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这庄户奴仆也是可怜,段家大郎快三十了,还没个名字。
平日里大家就段老大段老大地叫着。
赵北辰收了他做亲兵,便赐名唤作段长梁。
周飒也收了个婢女,那被卖入青楼的严家姑娘。
果然如赵北辰预料,回家没两日,就跳湖自尽,被救上来后,又绝食寻死。
周飒知道这姑娘经历不堪,在小岩庄抬不起头做人,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有心帮她一把,让她去罗家村跟着王婶干活。
周飒让齐叔把人带来,问她可愿意去罗家村。
“那里没有人认识你,也没人知道你的过往,我只告诉她们你是我买来照顾家里两个孩子的,你可愿意?”
严姑娘低头,眼泪如珠般滴落地面。
她怎会不愿意?自己过往那般不堪,东家竟没有半点嫌弃之意。
还把她放到小少爷和小姐身边伺候。
她说不出话来,抹着眼泪频频点头。
周飒叹一口气道:
“你既然去了,便不可再有轻生之念,不然倒拖累了帮扶你的人,懂吗?”
她没提王婶过往之事,这两人命运相似,在一起必然能有共鸣。
相互扶持,日子总会过好的。
严姑娘终于止住哭声,磕了个头,低声道:
“多谢东家给小女子一条活路,还请东家赐名。”
她原本在家就叫严大丫,去了青楼,老鸨给她取了个名叫柳仙儿。
这个名字自然不能再用,是她一生的耻辱。
周飒想了想道:“就叫青松吧,不畏严寒,傲立悬崖之上,你可懂我的意思?”
青松点头,大声道:“多谢东家赐名,青松一定好好活下去!”
送走严青松,周飒心情有些不好。
赵北辰知道她,为天下苦命女子而不平。
这世道确实不公,可他身为男子,是既得利益者,什么话都不能说。
左右为难,又心疼飒娘难过。
倒是周飒自己想开了。
“看不见就算,看到了就帮一把。”她笑着说。
忽忽又过了半月,整个三月,果然一滴雨都没下。.
原本春雨贵如油的季节,庄稼都等着降雨滋润。
农户们盼雨水如盼亲爹娘一般,到最后没法子,有人搁路边设香案求雨。
这时候都感念林都督圣明,年前就征徭役,开挖河道,引水灌溉。
河道两岸村镇已经开始往自家村里挖渠,预备着引水。
只不知雪山之水究竟何时能来,天天都有人上河道边守着,盼着。
周飒和赵北辰也着急,可往云定湖最后那段都是砂石,坚硬无比。
民工兵士挖了半个月了,每日进展不过数丈。
最终还是周飒夜半发力,用神力疏通了最后数里路的河段。
次日两人上悬崖,将云定两州河道泄洪口开挖出来。
河水汹涌而至,沿途百姓几近癫狂,扑通跳进河里。
全身湿透又爬出来,跪拜在地,山呼都督万岁,神武娘子万岁。
林都督和老将军心中暗惊,万岁这两个字可不是好念的。
恐怕传到京城,圣上更要起猜忌之心。
赶紧让兵士们去驱散众人,让乡民们赶紧挖渠引水,灌溉庄稼去。
赵北辰倒无所谓,反正明年春叛军入京,后年天下大乱,西南三府终归是要反的。
周飒就更无所谓了,她如今走到哪里都是团宠。
乡里人没有啥好东西,一把新鲜菜,一篮子花生,都是心意。
她也不嫌弃,遇到穷苦人家,有病的给看病买药,没衣裳的给点银子买衣裳。
遇到小孩就不给银子,买些糖果点心,娃娃们能开心一整年。
老百姓都知道,这河道是神武娘子开挖的,见了她都奉若神明,称她菩萨娘娘。
周飒视水流速度与流量,将云定两州的泄洪口扩大了两次,到四月底,云定湖终于蓄满。
河道两岸也挖出几十条小溪小河,整个西南三府被网格一般的水路环绕。
倒有点江南鱼米之乡那风情。
虽然两个月没下雨,田地里庄稼却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到秋播时,全云州府都会换成新稻种,等明年整个西南三府就会遍布杂交稻。
平民百姓也能吃上白花花的大米饭,不再挨饿。
周飒看着绿油油的水稻秧苗,心中喜悦,难以言表。
这日子,比在末世杀丧尸,可有滋有味多了。
林霄月的婚事定在腊月二十六,按理最迟五月底该出发了,
带着嫁妆车队一路慢行,得四五个月才能进京。
赵北辰他舍不得与飒娘分离,哪怕一日不见,也如隔三秋。
这次进京,没有半年回不来……
他闷闷不乐,周飒扯着他腮帮子,让他笑一笑。
“北辰哥,你最近老是这样拉着个脸,咋了?有啥烦心事?”
赵北辰说自己要进京,两人得分开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周飒奇怪地问:“你去京城,不带上我?”
她心里一直觉得,北辰哥去哪,自己肯定也会跟着去,从来没想过两人会分开。
再说,她穿越到这个时空,还没离开过西南三府呢,京城……她也想去逛逛好吗!
北辰哥竟然不打算带她,哼!生气了!
赵北辰早就笑得花开一般,眼底眉梢都是欢喜。
飒娘愿意跟他一起进京!太开心怎么办,恨不得长出个尾巴来,朝飒娘摇两下!
赵北辰周飒和老将军林霄云密谈了几次,四人不谋而合。
借着送嫁之名带死士进京,将林家亲眷带回西南,避开明年开春的反王之乱。
此行风险极大,行事需万分隐秘。
赵北辰与老将军商定,由他和林霄岩带着蒋鑫肖强和张少武,领一百林家军死士,护送进京。
周飒则带几个女子护卫,扮作霄月的随身丫鬟,进内院护卫女眷。
此事议定,周飒两人回了罗家村。
周飒原本想全家举迁到云州府宅子里过活,可南瓜不想离开谢先生。
“娘,我得跟着先生读书,我都开始读《大学》了……”
王婶和青松都也不愿意去云州府。
“二柱他夫妻俩养猪场干得不错,我想留在罗家村,也能帮衬着他们点。”
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她舍不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