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很快意识到自己持球时间过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球队的进攻节奏。在无法有效突破或者投篮的情况下,他赶紧四处寻找可以传球的队友。可糟糕的是,他此时持球停顿的位置正好在罚球线附近,四周已经被对手严严实实地包围,密不透风。他与队友之间的联系完全被切断,根本找不到一个安全的传球路线。许峰心中暗暗叫苦:“难道真的要强行投篮,然后寄希望于队友们争抢篮板吗?”时间紧迫,来不及多想,他咬了咬牙,立刻起跳准备出手。
他刚跳起来,皮尔斯也紧跟着跳了起来,同时大手一挥,朝着许峰手中的球狠狠盖了下去。皮尔斯的动作又快又狠,试图彻底封死许峰的投篮空间。就在起跳的瞬间,许峰眼角的余光瞥见麦迪已经斜插过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赶忙使出自己的拿手绝技——“变投为传”。由于体力下降,他的出手速度比平时慢了一些,导致球被皮尔斯的手碰到,但好在球还是朝着麦迪身前飞去,只不过传球方式从直传变成了击地传球。篮球在地板上反弹后,准确地飞向麦迪。
麦迪顺势抄到球,面对戴维斯的阻拦,他毫不畏惧,强行起跳,身体如大鹏展翅一般直接飞向篮筐。这时候,凯尔特人的两名内线球员都被麦迪的起跳吸引,一名球员迅速冲过来夹击,另一名则努力与姚明卡位,试图争夺可能出现的篮板球。然而,麦迪这一次却没有选择上篮,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极为狭小的空间里,展现出了他高超的球商和技巧。他巧妙地将手轻轻一拨,篮球从那个起跳夹击他的内线队员腰侧飞了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正好落到了姚明的手里。姚明此时只面对一名防守球员,哪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只见他猛地暴起,双腿用力蹬地,身体高高跃起,一记势大力沉的重扣,篮球被狠狠砸进篮筐,成功拿下两分,结束了这次艰难的进攻。
这次进攻,最终由姚明完成得分,麦迪巧妙传球,而发起者则是许峰。虽然皮尔斯的防守整体较为成功,大部分时间都限制住了许峰的发挥,但运气稍差,让许峰成功串联起了这次进攻。尽管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其中有运气成分,但皮尔斯却固执地把这次进攻的成功归咎于负责防守许峰不力。在接下来的进攻中,皮尔斯彻底爆发,像是被激怒的野兽,拼尽全力,每一次进攻都充满了攻击性,打得许峰苦不堪言。
好在范甘迪一直密切关注着场上局势,及时发现了许峰的困境。他意识到许峰已经难以独自阻挡皮尔斯的强大进攻。于是,范甘迪马上做出调整,换上安德森,换下阿尔斯通。范甘迪精心安排麦迪掌控球权,让安德森在防守对方组织后卫的同时,协助许峰夹击皮尔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限制皮尔斯的发挥。
安德森不愧曾是被乔丹看好的球员,即便因伤病影响,状态大不如前,但他一上场参与夹击,许峰立刻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减轻了许多。安德森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防守意识,与许峰形成了有效的防守配合,成功地压缩了皮尔斯的进攻空间。
而此时凯尔特人队的组织后卫迪考,在这种严密的防守布局下,获得的出手机会寥寥无几。球权基本都集中在了皮尔斯和戴维斯两人手中。戴维斯在第三节一开始疯狂爆发之后,那股疯劲逐渐消退,又变回了那个有些莽撞的愣头青。他在场上虽然依旧活力满满,不停地奔跑、抢球,但却在不断地浪费着自己的体力和球队的进攻机会。他常常在不合适的时机强行出手,或者盲目地突破,导致球队的进攻效率低下。凯尔特人队真正具有威胁的攻击点,几乎完全集中在了皮尔斯一个人身上。
而皮尔斯似乎铁了心要在这一节打出气势,即便面对许峰和安德森两人的夹击,他依然毫不保留体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倾尽全力。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无尽的斗志,每一次进攻都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每一次防守也都全力以赴。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皮尔斯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刃,多次成功撕开火箭队的防线,强行得分。而且,他利用自己灵活的脚步和强壮的身体,在进攻过程中还造成了安德森两次犯规。
许峰一边努力防守皮尔斯,一边抽空看了看场上的计时器,离第三节结束还有两分多钟。他心中暗自思忖:“照你现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我就不信你皮尔斯到了第四节还能保持体力不疲劳。篮球比赛是四节的较量,可不是这一时的逞强。”许峰深知,皮尔斯现在越是拼命,后面体力透支的风险就越大,只要火箭队能稳住局势,等到第四节,或许就能迎来转机。
此时的火箭队,虽然在比分上以78比71领先凯尔特人队7分,但每一位队员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清楚,凯尔特人队绝不会轻易放弃,尤其是皮尔斯,他肯定会想尽办法缩小分差。在接下来的两分钟里,双方都加强了防守强度,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胶着状态。
凯尔特人队的其他队员也在皮尔斯的带动下,逐渐提升了防守强度。他们不再轻易给火箭队得分机会,每一次防守都拼尽全力。火箭队这边,球员们也深知局势的紧张,更加注重团队配合,尽量减少失误。麦迪掌控着球权,不断寻找着进攻的机会,他巧妙地利用队友的掩护,突破、传球,试图打乱凯尔特人的防守节奏。姚明在内线也积极拼抢篮板,为球队争取二次进攻的机会。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比赛的气氛愈发紧张。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引发他们的阵阵惊呼。凯尔特人队的球迷们大声呼喊着口号,为球队加油助威,希望皮尔斯能带领球队实现逆转;而火箭队的球迷们也不甘示弱,用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为自己的球队鼓劲。
终于,第三节结束的哨声响起。火箭队的队员们长舒了一口气,暂时保住了领先的优势。但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第四节。凯尔特人队的队员们则带着不甘回到替补席,他们在休息时一定会调整战术,准备在第四节发起更猛烈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