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走到树下,秋月搬来一张杌子与她坐,珠珠端来一盘烧好的野味。
“念念阿姐,吃这个,我烤的。”女孩说道。
江念笑着接过,一边的秋月“呀——”了一声:“这手怎么伤成这样?!”
只见女人手心凸起几道红肿棱子,隐要渗血的样子。
“我去跟阿郎说,回去罢,这一趟出来也没带药膏。”秋月焦急道。
江念本是特别娇气的一人儿,稍有一点疼就会喊出来,可她这会儿不想被人看低了,再加上刚才真儿来那么一下,她再叫嚷疼痛的话,有些和她争娇邀宠的嫌疑。
“无事,也没破皮,就是被勒了一下,一会儿就消了,你看你小题大做的。”江念取过一根木签子,哆嗦着从盘里扎取一片焦黄的肉,再哆嗦着放到嘴里,慢慢咀嚼。
其实那手心像握着一块炭似的,烧得火辣辣地疼,她却不表现出来。
秋月便不再说了。
这时旁边有一人说道:“看见没,昨日我就说了,这个真儿是个有造化的,不信咱们走着瞧,主子这次回去,定会将她带上。”
又一声音说道:“我看不见得。”
江念一听,暗暗点头,心道,看来还是有明白人,不想那人接着又说:“主子怎会带一个小门小户女子回去,多半会养在外面,也是个趣儿。”
此话一出,旁边之人纷纷迎合。
阿丑见自己的话得到认可,有些得意,忽觉芒刺在背,掉头一看,立即来了个大转弯,对着身边另几个侍从道:“那丫头小模小样的,主子根本看不上,诶——看不上!”
一面说着,眼睛还一面往后瞥,生怕江念没听见,故意把声调扬得老高。
他可是最清楚,自家主人为何在外逗留这般久,战事完了仍不回王庭,不是为了身后这位,又是为了谁?
“丑奴儿,你刚才不还说,养在外面么?这会儿怎么又改口了?”一个侍卫笑道。
“你懂什么,我说养在外面,那是当妹子给些照顾。”阿丑说着扬指点了点周围几人,鄙夷道,“瞧瞧你们这些人,尽想着裤裆子那点事。”
接着响起一片哄闹声,又戛然而止,原是两人一马往这边行来。
呼延吉将马绳甩给侍从,走到离江念不远的一块大石坐下。
斜光中,江念见他额上出了不少汗,雪青色的缺胯袍稀皱在后背,兴是热得狠了,他便松开护袖,敞着袖口,仍嫌不够,干脆把两边袖子捋起来,露出一截沉蜜色劲实的小臂。
一道青绿的身影像雀儿一样飞了过来。
“吉阿兄,喝口饮子。”少女一手提壶,一手擒杯,言语间尽是活泼。
呼延吉便接过茶杯,女子倾下茶壶,倒出粉津的凉饮于杯中。
女子依坐到呼延吉身边的一块小石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慢慢喝着。
“吉阿兄,刚才得亏有你。”少女说着,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瞥了眼江念那边。
这话并没有故意避着江念,一字不差地落入她的耳中,江念有些后悔,今日不该跟了来,显得她十分多余。
可她总是这样,面子比心里的委屈更重要,所以不愿表现出一点点异样,只当没听见那话似的,端坐在那里,吹着树下风。
“阿姑,我再给你倒一杯饮子罢?”秋月说道。
江念“嗯”了一声。
秋月拿起壶,倒了一杯递到江念面前,江念抬手接过,放到嘴边,慢慢喝着。
呼延吉一杯饮尽,将茶杯在指间把玩,两条胳膊搁在膝上,垂下的余光中,见江念手心攥着衣袖,拿杯的手势有些不自然,偏这时,一边的真儿问呼延吉是否再续饮。
呼延吉不知听没听见,没给出回应,起身走到江念跟前,说道:“手给我看看。”
被他发现掌心的勒痕更加难堪,她情愿伤痕不知不觉中恢复,也不想让他知晓。
“我喝茶呢,手心有什么可看的。”
呼延吉不再多话,夺过她手里的茶杯,趁她还没反应,将她的掌心拂开。
“你是真能忍!吭也不吭一声,我看你这双手是不想要了。”呼延吉说道。
江念不经意一瞥,一口凉气倒吸,刚才还只是几道棱子,这会儿已肿成一片,有些地方开始渗血斑。
原本还要去小叶山的,也不去了。
呼延吉带着江念骑马先回,其他人打后。
真儿听说不去小叶山后,未免失落,见呼延吉带江念先走,心里升起一丝怨嗔,却又不好表露。
呼延吉带着江念纵马往城内行去……
马儿并没有行得太急,始终保持着一个不快不慢的速度。
进了城门,找了一家大医馆,让大夫上药包扎,大夫又嘱咐,需好生养几日,千万不要碰水。
江念制备香料哪有不碰水的,没法子,只好向安努尔告几日假,不凑巧,安努尔又去了外城办事,不在徽城,只好找上掌柜的。
掌柜的一听江念要休几日,初时有些不情愿,认为她小题大做,不过就是手上勒了几道红痕。
江念见他言辞闪烁,没个爽利样儿,冷下声调:“掌柜的若是不愿我告假,那我只能走人,左右不能为了赚钱把自己的手给废掉。”
“香工这是哪里的话,你只管休,手上的伤几时好几时来,只是……你也知道,这店里少不得你,香工平日若能抽出空档来走两遭……”掌柜的又赶着说了一句,“当然,不要你动手,只来转一转,你看成不成?”
