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集团将东南区的地块全部出手的消息一传开,宁海市场上顿时炸了锅。
当初远景集团拿下这些地块时,就已经够戏剧性了——瞒天过海,商业手法令人瞠目结舌,几乎成了商界的一段传奇。
如今,大家本以为他们会大干一场,把东南区开发成自己的金字招牌,谁知他们竟然选择悉数出售,一块不留。
这反转来得太快,像一出戏刚开场就匆匆落幕。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那场谈判还有一堆国企高管在场,消息很快传得满城风雨。
收购价格曝光——当前市场价的两倍!
这意味着远景集团几乎是套现走人,短短时间内通过这笔交易赚了盆满钵满。
巨额现金到手,利润狠得让人咋舌。
可这收益是好是坏,见仁见智。
远景集团虽然拿到了钱,却几乎丢掉了宁海所有的地块,等于从宁海的房地产市场彻底退场。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随着两个项目的落地,东南区地价未来还得再涨一波,土地开发成物业后更是利润可观。
远景集团这波操作,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亏了,赚了眼前的小钱,丢了长远的大利。
不过,接下来的交易很快让事情明朗起来。
宁海市国资委和财政局牵头,联合几家国企成立了城投公司。这些公司通过融资,接手了远景集团的地块,还顺带拿下了一些抵押的金融产品。随后,又用这些金融产品进行二轮融资。
经过这两波操作,城投公司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账面好看得让人眼红。至此,大家才恍然大悟:远景集团的地块被国企化了。
这不是胡鞍山能挡得住的,能以市场价两倍卖出去,已经算是极限操作了。
李岩顺势上位,成了宁海国投的董事长,负责统一协调东南区土地的规划、开发和招商工作。
一时间风头无两,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各种场合,鼻子上那滑稽的面罩都成了他的标志。
远景集团则带着赚来的巨额现金,暂时退出了宁海商界的视线,十分低调。
乐家超市重新开业,经过前段时间的连续闭店,人气受了点影响。
陈朔和林悦回来后立刻推出了一波促销——满减、买赠、会员积分翻倍,还请了几个人偶在店门口发传单跳舞。
没几天,超市门口又热闹起来,顾客熙熙攘攘,人气很快被拉了回来。
这天,胡鞍山来到陈朔的办公室,感慨道:“还是做零售爽啊,兄弟。你看这超市,开门就有客,关门就数钱,不像房地产,拿块地得操心多少事?规划、审批、融资、施工,哪一步不得掉层皮?有时候地拿下来还得捂几年,等政策、等市场,钱砸进去也不知道哪天回本。零售多好,现金流哗哗地进,顾客一买单就见钱,风险还小。只要东西好,服务到位,生意就跑不了。房地产那是玩命的买卖,咱们这才是过日子的营生。”
陈朔靠着办公椅,笑了笑:“说得倒轻巧。零售也有零售的麻烦,库存、供应链、竞争对手,哪样不得盯着?不过你说得对,现金流是硬道理。”
胡鞍山喝了口咖啡,放下杯子,眼睛一亮,问:“咱们远景集团现在现金堆成山了,接下来干点啥好?你给拿个主意。”
陈朔端着咖啡杯,看了胡鞍山一眼,随口问道:“怎么,东南区的地以后不打算接回来了,还是想彻底改行?”
胡鞍山靠着沙发,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点犹豫:“说实话,我也有点拿不定主意。我对房地产这行还是挺有感情的,当初拿下东南区那几块地,我是真想好好开发一把,把它做成咱们的招牌。可经过这事儿,我又有点心灰意冷。你说费尽心思弄来的地,最后还不是被人家一句话就收走了?有点不甘心,又有点累了。”
他顿了顿,感慨道:“好的市场环境真他妈太重要了。一个能让企业家放开手脚干活,而不是成天提心吊胆的环境,才能真把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次的事儿让我看透了,有时候不是你努力就行,得看风往哪边吹。”
胡鞍山这话说得真情实感,他早年靠着发改委的老丈人起家,虽说借了点势,可他对权力这东西一直是敬而远之,能不沾就不沾。
这回的事儿,算是彻底给他上了一课。
陈朔放下杯子,笑了笑:“随便你吧。你要是还想接着开发东南区,那就把现金留好,攒着劲儿等机会。如果真不想搞了,就跟我一起干物流业。”
“物流?”胡鞍山一愣,眉头皱了起来,没太听懂。
他放下咖啡杯,盯着陈朔,脑子里飞快转了几圈。
物流这行,在他眼里实在没啥搞头。
他清了清嗓子,疑惑道:“兄弟,你认真的?物流这行我咋看都不靠谱啊。管理成本高得要命,仓库、车辆、人工,哪样不要钱?账管不好就是个无底洞。还有资产负债表,看着就不利于融资,轻资产是轻,可银行一看你没硬东西抵押,谁给你贷款?再说市场前景,物流不就那么回事儿吗?拉货送货,能翻出什么花样?我看也就是个苦力活,赚点辛苦钱罢了。”
陈朔听他一通分析,忍不住笑了一声,靠回椅背,慢悠悠道:“管理成本高,咱们可以压缩。这方面老胡你有特长,房地产那么复杂的成本管理你都能搞定,何况物流?至于融资,不用担心,物流不是重资产行业,现金流才是王道。只要生意做得活,银行自然会来找你。市场前景嘛,我跟你看法不一样。依托电商,未来物流行业会有一个井喷期。”
胡鞍山问:“电商?就是你弄的那个在手机上买东西的程序?”
他想起陈朔之前提过几次,说什么线上购物是大趋势,可他一直没当回事儿。在他看来,买东西不就去店里挑挑拣拣,谁会盯着个小屏幕点来点去?
陈朔点点头,嘴角一扬:“对,就是那个。以后人买东西,不用出门,手机一点,货就送到家。物流就是这中间的命脉。你想想,全国多少人,多少货,得多少车多少人去送?那是个多大的市场?现在看着不起眼,可再过几年,你等着瞧吧。”
胡鞍山摸了摸下巴,半信半疑:“你这么一说,倒是有点意思。可这玩意儿真能成气候?我还是觉得有点悬。”
陈朔眼底闪过一丝笃定:“信我没错。房地产这行,咱们现在是退了,可手里有钱,不能闲着。物流是个好路子,门槛不高,现金流快,还能跟咱们的超市搭起来。你要是还惦记东南区,那就留点钱盯着风向,哪天风头对了再杀回去。两条腿走路,怎么样?”
胡鞍山沉默了一会儿,眯着眼琢磨了半天,最后一拍大腿:“行!听你的,物流咱试试水。东南区的事儿先放放,等我缓口气再说。”
他咧嘴一笑,端起杯子跟陈朔碰了一下,“兄弟,还是你眼光毒,这回我跟你赌一把!”
陈朔笑笑,没多说,眼底却藏着一抹深意。未来的路,他比谁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