夫人,都是因为她引狼入室,害得他的亲生儿子被人掉包,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她有什么资格替他委屈。
“母亲,我不觉得委屈,也不用您替我委屈。”魏瑾之右手紧紧握成拳头,手背上的青筋凸出,“舟哥儿连中小三元,我这个叔叔与有荣焉。”
“你……”
魏念慈见老夫人又要和魏瑾之吵起来,赶紧开口打断老夫人,忙问魏瑾之:“二哥,舟哥儿真的入了皇上的眼吗?皇上真的要给他赐婚吗?”
“舟哥儿考中县案首的时候,皇上就看了他的考卷,说的他文章写的好,之后就一直关注舟哥儿。”魏瑾之瞬间恢复冷静,“考院试前,皇上还特意跟我说,他很看好舟哥儿考中小三元,还夸舟哥儿的资质比我这个叔叔好。”
魏念慈闻言,惊得瞠目结舌。
她之前也以为大哥在说大话,没想到却是真的。
我的乖乖,舟哥儿真是了不得,小小年纪就入了皇上的眼。
“母亲,您看不上舟哥儿,但舟哥儿却被皇上看重。”
老夫人被二儿子这句话气的胸口疼。
“母亲,舟哥儿的婚事不是您能插手,我劝您不要打他的主意。”魏瑾之又说道,“母亲,我请您日后不要再偏心儿子,害得儿子失去大哥这个兄长。”
老夫人听到这话,气的眼前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