江念不好再说什么,点头应了,就这样,有了几天闲散日子,其实她也有私心,自打呼延吉住到这里,她有些忽视他了,正巧这几日是个机会,可以多些时间陪他。
待江念兴兴头头地回了桂花巷,经过情姑门前时,被她叫住。
“你还说你阿弟性子不好,这不挺好的,今儿一大早,他二人又去了小叶山。”
“小叶山?”江念反问道。
情姑笑道:“可不是,昨儿你们不是没去成么,那丫头回来就一脸不高兴,这不,延吉今儿带她再去一趟。”
江念愣磕磕地点了点头。
情姑杵了她一下:“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就是才回来,热了一路,有些燥。”说着,江念拭了拭额上的汗。
情姑拉着江念走到自家院子:“你坐,我才泡了些梅饮,用井水浸过,你喝着解解渴。”说着进了屋子,不一会儿端了一个托盘出来,从盘里拿了两碟子细果,又给江念把梅饮沏上:“你今日不去铺子里?”
“才从铺子回来,这不是因为伤了手。”江念端起茶杯,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
情姑溜了一眼江念的手,忧心道:“昨日我那侄女儿回来说了。”
“是我没看顾好她,险些让她从马上摔下来。”江念说道。
情姑给自己倒了一杯梅饮:“你不知道,她家做典当生意的,家中境况怎么说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她又是家里的老小,独独她一个女儿,上面几个兄长,虽不比巨富之家的女儿,却也是娇养出来的。”
江念听这话音越来越偏,只怕再说下去,就要扯到她这边了,果不其然。
“之前听你说,延吉居于京都,有自己的大宅,家中奴仆环伺,骡马不缺,可是如此?”
这话江念说过,当时情姑问她,家中可还有亲人,她便说有两个阿弟,一个在外游历,一个居在京都。
情姑又问她,既然有阿弟在京都,怎么自己只身一人跑到徽城,那个时候江念对呼延吉的气恼没消,便说自己阿弟如今立了大家业,家中如何如何富裕,到头来嫌弃她了,把她赶了出来。
本来嘛,这话也是闲说的,毕竟她租赁着她家的院子,总要说几句来应付。
“问你呢,怎么发起呆来。”情姑拉了她一下。
江念不知该如何回答,都说一个谎需要无数个谎来圆,只好含糊道:“他家也就那样……”
情姑也不知听没听见,摇头播脑地说着:“我见延吉这两日进出身边跟了几个护卫,那些护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养出来的,家况应是不错的,且又是京都人士,我得给我兄弟去信,跟他说一声儿,好让他有个准备。”
不得不说,情姑这人当真精明,之前还当着她的面劝说呼延吉在徽城安家,这会儿见她侄女中意呼延吉,又开始得意呼延吉京都人的身份。
婚嫁之事探听男方家世本不是问题,可此事从头到尾,情姑都把她撇在一边,好似只要她家侄女儿相中人,这事就能敲定。
江念把茶杯往桌上一放:“嫂子,你急着让你兄弟来做什么?”
情姑还没察觉出江念态度的转变,嗔江念明知故问:“让我兄弟来看一看延吉,若是我兄弟也觉着好,就趁热把两人的婚事定下来。”
江念哧哧两声冷笑,站起身:“嫂子,你说什么呢?家中不是没人了,还有我这么个人在,我是他阿姐,不是你家觉着好,这亲事就能定下,我不点头,他是不会娶的。”
情姑从没见江念生恼,忙赔不是:“怪我,怪我,主要我一见延吉,就觉着他好,满心满眼的喜欢,便忘了你这一头。”
话是这么说,可情姑并不把江念的话放在心上,在她看来,江念作为邻里,人是不错的,可说到底同延吉只是养姐弟的关系,没有多深的羁绊和牵制,无需把她当回事。
“嫂子,谢谢你的梅饮,改日你家真儿回安城,我治一桌酒席答谢。”江念不愿多待,话一说完扭身朝院外走去。
院门一开,门前立了两人,正是从小叶山归来的呼延吉和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