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关,山省锁钥,依山而建,和绵延数百里的群山完美融为一体,自古就是山省抵御游牧民族从冀省平原入侵的重要关隘。
当年闫龙池占据山省的时候,就在此关部署重兵,夸口能够抵挡十万日寇,阻挡日寇铁蹄进入山省北部区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受闫龙池重托的将领受了鬼子贿赂,仅仅是在关上抵抗了不到一周,就主动献关投降。失了白山关,鬼子大军挥师直入山省北部,山省北部仅剩的部队经历几次大战,最终不敌只能退入邻省。
失了山省北部,山省等于是大门洞开,鬼子从北挥师往南,和由南向北的另一路鬼子大军汇合源城地区。闫龙池的主力部队遭到鬼子前后夹击,很快就被打得丢盔弃甲,无奈只能一路西逃,同样躲进了邻省,靠着大河天险,才避免被日寇全歼。
至此之后,山省几乎全境沦陷,抗日力量只能在偏僻的山村建立抗日基地,用打游击的方式,证明山省人还没有放弃抵抗侵略者。
一直到陈常青异军突起,虎贲军经历一系列血与火的洗礼之后,再次来到白山关脚下。
“还好咱们这是从西往东打白山关,要是从东往西打,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看过白山关地势后,已经升任第一旅参谋长的许闻一脸庆幸地说道。
站在他身边,依旧举着望远镜观察白山关的陈荣祖心里也冒出同样的想法。
这白山关就建在两条山脉中间,将两条不同叫法的山脉连成了一体。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可以说是飞鸟难渡。偏偏在白山关这里留出一个口子,沟通冀省和山省两地。
“也怪那闫龙池识人不明,用人不当,这样重要的关隘竟然交给一个心志不坚之辈看守。
这关城全部由巨石垒砌城,听附近的老人说,墙厚足有数米,关隘上面甚至能够跑马车。
你说如果当年守关将领不主动投降那该多好,鬼子就是用重炮轰上一个月,都不见得能把它炸塌。”
听许闻的话,陈石头也是叹了口气,摇着头颇为遗憾的说道:
“国家积贫积弱,多灾多难。板荡之时,最是考验人心。大宋面对外敌入侵,有岳王爷这样忠心耿耿,一心恢复中原的忠臣,自然也难免有秦桧这样卑躬屈膝,讨好外敌的奸臣。
就像现在,面对倭寇狰狞,有周、顾、朱、梅、陶、罗、胡、二陈和张等人想要妥协投降的低调俱乐部。同样也有像咱们将军那样,远渡重洋都要回国,捐钱捐物甚至捐出生命都要誓死抗日的爱国人士。
华国四万万人口,如果真能做到上下一心,不分你我,齐心抗日。区区倭寇弹丸之国,又哪里能够轻易的夺下咱们的半壁江山。”
听着陈荣祖的一番分析,许闻也不由露出一些诧异的神色。
“想不到旅长你现在都能说出那么多道理来,这可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陈荣祖放下望远镜,回首看了一眼来时的方向,也是颇为感慨地说道:
“这是将军对我的教导。
他常跟我说,除了识字,就是要读史。
只有读史,才能明白咱们华国人数千年来的风雨历程,才能明白咱们这一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坎坷。
他常说自己降生在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见证这个民族从泥沼里一点点爬出来,重新站起来,再次站到这个世界岛的最高处,恢复咱们祖先的荣光,然后超越咱们的祖先,为后辈树立一个更高,更牢固的高峰。”
说到这里,陈荣祖做了一下深呼吸,随即再次开口。
“所以,今天这一仗,咱们无论如何都得把白山关夺回来。
这是咱们挣扎脱离泥沼的第一步。”
“好,我们一起努力!”
……
轰隆隆!轰隆隆!
持续不断地炮击,在白山关周围不断响起。
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了白热化。敌我双方的火炮一整天几乎就没有怎么停歇过。
仗着地利优势,驻扎白山关的菊池联队哪怕少了一个大队的兵力还能和关隘外面的虎贲师第一旅打得有来有回。双方在这白山关打了将近十个小时,一直到太阳下山,关外的第一旅才退了回去。
联队长菊池正也是这个时候,才有空闲的时间,跑到营地内查看麾下士兵的伤亡情况。
“大佐阁下!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刚到临时伤兵营地,负责伤兵医疗救护的森田中佐连忙过来敬礼问候。菊池正板正地回了一礼,这才随口问道:
“士兵的伤亡情况怎么样?医疗物资是否还充足?”
森田中佐翻开手中的统计文件,向菊池正汇报他今天统计出来的伤兵和阵亡士兵记录。随即又向菊池正说道:
“大佐阁下,战事太激烈,我们这边的医护人员有些忙不过来。
许多士兵急需要进行手术,可白山关内能够做手术的医护人员也就那么些人。很多士兵根本等不及手术治疗,就失去了生命。
而且,我们联队储备的医疗物资也有些不足。源城司令部那边已经很久没有给我们这边补充足够的医疗物资。以现在的储备,明天估计就要出现纱布之类的医疗物资短缺了。”
菊池正闻言,顿时眉头紧锁。
源城司令部很长时间没有补充医疗物资的事情,他也是了解过的。当时负责后勤的参谋就有跟自己提过。自己也有打电话到源城司令部那边找筱田司令官了解过情况。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帝国在南洋开辟了新的战场。面对美丽国这等强国,南洋的战斗打得很惨烈,帝国本来就不多的资源不可避免向着南洋战场那边倾斜。
源城司令部那边为了让华国的百姓积极种棉田,为帝国提供足够的医疗用品而不得不强制下令让华国的老百姓拔掉农田里的小麦,将土地改种棉花。
尽管如此,可帝国棉花等医疗物资的缺口依旧十分巨大。帝国仅有医疗物资余量也要紧着华国南方战场上的帝国军队。像山省这种已经没有大规模会战的地方,一切医疗物资只能是靠着司令部自己想办法。