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G2失利,尼克斯队大比分0:2落后,纽约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本以为回到纽约后,会迎来难得的休息日,让球员们身心放松,调整状态,备战接下来的主场比赛。
然而,第二天,一则突如其来的训练课通知,却打破了球队原有的计划,让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训练课通知是临时增加的,措辞严肃,语气强硬,明确要求所有球员不得请假缺席。
总决赛赛程安排紧密,基本隔一天就有一场比赛,两场比赛之间,通常会安排休息日,让球员们自主恢复。
即便安排训练课,也多是以恢复性训练为主,强度不会太大。
突然增加如此正式的训练课,而且语气还如此严肃,这在尼克斯队以往的训练安排中,是极为罕见的。
第二天,吕喆如约来到尼克斯队训练馆。
训练馆内,气氛略显沉闷,队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突然增加的训练课,脸上都带着一丝疑惑和不解。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要加练了?”
“不知道啊,短信通知上也没说原因,肯尼教练搞什么鬼?”
“总决赛这么紧张,不让休息,反而加练,这不是瞎搞吗?”
队员们议论纷纷,一头雾水,谁也搞不清楚主教练肯尼·阿特金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伊曼·香珀特主动凑到吕喆身边,和他一起讨论起来。
香珀特和吕喆都是新秀,关系相对比较亲近,有什么疑问,也喜欢和吕喆交流。
“吕,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安排训练课了?而且看肯尼教练那个语气,还挺严肃的,感觉有点不妙啊。”香珀特挠了挠头,满脸疑惑。
吕喆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但事实上,吕喆内心,对增加训练课这件事,是持支持态度的。
通过前两场总决赛的较量,吕喆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尼克斯队输给雷霆队,并非简单的态度问题,而是深层次的能力问题,甚至是战术体系上的问题。
尼克斯队的球风,似乎真的被雷霆队克制住了。
雷霆队在攻防两端,都对卡梅隆·安东尼和阿玛雷·斯塔德迈尔这两大得分点,进行了精准的限制,让他们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而主教练肯尼·阿特金森,似乎并没有太多有效的战术调整,临场应变能力也显得不足。
这导致尼克斯队整体的进攻和防守,都陷入了困境。
如果仅仅依靠吕喆一个人单打独斗,效果只会越来越差,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尼克斯队被动挨打的局面。
吕喆在系统面板中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激励点数, 仅仅只有8763点,距离解锁一枚银色徽章,还差一大截,想要通过提升徽章能力来对抗雷霆队,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对于这堂突然增加的训练课,吕喆内心,既有一丝期待,又有一丝隐忧。
他期待肯尼·阿特金森能够拿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战术调整,帮助球队走出困境。
但同时,他又隐隐感到担忧,以肯尼·阿特金森当前平庸的执教能力,真的能指望他力挽狂澜,带领尼克斯队战胜强大的雷霆队吗?
就在吕喆思绪翻涌之际,他注意到,卡梅隆·安东尼,已经提前来到了训练馆,并且开始投入训练。
安东尼训练得非常卖力,汗水浸透了球衣,但他依然在咬牙坚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投篮动作。
不仅是安东尼,阿玛雷·斯塔德迈尔,甚至连J.R.史密斯,都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努力进行着投篮和简单的掩护跑位训练。
队员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备战,努力提升个人能力。
但吕喆心里清楚,尼克斯队现在最需要的,并非简单的个人能力提升,而是整体战术上的调整和改变。
靠临时的投篮训练,真的能够改变尼克斯队在总决赛中被雷霆队压制的局面吗?
吕喆对此,并不乐观。
上午9:30,预定的训练课时间到。
肯尼·阿特金森姗姗来迟,走进训练馆。
在他之前,尼克斯队的球员们,几乎都已经到齐。
连续两场总决赛失利,而且还是输给了年轻的雷霆队,尼克斯队的队员们,心头多少都有些不服气,甚至带着一丝恼火。
当然,连败也让一些队员感到压力倍增,士气有些低落。
训练馆内的气氛,沉闷而压抑,大家都沉默寡言,各自做着热身准备,没有人主动说话。
但沉默并不代表丧失斗志,事实上,尼克斯队的队员们,内心依然渴望胜利,渴望将总冠军奖杯带回纽约。
只是,面对强大的雷霆队,他们似乎有些束手无策,找不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卡梅隆·安东尼等人,能想到的办法,似乎也只有加练,寄希望于通过增加训练强度,来提升下一场比赛的表现。
但吕喆心里清楚,单纯的加练,恐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还是要看主教练肯尼·阿特金森,能否在战术层面,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刚刚走进训练馆的肯尼·阿特金森身上,期待着他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然而,肯尼·阿特金森走进训练馆后,并没有立刻讲话,而是侧身让开了身后的一个人。
当看清跟在肯尼·阿特金森身后的人时,吕喆不由得一愣,差点惊呼出声:“我去!这不是詹姆斯·多兰吗?”
尼克斯队的老板,詹姆斯·多兰,竟然也来到了训练馆!
而且,詹姆斯·多兰今天还特意穿了一身纽约尼克斯队的球衣,还是一件定制版的专属球衣,胸前印着大大的“doLAN”字样,仿佛是为了刻意拉近与球员们的距离,营造一种和球员们打成一片的氛围。
吕喆心中暗叫不妙,直觉告诉他,詹姆斯·多兰的到来,绝非好事。
果不其然,詹姆斯·多兰一进训练馆,就立刻摆出一副激情四射的姿态,一边拍着手掌,一边大声嚷嚷着:“伙计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打起精神来!”
看到球员们的士气依然有些沉重,詹姆斯·多兰似乎有些着急了,再次提高音量,催促道:“怎么了?都垂头丧气的干什么?给我把精气神都拿出来!打起精神来!”
在他的 “激励” 下,球员们才勉强回应了几声,气氛稍微活跃了一些。
詹姆斯·多兰清了清嗓子,继续慷慨激昂地说道:“伙计们,输了两场比赛,没什么大不了的!雷霆队算什么?啊?才成立几年?五年都不到的小球队!我们纽约尼克斯队,拥有多么深厚的底蕴!我们有什么好害怕的?!”
他挥舞着手臂,声色俱厉地鼓动道:“都给我振作起来!抓紧时间把状态找回来!下一场比赛,一定要拿下!一定要拿下!我们要把总冠军奖杯,留在纽约!!”
詹姆斯·多兰似乎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激情氛围中,他觉得自己是来给球队鼓劲加油的,是来提升球队士气的。
“好了!接下来,我要在这里,陪着你们一起训练!”詹姆斯·多兰“豪迈”地宣布道。
说完,他大摇大摆地走到场边,在一排座椅上坐了下来,然后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训练馆内的每一名球员,仿佛一个监工,死死地盯着球员们的训练。
詹姆斯·多兰内心,其实也有些紧张和焦虑。
连续两场输给雷霆队,而且输得如此窝囊,这让他感到难以置信,也让他对球队的实力产生了质疑。
他简单粗暴地将球队失利的原因,归结为球员们 “精神松懈”,认为只要自己亲自到训练馆“督战”,就能重新唤起球员们的斗志,让球队重回正轨。
但詹姆斯·多兰的这种“亲临指导” ,落在尼克斯队球员眼中,却完全变了味,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监工,一种不信任,甚至是一种变相的施压。
伊曼·香珀特偷偷地和吕喆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和苦笑。
詹姆斯·多兰的突然“驾到”,非但没有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反而让训练馆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尴尬和压抑。
吕喆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叹,这位老板,真是越帮越忙,只会添乱!
肯尼·阿特金森终于开始布置训练内容。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用洪亮的声音,打破训练馆内凝固般的沉寂。
“今天的训练,我们主要进行战术演练!”肯尼·阿特金森的声音,努力保持着平静和专业,但略微有些底气不足。
“希望大家在攻防演练中,更好地熟悉比赛中的战术跑位,以及团队配合,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度!”
肯尼·阿特金森的战术安排,听起来冠冕堂皇,似乎很有道理。
但实际上,吕喆一听就知道,肯尼·阿特金森的战术储备,也就只有这么点东西了。
所谓的战术训练,无非就是一些最基础的挡拆、掩护,以及一些简单的跑位配合。
在防守端,战术更是简单粗暴,主要以盯人防守为主,顶多再加一些针对挡拆的协防延误战术。
这些战术,对于普通的NbA球队来说,或许够用,但在总决赛这种级别的舞台上,面对拥有杜兰特、威斯布鲁克、哈登这种组合的雷霆队,就显得过于单薄和稚嫩了。
更何况,雷霆队已经连续两场比赛,用实际行动证明,尼克斯队的这些“战术”,在他们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训练正式开始。
但训练的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也不知道是因为大比分0:2落后,球员们心理压力过大,还是因为老板詹姆斯·多兰亲自坐镇,如同“监工”一般盯着大家训练,搞得球员们浑身不自在。
总之,今天的训练,尼克斯队球员们的状态,可以用“糟糕透顶”四个字来形容。
注意力涣散,眼神游离,动作僵硬,配合生疏,失误频频。
训练场上,一片死气沉沉,完全没有了往日训练时的活力和激情。
球员们在训练中,也变得异常沉默,缺少沟通,更没有了平时训练时,那种互相喊话、互相鼓励的积极交流。
整个训练过程,就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表演,每个人都在机械地完成着教练布置的训练内容,但心却根本不在训练场上。
看着眼前这毫无生气的训练场景,吕喆内心的绝望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不断积压,越来越强烈。
他原本还对肯尼·阿特金森的训练课,抱有一丝微弱的期待,希望他能拿出一些真材实料,帮助球队找到破解雷霆队防守的办法。
但现在看来,肯尼·阿特金森的战术水平,也就仅限于此了。
指望他能带领尼克斯队在战术层面战胜雷霆队,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样的训练,与其说是提升球队实力,倒不如说是在浪费时间,徒劳无功。
吕喆越训练,心中就越感到绝望。
这种深深的挫败感和紧迫感,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继续这样训练下去,尼克斯队回到主场,依然没有任何胜算,等待他们的,恐怕依然是失败的命运。
总决赛,难道真的要以0:4被横扫的耻辱方式收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